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熙 陈星宸
古代言情
首页 > 古代言情 > 李云熙 陈星宸
作者:
稀罕东
主角:
李云熙 陈星宸
作者:
稀罕东
主角:
李云熙 陈星宸
更新至:
第23章 计划开店3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2.36万字
穿成个农家小可怜,因为隔壁邻居看不下去了,才被买去做童养媳。结果呢,发现这其实是个福窝!公婆好相处,丈夫又乖又上进,对媳妇宠得不行。李云熙拼死拼活一辈子,都比不上相公努力的一阵子。“一句话,相公的啥都是娘子的,娘子的一切还是娘子的!”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2.36万字
简介
种田 乡村 今穿古
穿成个农家小可怜,因为隔壁邻居看不下去了,才被买去做童养媳。结果呢,发现这其实是个福窝!公婆好相处,丈夫又乖又上进,对媳妇宠得不行。李云熙拼死拼活一辈子,都比不上相公努力的一阵子。“一句话,相公的啥都是娘子的,娘子的一切还是娘子的!” ...

第1章 农家的小可怜

太阳像一块烧得通红的烙铁,高悬在天空中,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照射下来,使得石板路在强烈的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跪在井台边,她的指甲缝里塞满了皂角沫,粗糙的布搓衣板磨得她的掌心生疼。

大伯娘李王氏的咒骂声穿透了热浪,清晰地传到了小女孩的耳边:"磨磨蹭蹭的,衣裳没洗完不准吃饭!"她瑟缩着,将浸了水的蓝布往怀里拽,肩头还留着昨夜被扫帚抽打的淤青。

在晾衣绳上翻飞的衣角间,小女孩望见隔壁李阿嬷家的小孙女正捧着西瓜大快朵颐,红瓤顺着嘴角往下淌。

她下意识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继续埋头搓洗。当冰凉的井水漫过她的手腕时,她突然想起了娘去世前总爱用温软的掌心替她擦汗。

小女孩己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今儿更是只喝了几口水,饿得前胸贴后背,饥肠辘辘的声音连趴在墙头的小男孩都能听到。

"喂,赔钱货,你要不要吃包子?"陈星宸趴在墙头,手里拿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闷的空气。

倒不是他不懂得礼貌,而是隔壁人家总是用一些带有贬义的词语来称呼那个小姑娘,比如“赔钱货”和“丧门星”。他才西岁,平时总是跟着爹娘一起进山采药和打猎,因此在家里待的时间并不多,对于这些称呼是否是小姑娘的名字,他并不清楚。然而,只要他一在家,就会给那个小女孩提供食物,无论是包子、馒头,还是饭团、肉。这正是小女孩这两年来没有饿死的原因。小女孩听到这些话后,抬起头来,用充满希望和喜悦的眼神看着陈星宸。

“你,你回来了?”小女孩欣喜若狂,立刻起身想要去墙头拿包子,但突然眼前一黑,浑身无力,身子摇摇欲坠。就在这时,她不幸地头撞在了板凳上,瞬间血流如注。她看着墙头上的陈星宸,又看了看他手中的包子,张了张嘴,想要表达感激之情。她想说谢谢,想说如果不是他,她可能早就饿死了。然而,她实在是太虚弱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星宸一愣,看到血迹后,立刻惊叫起来:“娘,娘,快来,流血了,好多血!”陈娘子听到儿子的叫喊声,急忙从屋子里跑出来,踩上梯子,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小女孩,眼睛一缩,立刻把儿子从梯子上拉下来,并顺手把梯子挪到了一边。

她把儿子关进屋子里,“不许出来!”“娘?”陈星宸一脸懵懂,手里还捏着那个包子,递给亲娘,“那你给隔壁的赔钱货吃!”苏娘子哭笑不得,心想这傻儿子也不知道像了谁。

陈娘子并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去管教她的儿子,她急匆匆地出门,首奔隔壁李家的大门。她心里盘算着,找个向李家购买一些鸡蛋借口。李家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寻常,除了一个小女孩倒在血泊中,其他人都不在家。据隔壁邻居透露,李家的其他人似乎去了镇上,説是为了给家里的男人和儿子购买一些布料。他们竟然把小女孩一个人留在家里,让她做家务,洗衣服。这种行为真是令人发指,毫无良心可言。

陈娘子看着紧闭的大门,眉头紧锁,显得有些焦虑。她决定去找李家隔壁的邻居,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你再帮我喊喊,看看云熙在不在家。”她对邻居说道,“我己经喊过了,但没人回应。我本来想买几个鸡蛋,因为我刚从山里回来,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陈娘子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那我帮你看看。”隔壁的李阿嬷答应了陈娘子的请求。她知道云熙在家,如果陈娘子去别人家买了鸡蛋,等云熙的大伯娘回来,恐怕又要挨打了。于是,李阿嬷拿来了一架梯子,靠在院墙上,然后爬上去朝隔壁院子看去。这一看,让她大吃一惊,因为她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云熙。

“天哪!”李阿嬷惊呼一声,赶紧叫来自己的儿子,叮嘱他立刻去喊里正和族长过来。

在过去的八年里,李家和村民们比邻而居,然而却没有任何人敢于踏入李家的门槛半步。自从李大牛一家占据了原本属于别人的地方,整个村子仿佛被撒上了一把刺,让人感到刺痛和不安。李王氏的尖酸刻薄在整个地区都出了名,她骂起人来唾沫星子能喷出半丈远,然而她却为李家添了一个独生子,这让李大牛对她言听计从。如果有哪家的婆娘敢和她拌嘴,转眼间就会被她堵在村口,被她骂得狗血淋头;如果有哪家的孩子误闯了她家的院子,准会被她拎着衣领在街上羞辱一番。久而久之,村里的人们见到李家人就绕道而行,即便是看到躺在血泊中的云熙,也没有人敢轻易撬开他们家的门。

李云熙的母亲名叫唐婉如,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这个村子里的。八年前,她风尘仆仆地搬到了这个村子,虽然身上狼狈不堪,脸上还留有受伤的痕迹,但她的穿着一看就知道她非富即贵。可能是因为赶了很远的路,她来到了李家村。这个村子依山傍水,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村民们的脸上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容。每当村里有人遇到困难,全村人都会主动伸出援手,相互帮助,整个村子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

经过深思熟虑后,婉如决定在这个村子里安家落户。于是,她找到了村子里的里正,向他表达了自己想要在这里定居并建造一座房子的愿望。她还向里正提出,她愿意出资对村子里的祠堂进行修缮和翻新。里正和村里的族长经过一番商议后,最终同意了婉如的请求。于是,婉如便在这个村子里安下了家,成为了这个温暖的村庄的一部分。

如在修建自己的房子时,心中想着自己将会独自居住在这个地方,于是她决定顺便修建一座小院子。村里的里正考虑到婉如今后也会成为村子里的一员,肯定会在村子里长期居住,因此他决定给她在屋后多划分出一小块土地。

由于婉如支付的银子相当充足,再加上当时的天气条件也非常理想,不到十天的时间,房子的修建工作就顺利完成了。院子里的青砖被铺设得平平整整,角落里的那口水井也砌得非常坚固,打水用的轱辘转动起来非常顺畅。看着屋内还显得空荡荡的,婉如意识到自己需要赶紧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

隔壁的邻居李阿嬷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她有一个儿子,叫李树根,在镇上的酒店里做工,不久前刚刚结婚。儿媳妇是来自张家村的,她非常勤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院子、生火做饭,洗衣喂鸡等家务活做得井井有条。即使到了中午,也难得见到她休息片刻。村里的人都夸赞李阿嬷家娶了一个能干的好媳妇,李阿嬷对儿媳妇也非常好。她的女儿嫁到了隔壁的张家村,离李家村不远,也经常回来看望李阿嬷。

婉如向隔壁的李阿嬷打听哪里可以找到做木工活的人,她打算购买一张榆木桌子、几把靠背椅,并且扛回两口大瓮用来装米和面。厨房里自然少不了陶盆和陶碗,竹篾编织的簸箕和筛子也需要准备齐全。此外,她还需要购买几匹布来缝制被套。等到把这些生活中的零碎物品都准备齐全后,新家才算是真正有了生活的气息。

婉如在赶集的日子里,会跟随村子里的其他妇女一起去镇上。她购买了油、盐,还买了一些肉,以及一些菜种子。回到家后,李阿麽教婉如如何种植这些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婉如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