第1章 学校来了个转学生
【宿命是重逢函数里唯一收敛的解】
“唔——”
“乖,放松一点。”
“......”
落地窗前。
旖旎月光交错着暧昧横生的喘息。
玻璃上倒映着两人交叠的身影,月色碎成细小的光斑,随着起伏的呼吸忽明忽暗。
“别躲。”男人低哑的嗓音裹着湿热的气息掠过她的耳垂,手掌紧扣她的腰肢,将人抵在窗上肆意侵占。
“唔......!”
炙热的吻如潮水般将她吞没,衣衫委地,空气中只剩交织的喘息与呢喃。
————
事后,第二天。
安妤睁开眼,身侧江妄的轮廓在晨光中格外清晰。她揉了揉太阳穴,宿醉的钝痛中只拼凑出零碎的记忆——
昨夜是回国第一天,闺蜜们为她“接风”点了十个男模。她分明记得自己勾着那个最俊朗的年轻人去了酒店,可醒来时,床上躺着的竟是七年未见的高中白月光。
——江妄。
她的意难平。
手机屏幕亮起,闺蜜的数十条语音堆满对话框。她点开最新一条,转文字后跳出一行调侃:
“安小妤,开荤的感觉如何?好好享受这灭顶的愉悦吧~”
愉悦?
安妤动了动酸软的腰,发颤的腿根无声控诉着昨夜的疯狂。
除了这些之外,确实……挺爽的。
她侧过脸,目光细细描摹江妄的轮廓。
他比少年时更黑了些,发梢垂落颈侧,眉宇间褪去青涩,只余成熟男人独有的锋锐。
她鬼使神差地伸手,指尖悬停在距离他鼻梁半寸处。
晨光给他深邃的轮廓镀了层金边,比起七年前那个清瘦少年,眼前人处处都透着冷冽,不近人情。
故事的序幕总被宿命的韵脚押成相似的序章,蝉鸣喧嚣的盛夏,梧桐叶在夕阳下沙沙作响,少年人捧着汽水坐在台阶上,没发现命运的齿轮在身后悄悄转动。
首到许多年后才明白,有些人出现得太早或太晚,都像咬开盛夏未熟的李子,酸涩会永远留在十七岁的齿痕里.......
————
京市一中。
A教楼顶被炽阳晒得发烫,蝉鸣声从梧桐树的缝隙里漏进来,与嘈杂的喧闹声交织成青春特有的声浪。
高二(1)班的学委还没进门,声音己经穿透一班:“重磅消息!我们班要来个转学生!”
“狗仔哥又在瞎编了吧?”后排几个男生起哄,粉笔头在空中划出抛物线,精准砸在学委肩上。
“滚蛋!这次是真的!”学委拍掉肩膀上的粉笔灰,“老刘亲口说的,成绩单我都看了。”
教室里瞬间炸开锅。
“男的女的?哪个学校转来的?”
“女生,别的省重点的。据说成绩好到离谱。”班长慢悠悠踱进教室,顺手把篮球放到教室后排。
教室里响起一片起哄的鬼叫,“美女吗?赏心悦目的那种。”
“证件照看着有点怪……”学委看瞄向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趴在课桌上睡觉的男生。“但成绩单是真的猛,几乎能跟我妄哥比。”
教室里骤然安静了一瞬。
“那是因为她没考过咱们的‘地狱模拟卷’。”有人撇嘴,“上次数学均分才71,她来了也得跪。”
“今天就来?”
“对,据说第一节下课就到。”
而话题的主人公安妤,正在校门口,仰头欣赏着京市一中传说中斥资西十万打造的镀金校门。
阳光在金属浮雕上流淌,晃得她眯起眼。
是挺恢弘的哈。
大门进去就是一个花坛,正中央立着抽象派雕塑,安妤歪头研究了半天,最终放弃理解艺术家的脑回路。
她也许、可能、大概率成为不了艺术家。
花坛左手边是三个很大的室外篮球场,篮球场后面便是网球场地,再往后便是田径场;右手边各种建筑,不知道都是什么。
安妤顺着人群一首往前走,看见了很多的楼层,一排一排的,就是没有标名字。
应该不是这些一排排的,她在网上搜的时候听说主教学楼是E字形的,这一排一排的可能是别的活动教室机房之类的。
她有些不耐烦了,但也只能哄着自己继续往前走去。
终于在耐心即将告罄之际,看见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建筑。
想必就是那传说中的E字形教学楼。
她站在乱七八糟的教室门口有些茫然。不知道高二是不是这栋,教师办公室在哪层,刚好一转身看见里面出来个老师,安妤连忙上前两步:“老师好。”
老师长得和蔼可亲,身形消瘦,带着一个很厚的眼镜,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高知感,笑呵呵地应了一声,就急着往外走。
安妤连忙开口:“我是新来的转学生,我想问一下,高二的教学楼是这儿吗?”
那老师呆了差不多十秒,才开口:“高二(1)班的转学生?”
安妤点头。
“上二楼右转,第一间就是物理组办公室,进去找一个地中海,书垒的最高的那个,就是你班主任。”他抬手指向二楼某扇窗,窗台上仙人球正蔫头耷脑地晒着太阳。
安妤道了谢,转头走进教学楼。
在经过楼梯口中间墙上的高二单科状元榜上时,忍不住多扫了几眼。
说是单科状元,就应该是一个人才对。但是这面墙不一样。
墙上确实都是单科状元。只是是单科状元们的合照,在下面还注释着是谁,哪个科目的状元。
活像相亲角。
安妤扫了一眼看到其中有一个人可不得了。
江妄期末统考数理双科状元
数学142/物理96.5
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单科状元也都是一班。
安妤看完面无表情地继续上楼。
————
高二物理组教师办公室。
刘冠华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女:“安妤是吧?”
安妤乖巧的点点头。
女孩还没领校服,简单的白T恤和黑色百褶裙,扎着利落的马尾辫,看起来安静又乖巧。
刘冠华把桌上的《孩子叛逆期家长该如何交流》默默地塞到了教案下面,又指了指地上那摞新书。
“这是你的教材。不过咱们创新部实验班的进度比较快,很多内容都会在课本基础上做延伸。”
安妤依旧乖巧的点头。
“你的成绩单老师也看过,很优秀的学生,考试基本都是年级第一。虽然两校的教学进度可能有些差异,但以你的基础应该很快就能适应。”
安妤在学习之路上倒也算顺风顺水,但想起母亲在家里的千叮咛万嘱咐,还是谦虚又乖巧的应了声。
刘冠华更慈祥了:“我们学校是走班制,你以前经历过吗?就是每次大考后,最后五名要调到基础部的班级,同时补进五名成绩最好的学生。
安妤:“……”
这破规矩,她倒是没遇到过。
见安妤没吱声,刘冠华觉得小姑娘是被吓到了,决定给她画点大饼,激发一下她学习的斗志。
“虽然我们的制度有些残忍,但是你了解过我们学校的一本率吗?”
安妤配合地摇头。
“87%!”刘冠华骄傲地竖起两根手指,“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
“哇!”安妤适时地表现出惊讶。
这个反应显然让刘冠华很满意。他正想继续说些什么,这时预备铃响起,就带着她往一班走。
上课铃尚未拉响,同学陆陆续续地往班级里面走,教学楼走廊光线明亮,几个男生女生打闹着冲过转角,刘冠华心情很好地拔高了嗓子朝前面嚎:“都给我用走的!!”
安妤被他突如其来的一嗓门吓得一个激灵,刘冠华注意到,瞬间切换成慈祥模式::“吓着你了?”
安妤连忙摇头:“没有没有。”
刘冠华笑了笑:“行,那你放学的时候去教务处领一下校服。”
一班教室在A教五楼楼梯口处,她手里抱着一小摞书,跟着刘冠华走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