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在这样精心的安排和丰沛的资源浇灌下,出落得乖巧可人,多才多艺,像个橱窗里精致的洋娃娃。
她是家属院里、学校里老师们口中“有气质”、“有教养”、“多才多艺”的别人家孩子。
物质上,她是当之无愧被“富养”的小公主。精神上,她也被王燕构筑的知识城堡和艺术氛围围绕着。然而,这道由“爱”筑起的高墙,也无形中隔绝了许多东西。
乐乐习惯了最好的东西,习惯了妈妈事无巨细的安排和照顾。她享受所有的赞誉和关注。
当小朋友想玩她某个舍不得分享的高级进口玩具时,她可以自然地拒绝,因为妈妈说过“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
当遇到一点点学习上的小挫折或排练太辛苦时,一个委屈的眼神和眼泪,总能换来妈妈温柔的鼓励和额外加码的物质安慰(一颗更贵的进口糖果、一个新买的文具)。委屈了、难过了?没关系,妈妈说可以表现出来,妈妈知道怎么安慰她。
与同龄孩子的冲突?王燕几乎没给过机会。她精心挑选玩伴——只限于那些家庭条件好、父母知书达理的孩子,且一定要在她的眼皮底下玩。
但凡对方小朋友有一点点“粗野”行为(比如奔跑太快、说话声音大),王燕就会立即介入,礼貌但不容商量地将乐乐带开。
乐乐很少体会分享的快乐、合作的乐趣,也几乎没感受过正常孩子之间吵闹后自我和解的过程。
她只学会了在妈妈划定的、绝对安全的边界内,接受崇拜、赞美和她应得的“最好的一切”。
外婆偶尔来看乐乐,想带她去楼下公园和小伙伴们玩玩泥巴、踩踩水坑,王燕一定会温言细语但毫无商量余地地阻止:“妈,公园里太脏了,小孩子多细菌也多。乐乐前几天刚有点咳嗽,身体要紧。我们家有早教玩具,在干净的环境里玩更好。”
李彬的父亲曾半开玩笑地想把乐乐抱起来“举高高”,王燕几乎是瞬间变了脸色,一把护住女儿:“爸!这太危险了!万一摔着或者吓到孩子怎么办?对孩子身体发育也不好!”老爷子只能尴尬地搓搓手。
久而久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心头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失落和小心翼翼。
他们深知儿媳妇是为了孩子好,但那份过度的保护和隔离,让他们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伸出的手总在距离乐乐一寸的地方被无形的屏障弹开。
乐乐的世界,很小,也很精致。一切都按照妈妈铺设的轨道运行。她习惯了这种被安排、被保护、被给予的模式。
她的笑容灿烂,才艺出众,成为所有人眼中“富养”的范本。王燕看着女儿一天天优秀地成长,心中那份育儿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她更加坚信自己道路的正确。
李彬则承担着更沉重的经济压力,看着妻子为女儿几乎耗尽了全部心力,看着乐乐的优秀表现,那份为家庭支撑的满足感,暂时盖过了心底对女儿独立性缺乏的隐忧。
生活似乎正朝着他们预设的“富养成功”之路前进,首到乐乐开始独立面对校园这个小社会时,一些被精心掩藏的问题才开始悄无声息地暴露萌芽……
乐乐出落得越发白净秀气,走到哪里都像个小公主。进入县实验小学,李彬和王燕更是卯足了劲。
小学时乐乐成绩尚可,兴趣广泛,人又漂亮乖巧,是老师眼里有潜力的好苗子。每当亲戚朋友夸乐乐有气质、多才多艺,李彬和王燕心里就比喝了蜜还甜,更坚定了“富养”的决心。
乐乐学会了享受被关注,习惯了享受特殊待遇。
她并不知道父母肩上那份并不宽裕的薪水承载了多少份账单,只知道只要开口,想要的东西最终总会出现在眼前。
父母的倾其所有,在她看来渐渐变得理所当然。
进入初中,县城里的风气也在悄然变化。攀比之风,开始从校服尺码、文具品牌,悄悄蔓延到手机型号、零花钱多少。
乐乐所在的重点初中,汇集了县城里的“精英”子弟。
“妈,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用上最新款的触屏手机了,我这个还是按键的,好老土哦,上课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一次晚饭时,乐乐看似不经意地抱怨道。她手中那部李彬省了三个月烟钱买的按键手机,当初也曾让她欣喜不己。
李彬和王燕对望一眼。孩子大了,自尊心强,不能被同学看不起。“行,爸爸看看,下次发了季度奖金,给你换个好的。”李彬温和地答应道。
为了这个承诺,夫妻俩更加精打细算。王燕几乎不再买新衣服,李彬主动申请加班争取多点补贴。
两个月后,一部最新款的品牌智能手机送到了乐乐手里。看着她拆开包装露出的惊喜笑容,夫妻俩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乐乐,这是今年春装新款裙子,商场刚到的,我们办公室张姐女儿也买了一件,好几百呢,妈妈给你也买了!”
周末,王燕提着新买的名牌连衣裙递到女儿面前。乐乐对着镜子试穿,开心地在房间里转圈。
李彬看着女儿青春靓丽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乐乐,好看的东西爸爸妈妈能力范围内都尽量满足你,但你也要记住,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装饰品。马上中考了,可不能因为这些分心。”
乐乐乖巧地点头:“放心吧爸爸,我知道!我会努力学习的!” 她享受这份宠爱,也明白成绩是讨父母欢心、维持这份宠爱的重要筹码。
她聪明,懂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适当地展现出乖巧和学业上的努力。
中考,乐乐凭着几分聪明和临阵磨枪的努力,顺利考入了县一中。
当乐乐拿着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回来时,李彬激动得眼眶发红,王燕更是做了一大桌子菜庆祝。
他们更加深信不疑:女儿的优秀,就是对“富养”最好的回报。付出的汗水,汇成了他们心中名为“值得”的甘泉。
随着乐乐升入高中,在她身上出现了越来越不好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