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 第26章 我富养的女儿成了别人的小三4(富养女儿)

第26章 我富养的女儿成了别人的小三4(富养女儿)

加入书架
书名:
三个女大学生的故事
作者:
仲夏夜未央
本章字数:
4376
更新时间:
2025-07-07

【1】精心的灌溉与亲力亲为的“富养”

乐乐在妈妈这座滴水不漏的庇护所里一天天长大,愈发白净可爱。她那双遗传了妈妈的大眼睛,乌溜溜地转动着,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被精心筛选过的世界。

王燕的身体和精力似乎永远为女儿准备着。乐乐满月后,王燕拒绝了公婆和父母提出的轮流帮忙照看孩子的建议,坚持一个人带。

“我们自己辛苦点没什么,” 她对李彬说,语气温和却坚决,“隔代养育观念不合,容易矛盾,而且老人的卫生习惯……可能跟不上。乐乐需要最稳定、最科学的照顾和教育环境,只有我能给她。”

她说到做到。从乐乐第一次尝试抬头,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咿呀学语,王燕都像一个严谨的科学记录员,在育儿笔记本上工整地标注时间、姿势、表现,再对照育儿书上的发育指标。

但凡有一点点延迟,哪怕只是晚几天,她就会高度紧张,立刻向认识的医生朋友咨询或带去检查,务必确认一切“达标”。

【2】物质上的富足:未雨绸缪的精品选择

“穷养儿子,富养女”,王燕和李彬在心底深深认同这个朴素的民间智慧。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坚信要全力避免女儿承受一丝一毫他们吃过的苦。

乐乐吃的、用的、玩的,都代表着当时小县城能接触到的“顶配”。

婴儿时期就是进口奶粉、精细米粉、软到不能再软的全棉爬行服、带响铃的布艺玩具。

稍大一点,王燕就开始研究国内外著名早教专家理念(主要通过电视育儿节目和有限的杂志)。

小县城里刚刚兴起的婴童用品店里,那些品牌好、设计精美的幼儿用品,价格往往不菲,但只要王燕认为对乐乐有益,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李彬戒烟戒酒,王燕几年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两人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

但给乐乐买最新上市的“小博士”点读笔、整套“蒙特梭利”系列玩具(县里商店可能连蒙特梭利是谁都不知道,但那些宣称模仿了理念的木头玩具是有的)

设计复杂的进口早教益智积木,甚至不惜托人从省城甚至更远的大城市代购进口果泥、维生素软糖……这些开销,成了这个小家庭最重要的预算项目。

邻居或亲戚送来一些闲置的旧衣物玩具,王燕总是礼貌收下,然后趁着李彬不在家时,把其中她认为“旧了”、“可能有细菌”、“材质不够好”的,悄悄塞回给对方或首接处理掉。

乐乐的衣服,永远是簇新的,散发着皂荚的清香味。她的儿童房(在搬到稍大的房子后)虽然不大,但布置得温馨整洁,摆放的都是王燕精心挑选的物件。

【3】才艺启蒙:不遗余力的亲力亲为与高标准选择

乐乐刚满三岁,王燕就开始张罗兴趣班。

她跑遍了整个县城,考察了所有少年宫、新开的私人绘画班、舞蹈工作室。

她的考察标准极其严格:环境是否干净明亮?老师是否有正规资质?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符合她所理解的)?班级人数会不会太多导致老师照顾不周?

钢琴班、舞蹈班、绘画班……凡是县城里能报的兴趣班,只要乐乐表现出一点点兴趣或者父母觉得“高雅”、“有用”,李彬和王燕毫不犹豫地省下烟酒钱、置装费,甚至压缩了自己买书的开销,全力支持。

此后,乐乐的周末和寒暑假,被舞蹈、绘画、电子琴(后来升级为钢琴)填满。王燕就是那个最忠实的保姆兼经纪人兼陪练。

舞蹈课:在充斥着廉价音响和粉红练功衣的青少年宫舞蹈教室里,王燕会坐在墙角的塑料凳上,像个雷达一样扫描女儿的动作。

下腰不到位?王燕会立刻跑过去轻声提醒老师是否忽略了这个细节。压腿哭了?她会温柔而坚定地鼓励女儿坚持,同时用眼神警示老师不要强制粗暴。

回家的路上,她会一遍遍帮乐乐回忆老师的动作要领。

绘画课:她会自带最好的蜡笔(因为她认为机构提供的材质一般),等乐乐画完一幅画,她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简单夸“画得真好”,而是会指着画上的树问:

“乐乐,这棵树画得很有创意,但是你看老师教我们画的树干,是不是应该稍微粗壮一点显得更有力量?天空的颜色,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用水粉加一点点水晕染开,让它更透明?”她试图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延伸到家中的精细指导。

钢琴课:家中有限的空间被一架二手买来的立式钢琴占据了大块地方。

每晚雷打不动一小时的练琴时间,王燕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记录着老师上课的要求:小节、指法错误、力度问题。

她不懂乐理,但能靠观察死死记住每个音符的位置和李老师的手型。

乐乐稍有懈怠或指法错误,她立刻指出来:“宝贝这里不对,小拇指抬起来,老师教过要像握住鸡蛋一样自然弯曲,再来一遍这里!”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李彬下班回来,常能看到妻子紧绷着精神陪女儿练琴的样子,比女儿更像一个虔诚的信徒。

周末,王燕骑着自行车载着乐乐穿梭在各个培训班之间;寒暑假,李彬用攒了好久的差旅补贴带乐乐去省城的博物馆、海洋公园“开眼界”。

在家里,乐乐拥有的永远是最好的那一份。

鸡腿、红烧肉紧着她吃;进口的果汁,昂贵的零食,塞满她的专属小抽屉

偶尔王燕的父母或李彬的家人带来些土特产,乐乐尝一口不合口味就推到一边,夫妻俩也不会责备,反倒笑着自己吃掉,觉得“孩子小,挑食正常”。

除了才艺,王燕对乐乐的早期启蒙也抓得很紧。

她收集了各种识字卡、儿童科普读物、世界地图拼图。每天晚上睡觉前,雷打不动的亲子阅读时间。她会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充满感情地为女儿朗读。

遇到乐乐好奇发问,她便抓住机会,延伸出许多知识。乐乐的每个“为什么”,王燕都认真对待,查书或者想办法请教别人,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