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历史小说
首页 > 历史小说 > 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作者:
寒庐煮酒
主角:
嘉靖
更新至:
第373章 求生需求己,欲望如坚刃
10次阅读 2累计人气值 271.72万字
沉迷修道的昏君?朕在修仙! 穿越成大明“道士皇帝”,他起初立志做千古一帝。 但是修行非虚,成仙有望。 一卷太平升仙道,他于盛世炼大丹! 自此新礼大兴,三宫并立。 玉印传世,气运横空。 大明修道六十载,悬杆垂钓八百秋。 文武百官忧心忡忡、鞑靼倭寇狂喜万分、天下百姓起而怒骂。 直至—— 那一日泰山之巅霞光万丈。 再回首大明早已换了人间!
10次阅读 2累计人气值 271.72万字
简介
历史脑洞 历史 明朝 大佬 无女主
沉迷修道的昏君?朕在修仙! 穿越成大明“道士皇帝”,他起初立志做千古一帝。 但是修行非虚,成仙有望。 一卷太平升仙道,他于盛世炼大丹! 自此新礼大兴,三宫并立。 玉印传世,气运横空。 大明修道六十载,悬杆垂钓八百秋。 文武百官忧心忡忡、鞑靼倭寇狂喜万分、天下百姓起而怒骂。 直至—— 那一日泰山之巅霞光万丈。 再回首大明早已换了人间! ...

第1章 正德十六年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六日。

荆楚大地的风里已经有了春天的味道,兴王府外杏雨梨云。

朱厚熜在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字:“舍我其谁!”

今年是他穿越的第六个年头了,看着案头上遒劲的大字,一时间难免有些唏嘘。

谁又能想到他竟然穿越了,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成为了历史上的道君皇帝——嘉靖。

虽然此世诸多不便,可比起那个视人命如草芥,重则剔骨炼丹,轻则画皮制符的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显得可亲许多。

朱厚熜闭上眼睛,他脑海中青灰色玉彖缓缓旋转,‘太平升仙道’几个大字光华闪耀。

“成仙!这世间可真有仙?”

脑海中的这卷玉彖,让他来到了大明,也似乎为他指出了一条,看不到前路的大道。

朱厚熜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以天地为炉,百姓为药,文武大臣相佐,盛世气象调和,可炼人间大丹!”

随即他的身体自行运行起神秘的法诀,掌心传来阵阵暖意,气血自周身运转,朱厚熜感觉到浑身舒畅。

“精须从内守,气还向外生。采精气神大药,调和龙虎坎离,练一颗造化之丹。”

朱厚熜的眼中似乎带着湛湛金光。

“主上,毛尚书带着圣旨已经到外院了”

一向以沉稳冷静著称的黄锦,此刻的声音中,也不免带着一丝颤抖。

这位从小就陪伴在,朱厚熜旁边的伴读,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最后看了一眼书案上的大字,朱厚熜干脆利落地走出房间。

黄锦小心翼翼地关上东侧的窗户,又在宣纸上压了两方镇尺,才跟在朱厚熜身后。

……

朕疾弥留,储君未建。

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

已遵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四字结束,毛澄一脸郑重的看着前方的朱厚熜,眼底却藏着深深的审视。

毛澄想不通,杨阁老会将皇帝的重任,交给朱厚熜,交给一个不足十五岁的毛头小子。

他淡淡看了一眼朱厚熜,少年长身而立,姿仪出众,可年龄却还没有他孙子大。

朱厚熜淡定接过圣旨,举止有度地招待各位随行官员。

即使经验老道的毛澄,以最苛刻的标准去评判,也挑不出少年礼仪上一点的毛病。

看着神色如常的未来天子,毛澄似乎明白了,杨阁老口中的,“少年老成”是怎样的评价。

可明白了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殿下,老臣恭喜了”

俯首在地的黄锦神色微变,朱厚熜则目光幽深。

朱厚熜心想,这帝位也不是好坐的,他明白今天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毛尚书,请”

“殿下,请”

潜藏的暗流汹涌,仿佛一下子,就不存在了,两位当事人都面容和煦。

黄锦对着一旁的官员言道:“诸位大人旅途劳顿,请随咱家先到内院歇息”。

小院里几人和颜悦色,十五天前的文渊阁却唇枪舌战。

大明的权力中枢文渊阁内,几人的谈话将决定今后天下的走向!

“杨阁老,为何独独看中兴献王世子?如今的皇族难道找不到一个能人?还是说您有了偏私之心?”

“兴献王世子何许人也?束发之龄尚未婚配!虽说因其丧父伤心过度,可我大明难道要一个无有子嗣的皇帝!”

毛纪满脸怒色,火力全开的质问,矛头直指其他三人。

“慎言,毛阁老这里是内阁不是菜市口,你堂堂大学士,难道还要骂街不成?”

蒋冕冷声回怼了一句毛纪,说罢就看向一旁的杨廷和。

杨廷和慢悠悠地道:“无有子嗣?毛阁老这话重了,兴献王世子思父成疾,延迟婚娶,不正彰显其纯孝?况且皇帝登基之后再行婚娶,又有何不可?”

毛纪的眉毛紧紧蹙在一起道:“敢问杨首辅,那为何不从其他宗室中挑选?偏偏只重兴献王世子一人”

毛纪心有不甘,仍然试图改变杨廷和的想法。

杨廷和,这位历经三朝六十三岁的老人,说出了最后定鼎的一句话。

“兴献王之子,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舍兴献王世子,何人可登大宝?”

虽然是在发问,可杨廷和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

此言一出,毛纪就知道他已经无力回天。

轻飘飘的一句话,看似只是点明了几个身份,背后的政治意味却是巨大的!

内阁已经达成一致的意见,甚至后宫的那几位也认可了,宗室对此没有看法,武将乐见其成。

可不知道,这究竟是顺应法统的众望所归,还是大家都希望找一个“少年天子”。

兴王府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归京的队伍就被拉起来了。

卫队、仪仗、宫女侍卫,一切都井井有条,仿佛成千上百次预演过一样。

朱厚熜辞别他的母亲,踏上了去往大明权力之巅的道路。

“主上,蒋都督那边托人传话,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黄锦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来一个玉色的小暖炉。

“北边寒气重,主上还得小心着些。”

朱厚熜笑了笑,顺手接过黄锦递来的暖炉,不经意展露了身上长袖的八卦纹样。

黄景看着料峭春寒,依旧身着薄衫的朱厚熜,似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无言躬身离开了马车。

“你们都机灵着点,万万不可冲撞了马车”

一边说着,黄锦一边运起内力,在马车前方的幕帘外,竖起一道气墙挡住了塞北的寒风。

马车内的朱厚熜,翻了翻手中的《金丹要诀》,感受到马车外的动静,不由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侍卫们一个个都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虽然侍卫们都很忠心朱厚熜,认为他是雄才伟略之人,可是这大冷天的不穿厚衣,说是修仙有成,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当然,这些话只能埋在自个儿心里,说出来那可万万不能。

毕竟王府里谁又不知道,小世子爱慕仙道,甚至常以道人自居。

安陆之地更是传得神乎其神,世子殿下得仙人传法,有寒暑不侵之能。

可传言是真是假,他们这些世子身旁的老人,难道不知道吗?

马车外黄锦面无表情,想着南方刚献上来的暖玉,那刚好可以给主上做一件玉佩……

声势浩荡的队伍,吸引了路上闻风而来的百姓,他们都迫切渴望看一看,这个国家帝王的样子,想知道天子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可惜,百姓被整装披甲的兵士们拦截在外,只能看到明黄色的马车。

视力好的还能望见几个娇若天仙的侍女,威严肃穆的侍卫。

仅仅只是这匆匆一瞥,也够他们好几个月的谈资了。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精华书阁热点榜
更多
最新更新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