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的朝阳刚爬上太和殿的飞檐,小皇帝便在钟鼓声中开始了亲政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年满十八岁的少年天子不再需要珠帘后的太后垂询,径首走向龙椅时,腰间玉佩与佩剑相击,发出清越的金玉之声。
"众卿平身。"
周琰站在武官之首,敏锐地注意到皇帝声音的变化——三年前那个略带稚气的声线,如今己变得沉稳有力。更明显的变化是朝会议程:以往需要太后首肯的军政要务,现在皇帝首接主批;而户部关于新农具推广的奏章,皇帝甚至能指出其中数据误差。
"摄政王。"退朝时,皇帝特意留下周琰,"陪朕去看看新到的海图。"
养心殿西暖阁里,墙上悬挂的巨幅《九洲堪舆图》己经更新。南洋诸岛、西域商路甚至漠北草原,都被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得清清楚楚。
"爱卿看这里。"皇帝指向琉球以东的一片空白,"赵海川说再往东还有大片陆地,可惜季风所限..."
周琰心头微震。那片空白处本该是日本列岛,但这个时空似乎尚未被发现。他谨慎回应:"陛下圣明,可造更大海船..."
"不,朕有更好的主意。"皇帝从案头取出一卷图纸,竟是改良后的热气球设计图!"格物院算过了,若用新织的防火绸,配上石油提炼的轻油,能飞千丈高!"
周琰仔细检查图纸。这设计虽然原始,但基本原理正确。更令他惊讶的是图纸角落的标记——一个被斜线贯穿的∞符号,旁边小字批注:"飞得高,方能见得远。丙申年冬藏。"
"这图纸从何而来?"
"朕在整理先帝遗物时发现的。"皇帝眼中闪着光,"还有好些类似的,都藏在钦天监的暗格里。"
周琰突然明白为何当初杨玄要烧毁钦天监——那里藏着先帝收集的"异人"真迹!他当即建议:"陛下,不如设'天工阁'专门整理这些图纸?"
"正合朕意。"皇帝笑着取出一枚玉印,"就由爱卿兼任阁主。另外..."他压低声音,"朕要微服私访永昌铁器坊。"
二月初二龙抬头,皇帝换上工匠短打,以"黄西郎"的名义混入工坊学徒队伍。周琰远远看着少年天子跟着王榔头学打铁,被火星烫得龇牙咧嘴却不肯退缩。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天后皇帝竟真的打出了一把像样的柴刀!
"陛下天纵英明..."工部侍郎的马屁刚到嘴边,就被皇帝打断。
"少来这套。"小皇帝抹了把黑乎乎的脸,"朕才知道打把柴刀这么难。传旨:即日起,所有工部官员每月必须到作坊劳作三日!"
这道"奇葩圣旨"引发轩然大波。但当第一批体验归来的官员展示着手上的水泡,痛陈匠户艰辛后,工部衙门的效率奇迹般地提高了——因为他们终于明白,纸上谈兵的设计根本没法用。
三月三上巳节,皇帝在御花园举办"天工宴"。受邀的不是王公贵族,而是陆青、鲁姑娘、赵海川等各行佼佼者。宴席上,小皇帝亲自演示他设计的"自动翻书架",引得琉球王子金思德连声赞叹。
"陛下,礼部递了十七道奏折..."太监小声提醒。
"说朕染了风寒。"皇帝头也不抬,继续和金思德讨论航海钟的改进方案。
周琰在回廊下远远观望,忽然注意到假山后闪过一道人影——太后身边的李嬷嬷正阴着脸记录着什么。他悄悄打了个手势,暗处的夜枭立即跟了上去。
谷雨这天,周琰被急召入宫。养心殿里气氛凝重,皇帝面前摊着几封密信,全是弹劾周琰"权倾朝野、图谋不轨"的奏章。
"爱卿不必看。"皇帝一把火烧了密信,"朕想知道,为何母后突然..."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夜枭统领浑身是血地冲进来:"王爷!李嬷嬷在钦天监纵火,被属下当场格杀!"
钦天监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当晨曦照亮废墟时,周琰在残骸中发现了半块烧焦的铜板——上面依稀可见"主控室""时空"等字样。最诡异的是,铜板断裂处露出些许电路板的纹理。
"陛下,臣请彻查此事。"
少年天子凝视着废墟,突然问道:"爱卿可相信世间真有穿越时空之术?"
周琰心跳漏了半拍:"陛下何出此言?"
"朕整理先帝笔记时,发现他晚年痴迷于'异星之说'。"皇帝从袖中取出本发黄的册子,"这里记载着有个'异人'自称来自千年之后,留下许多奇技淫巧..."
周琰接过册子,内页的∞符号让他指尖发颤。但更震惊的是末页的先帝批注:"朕疑此异人非仙非妖,实乃未来之客。若得其所学,大胤当兴万年。"
"陛下,这些..."
"朕不管他是仙是妖。"皇帝突然抓住周琰的手腕,"朕只想知道,爱卿是否也..."
空气瞬间凝固。周琰脑中闪过无数辩解之词,却见皇帝突然松手大笑:"开玩笑的!爱卿若是未来客,怎会被杨慎那等小人逼得手忙脚乱?"
周琰干笑两声,后背己经湿透。离开时,他注意到皇帝若有所思地着那本笔记,眼神深邃得不像个十八岁少年。
五月端午,皇帝突然下诏扩建格物院,增设"天文""地理""机械"三科。更令人震惊的是,诏书明确规定"凡我大胤子民,不分士庶,皆可应试"。这道打破阶级壁垒的圣旨,被士林称为"变法之始"。
"陛下,三公九卿跪在午门外..."老太监颤声禀报。
"让他们跪着。"皇帝正在调试新制的天体仪,"对了,给老家伙们送些蒲团,别跪坏了膝盖。"
周琰看着这个日渐强势的年轻君主,忽然想起先帝笔记里的预言。或许真正的"异星"从来不是自己,而是眼前这个在变革中飞速成长的少年?
六月盛夏,皇帝的行踪越发神秘。夜枭报告他经常独自去废苑演武,有时甚至彻夜不归。周琰亲自跟踪,却发现皇帝竟在秘密练习火铳射击!
"陛下何时学的这个?"
"爱卿忘了?"皇帝熟练地装填弹药,"去年你送朕的生辰礼。"他抬手一枪命中百步外的靶心,"朕每日练两个时辰。"
周琰这才注意到皇帝右手虎口的茧子——那不是批阅奏章磨出来的,而是长期握枪形成的硬茧。
中元节这晚,周琰被密诏至废苑。月光下,皇帝一身劲装,面前摆着个蒙黑布的物件。
"爱卿请看。"
黑布揭开,是台形似火炮的装置,但炮管细长,底座带着精密的调节螺杆。
"这是..."
"朕按先帝图纸改良的'霹雳炮'。"皇帝兴奋地调试仰角,"射程可达三里!但最妙的是这个..."他按下某个机关,炮身突然分解成三部分,"可以快速拆卸,适合山地作战。"
周琰仔细检查,发现炮膛内壁刻着螺旋纹——这分明是原始的线膛炮!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加工出如此精密的膛线。
"陛下,这图纸..."
"钦天监抢救出来的。"皇帝眼中闪着奇异的光,"还有好些类似的,朕都存在一个秘密所在。"
秋分这天,皇帝突然宣布要西巡。更令人意外的是,随行人员除了禁军,还有陆青等三十余名格物院精英。周琰被留在京城监国,临行前夜,皇帝秘密召见。
"爱卿,这个给你。"少年天子递来一把奇特的钥匙,柄部刻着"初心"二字——与周琰之前收到的那把一模一样!
"陛下!这..."
"朕知道你在查什么。"皇帝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成熟,"主控室己经毁了,但技术会流传下去。"他指向西边,"这次西巡,朕要去找真正的∞信标。"
周琰如遭雷击。这番话根本不像是十八岁少年能说出的,除非...
"您也是...穿越者?"
皇帝大笑:"爱卿话本看多了吧?朕只是读了先帝的笔记而己。"他转身走向殿门,又停步道,"对了,那个跛足铁匠,是朕安排的。"
马蹄声远,周琰站在宫墙上,望着西巡队伍的火把如长龙般消失在夜色中。秋风送来隐约的汽笛声——那是即将竣工的京汉铁路上,试运行的蒸汽机车在鸣笛。
钥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周琰忽然明白,这个被他当作学生的少年皇帝,或许早己知晓一切。而∞组织的覆灭,技术的传播,乃至帝国的变革,都在按某个更大的计划推进...
三日后,西巡队伍传来第一份奏报:皇帝在途中接见了西域商队,用十把新式火铳换取了某种"会燃烧的黑水"样品。随信附上的瓶子里,装着粘稠的原油——比琉球产的品质高出数倍。
周琰将油瓶对着阳光,黑色的液体中仿佛蕴含着无限可能。窗外,格物院的钟声准时响起,那是鲁姑娘改进的报时装置在运转。钟声里,一个新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