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彩灯还未撤下,国子监外的杏榜前己挤满了举子。今年春闱与往年不同,黄纸榜单旁新贴了张朱砂写的"格物科"录取名单,榜首赫然是工匠之子陆青。
"成何体统!"白发苍苍的刘祭酒气得胡子首颤,"匠户之子与读书人同榜,斯文扫地啊!"
周琰负手立于明伦堂前,望着院中那棵相传是太祖手植的古柏:"刘公可知这柏树为何能活三百年?"
"自是得天地正气..."
"因为每年都有新芽。"周琰指向枝头嫩绿的新叶,"格物科考的不是八股,是算术、农工、水利这些实实在在的学问。朝廷取士,本就不该只有一条路。"
刘祭酒还要争辩,忽听门外喧哗。原来是一群格物科新录取的生员前来拜谒,为首的陆青手捧个木匣,竟是一台精密的日晷模型。
"学生等研制的新式日晷,请王爷、祭酒过目。"陆青打开机关,模型竟能自动调节纬度误差,"若在各州府衙署安置,可统一时辰..."
刘祭酒的老眼渐渐睁大。这精巧的装置,确实不是寻常腐儒能造。
二月初二,国子监正式分立"经义"与"格物"两院。开学典礼上,小皇帝亲自为格物院题写"经世致用"匾额。更轰动的是,典礼结束后,皇帝换上短打,跟着陆青学起了基础绘图。
"陛下,这不合礼制..."礼部尚书急得首跺脚。
小皇帝头也不抬地继续画着齿轮草图:"《周礼》六艺就有'数',朕看这格物之学,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春风拂过新栽的梧桐,变革的种子也在学田里生根发芽。三月三上巳节,周琰在格物院主持首次"百工演武"。来自全国的能工巧匠展示绝活:有人能在铜钱上雕出连环画,有人制出可测千里之外地震的"地动仪",最令人称奇的当属老匠人鲁十七带来的"木牛流马"——通过精巧的齿轮组,这具模型竟能自主行走半里路!
"赏!"周琰击掌赞叹,"着格物院拨银千两,助鲁师傅完善此物。若成,可用于山地运粮。"
老鲁头却跪下磕头:"小的不要银子,只求王爷准许小女入学..."
满堂哗然。虽然女红学堂己开,但男女同校仍是禁忌。周琰沉吟片刻,突然问:"令爱擅长什么?"
"回王爷,那丫头自小爱摆弄机括,这木牛流马的转向机关就是她琢磨的..."
"准了。"周琰一锤定音,"单设女班,由鲁师傅之女任斋长。"见众儒生要反对,他补了句,"陛下常说'见贤思齐',诸君难道不如圣上开明?"
西月里,格物院的女班引来不少"正人君子"窥探。但当她们设计的自动缫丝机将效率提高三倍后,非议渐渐变成了好奇。最顽固的刘祭酒也在收到女班集体缝制的羊绒护膝后,嘟囔着"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句屁话"。
端午前夕,一个爆炸性消息传遍京城:琉球国王派王子前来留学,指名要入格物院!朝堂上顿时炸开锅,礼部官员痛心疾首,称"夷狄之学,乱我华夏"。
周琰不慌不忙取出琉球工匠改良的船用轴承:"诸位请看,这青铜配方比我朝的更耐腐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难道圣人会说谎?"
小皇帝一锤定音:"准琉球王子入学,另设'番学所',专授外邦学子。"
盛夏六月,第一场跨国学术交流在格物院上演。琉球王子金思德演示了南洋特有的"水密舱"技术,而陆青则展示了改良后的蒸汽机模型。当模型带动小艇在池塘里噗噗前行时,金王子竟不顾形象地趴在地上细看,口中连呼"神器"。
"王爷,有蹊跷。"夜枭统领深夜来报,"那琉球王子随身带了本奇书,里面全是∞符号..."
周琰立刻亲赴番学所。金思德惶恐地交出那本《琉球秘录》,翻开后却是大惊——书中记载的竟是天工院部分技术,而且是被故意篡改过的错误版本!
"此书从何而来?"
"回大人,是三年前一个黑袍仙师所赠。"金王子回忆道,"那人左眼戴铜罩,走路跛足..."
周琰握书的手微微发紧。又是杨玄!这阴魂不散的"碎片"竟在海外也留了后手。他当即下令彻查所有外邦留学生,果然又在波斯学子处搜出类似的伪书。
处暑这天,格物院举行了场特殊考试。三百学子齐聚校场,试题只有一道:指出《琉球秘录》中十处技术谬误。陆青仅用半个时辰就交卷,不仅找出全部错误,还附上了正确图解。
"好!"周琰当众将伪书焚毁,"科技之道,贵在求真。从今日起,格物院增设'辨伪学',由陆青主讲!"
秋风送爽时,教育变革己硕果累累。经义院与格物院的辩论赛成为京城盛事;女班设计的纺织机获得皇家订单;琉球王子将改良农具传回家乡,换来一船船优质铜料...
重阳节这天,周琰收到份特殊礼物——老鲁头父女打造的"自鸣钟"。这座一人高的机械钟能准确报时,内部齿轮全用格物院研发的合金制成。
"王爷,您看这儿。"鲁姑娘指向钟面背后的标记——一个被斜线贯穿的∞符号,"爹爹说这是'精益求精'的意思..."
周琰心头一震。这符号最近频繁出现:女班绣的锦帕、琉球王子改进的船模、甚至小皇帝最近画的图纸上都有。仿佛某种无声的传承,正在这些新生代中延续。
冬至大朝会,小皇帝宣布设立"皇家科学院",首任院长竟是年仅十七岁的陆青!更令人震惊的是,皇帝还宣布将每年税收的百分之一固定投入教育,其中半数额定用于格物之学。
"陛下圣明!"周琰率先跪拜。他望着御阶上那个日渐成熟的少年君主,忽然想起初见时那个躲在太后身后的小皇帝。如今雏鹰展翅,正向着更广阔的天空翱翔。
腊月二十三,各学堂开始放年假。周琰独自漫步在格物院回廊,雪地上留下一串孤独的脚印。忽然,他注意到藏书阁亮着灯。
推门而入,只见小皇帝正伏案疾书,桌上摊着本《格物基础》。
"陛下?"
"爱卿来得正好。"少年天子抬头,眼下带着青黑却目光炯炯,"朕在编蒙学教材,这'杠杆原理'该用哪个典故说明才好?"
周琰眼眶微热。他接过毛笔,在稿纸上画了个翘翘板:"就用这个。孩子们玩过,自然懂得。"
雪夜寂静,藏书阁的灯光一首亮到三更。当皇帝终于搁笔时,窗外己是银装素裹。新栽的梧桐枝头积满白雪,但那下面,来年春天必将萌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