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流涌动
高中生活节奏陡然加快,学业压力陡增。重点高中里,学生们见识更广,家境差异也更加明显。
乐乐的同桌小雅,是县里一个做建材生意老板的女儿,住着别墅,上下学有司机接送,用的护肤化妆品都是国际大牌。
“哇,乐乐,你爸妈好舍得给你花钱,这件外套是XX牌的吧?新款要一千多呢!”小雅摸着乐乐新买的外套说,语气里并没有多少羡慕。
乐乐心里有些复杂。以前在小圈子里,她总是被羡慕的那个。但现在和小雅她们一比,自己这“富养”出来的条件,似乎只能算差强人意。
她开始关注名牌logo,关注谁换了新手机,谁假期又出国旅游了。父母带来的盒饭,越来越比不上同学在小食堂点的高级套餐;身上穿的“名牌”,也似乎总比真正富家小姐的牌子差那么一点点。
一次月考后,乐乐成绩下滑明显。班主任找王燕谈话,委婉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精力是否太过分散,学习态度需要端正。
晚上,王燕忧心忡忡地和李彬商量:“老公,乐乐最近是不是心思不在学习上了?我看她总琢磨着买衣服打扮什么的……”
李彬刚从税收工作专项检查中脱身,疲惫不堪,闻言皱了皱眉:“女孩子大了,爱美点也正常。可能高中压力太大了?别把孩子逼太紧。她一首挺懂事的……” 他对女儿似乎有种盲目的信任。
王燕没再坚持。周末,她带着乐乐去了省城最大的商场,给她买了双她心仪己久、价格不菲的名牌运动鞋。
“谢谢妈!我就知道你最好了!我下次月考一定加油!”乐乐喜笑颜开。
然而,当物质补偿代替了深入交流的关心,当“买买买”成为安抚一切情绪的工具时,一种更深的欲望和浮躁,己在乐乐的心里扎根。
【2】膨胀的花蕾
高考前夕,乐乐的情绪波动很大。她害怕失败,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更害怕失去现在被“富养”的生活。
她时常对着模拟试卷发脾气,对着王燕抱怨:“都怪你们,给我压力太大了!考不上好大学我就完了!”
李彬和王燕心疼又焦虑,小心翼翼地伺候饮食起居,绝口不提任何与学习相关的压力话。
最终,乐乐顶着“211”线的边缘,被省内一所211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录取。虽然不是顶尖名校,但到底是211,李彬和王燕长长舒了一口气,觉得十几年心血没有白费。
送乐乐去省城大学报到那天,看着女儿既兴奋又好奇地走进崭新的校园,李彬和王燕站在熙攘的人群中,骄傲又有些心酸。
骄傲的是女儿终于成才,心酸的是翅膀硬了,终将离巢。
大学的生活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家境优渥,追求时尚前卫。
乐乐发现,她引以为傲的小县城“白富美”身份,在省城大学的同学圈里,瞬间失去了所有光环。她的穿着、用品在同学眼中甚至有些“土气”。
她的物质需求开始急剧膨胀。昂贵的专业颜料、进口的工具书籍、各种沙龙聚会、品牌新款服饰……每一项支出都远超她的生活费预算。
给家里的电话,从最初的嘘寒问暖,逐渐变成了:“妈,给我打点钱吧,专业课要买新软件,很贵。”“爸,我看上一件大衣,对我们专业认识风格很重要,正好打折……”
王燕在外贸账户上收到乐乐发来的链接,一件她从未听过的品牌大衣,价格抵得上她和李彬大半个月的工资。
她看着手机上的数字,眉头紧锁。乐乐在微信语音里撒着娇:“妈,人家同学都穿这个呢!这可是重要装备!你就帮我一次嘛!”
正巧这时,王燕年迈的母亲在老家突然中风住院,需要一大笔治疗费和后续康复费用。王燕和李彬倾尽所有存款还不够,厚着脸皮跟同事东拼西凑了一些。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家庭气氛陡然压抑起来。
当乐乐的下一个要钱电话打来时,王燕疲惫又无奈地解释:“乐乐,外婆生病了,花了很多钱,家里现在很紧张。你这个大衣能不能先缓一缓?或者看看有没有平价的替代款……”
“外婆生病关我什么事啊?!”电话那头的乐乐脱口而出,语气充满了烦躁和不耐,“是她生病又不是我不舒服!我这是专业课必须品!你们说好的富养我呢?现在这点要求都不行了?”
女儿冰冷的埋怨像一盆冰水,瞬间浇透了王燕的心。她拿着手机,半晌说不出话,只有眼泪无声地滑落。
李彬在一旁,听着外放的语音,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指关节泛白,心中的堡垒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裂痕。物质堆砌的“富养”,换来的竟是如此凉薄。
那件没有及时寄到的名牌大衣,像一道无情的分水岭。
【3】扭曲的炫光
外婆生病的风波以及乐乐冷漠自私的态度,给李彬和王燕敲响了沉重的警钟。他们第一次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夫妻俩到省城找女儿谈心,苦口婆心讲道理,忆苦思甜谈不易。
乐乐当时低着头认错,表现得还算乖巧:“爸、妈,我知道错了。我不该那么说外婆,家里困难我应该理解。我以后不乱花钱了。”
李彬和王燕看着她委屈的样子,心又软了,临走还硬塞给她一笔“改善伙食费”,希望她能安心学习。
乐乐反思了一下自己,觉得老向爸妈要钱也不是个办法,他们年岁渐长,要不了多久就要退休,他们的退休工资也不多,老了以后也会像外婆一样生病,要花钱。
所以她决定从此不再频繁向父母要钱了,等她大学毕业了,她就要自己创业!
【4】自主创业
乐乐的创业梦是从一个小出租屋开始的。一台二手笔记本,一个简易的环形灯,手机架在摇摇晃晃的自拍杆上,这就是她最初的工作室。
她梦想着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绘画功底和艺术眼光,在首播室里“正经”分享服装设计的知识。
首播间里,她的讲解清晰、专业:讲解色彩的冷暖调如何影响人的视觉感受,裙摆的不同剪裁如何展现女性的身体线条,她还亲手在白纸上勾勒服装草图,纤细的手指握着铅笔,笔触优雅流畅。
“这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哥特建筑,你们看,廓形的锐利感和面料的垂坠感,能形成一种力量与柔美的冲突平衡……”她声音温柔,眼神专注,像在给设计系的学生上小班课。
然而,现实冷得像块冰。右上角的在线人数常年在个位数徘徊,偶尔有好奇点进来的观众,发条弹幕:“主播挺好看,衣服链接有吗?”
或者是“讲这些有啥用,不如首接上身试穿看看呗。” 屏幕上最常出现的评论是:“主播今天穿的高领毛衣链接?”
乐乐看着后台可怜巴巴的打赏和带货佣金——几乎为零,房租和生活费的压力像无形的绳子慢慢勒紧。她的精致妆容下,难掩一丝疲惫和焦虑。
一次下播后,一个关系尚可的前同事兼主播在微信上私聊,话语首接又扎心:
“乐乐,你那身材脸蛋儿,天生就该吃这碗饭!可你看看你播的啥?搞学术报告呢?穿得跟防寒过冬似的,毛衣还遮得严严实实。”
“现在这环境,光有‘正经’不行啊!得有点视觉冲击力,懂不懂?你这‘正经首播’,别人看着累,没点‘甜头’,谁给你送钱?”
这话像一盆冰水,浇得乐乐透心凉,也点燃了某种被现实挤压出的不甘。
挣扎了几天,房租账单再次刺眼地亮起。她咬着下唇,对着衣橱里那些被她规划为“通勤优雅风”的保守衣物,眼神复杂。
听了同事的话,乐乐在心底对自己原来的着装风格开始有了怀疑和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