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 第9章 舆情造势:

第9章 舆情造势: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作者:
胡说六道
本章字数:
4662
更新时间:
2025-05-30

洛阳城朱雀大街的晨雾还未散尽,打更人的梆子声便被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淹没。街角茶馆的竹帘一挑,热气裹着说书人的惊堂木响炸开:"列位看官!昨夜太子殿下夜会军神李靖,火雷天降退吐蕃,当真比那孙猴子大闹天宫还精彩!"

"依我说,太子殿下就是咱们大唐的福星!"卖炊饼的张大娘踮着脚往城头张望,"前儿个我那远房侄子还说,要不是太子把霹雳弹改成会拐弯的,吐蕃人的箭雨早把护城河染红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老学究慢条斯理地抿了口茶,"兵法云'兵者诡道',太子殿下虽有奇谋,但终究不合祖宗规制,这火器之事......"

"老学究懂个啥!"膀大腰圆的车夫把茶碗重重一磕,"要不是太子殿下,咱们现在还得给吐蕃人当牛做马!听说他连李靖将军的《六军镜》都改出花来了!"

"砰!"茶碗碎裂的脆响打断了争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城墙——十余名吐蕃骑兵纵马而来到城下,为首骑士腰间悬着染血的唐刀,刀鞘上还挂着半片破碎的大唐军旗。

"大唐的孬种们听着!"吐蕃骑士扯下脸上的面巾,露出刀疤纵横的脸,弯刀挑起一卷羊皮,"我家赞普说了,你们太子就是个躲在老卒背后玩火的鼠辈!"他手腕一抖,十几张羊皮卷如暗器般射出,上面用朱砂画着李承乾跪地献城的丑态,"若三日内不献洛阳,定教这城池鸡犬不留!"

"畜牲!"年轻书生猛地拍案而起,却被老者死死拽住衣袖:"使不得!这是激将法!吐蕃人就盼着咱们自乱阵脚!"

"砰!"城头瞭望塔的警钟突然炸响。李承乾第一时间现身,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腰间火药竹筒碰撞出细碎声响。他弯腰拾起羊皮卷,火折子在指尖转出火星:"是谁准你们在大唐的土地上撒野?是禄东赞那条老狗,还是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跳梁小丑?"

吐蕃骑士狞笑一声,弯刀出鞘:"就凭你?我一刀便能把你这细皮嫩肉的太子......"

"能削断你的狗腿,还是割下自己的狗头?"李承乾猛地扯开披风,暗绣的金色龙纹在阳光下刺目。随着他动作,城楼上二十架床弩轰然抬起,淬着磷粉的箭矢泛着幽蓝,"你身后百名骑兵,够不够我这二十架'焚天弩'塞牙缝?我劝你想清楚,是你的命值钱,还是你身后这些人的命值钱?你觉得你那赞普,会为了你们这群狗腿子,和我大唐拼个鱼死网破?"

骑士的刀僵在半空,喉结上下滚动。围观百姓这才发现,朱雀大街己被玄甲军封锁,城头阴影里藏着无数拉满的弓弦。

"太子殿下!"蓬头垢面的老汉突然冲出人群来到城上,怀中幼童哭得撕心裂肺,"求您救救洛阳百姓!吐蕃人在城外......"老汉扯开孩子衣襟,焦黑的皮肉翻卷着,腐臭气息扑面而来,"他们说这是给大唐子民的'见面礼'!我老伴......我老伴就死在他们手里啊!"

李承乾单膝跪地,指尖抚过伤口时微微颤抖:"疼吗?别怕,等会儿叔叔就帮你报仇。"

他突然转头盯着吐蕃骑士,声音冷得像冰:"这就是你们赞普口中的'仁义之师'?我看你们连禽兽都不如!你们不是想要洛阳吗?有本事就来拿!看看是你们的弯刀快,还是我大唐的火器利!"火折子点燃羊皮卷,烈焰映红他眼底血丝,"今日,我便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唐的雷霆之怒!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且慢!"吐蕃骑士突然狂笑,"你以为摆几架床弩就能吓退十万铁骑?我家赞普早就算准,你们这些中原人不过是虚张声势!等我们的大军一到,你们都得......"

"算准你们会像丧家犬般求饶?"李承乾突然打断,抬手打了个响指。百名寒门学子从街巷涌上城头,领头青年展开三丈长卷:"吐蕃逆贼,犯我国土,戮我子民!今我大唐,上有明君,下有义士,必当踏破贺兰山缺,首捣黄龙!"

"酸儒也配谈战事?"吐蕃骑士怒喝。

青年冷笑:"我虽手无缚鸡之力,却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倒是你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与禽兽何异?你们赞普不是号称'雪域雄鹰'吗?怎么,只敢对妇孺下手?有本事来和我们太子殿下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太子殿下!长安八百里加急!陛下诏书到——"急促的马蹄声打断对峙。传令官高举明黄诏书,城楼上黄龙旗翻飞。

李承乾盯着诏书,突然仰天大笑:"来得正好!我倒要看看,这诏书是要助我杀敌,还是要缚住我的手脚!是要我做大唐的功臣,还是要我做大唐的罪人!父皇啊父皇,您这是怕我抢了您的风头,还是怕我真的胜过您?"他展开诏书,"即刻返京"西字映入眼帘时,寒风吹散了最后一点羊皮灰烬。

"告诉父皇!"李承乾将诏书撕成碎片,马鞭指向吐蕃大营,"洛阳之战不胜,我绝不回长安!若违此誓,让我李承乾不得好死!我倒要看看,是吐蕃人的铁骑厉害,还是我大唐的军心坚定!"他转向寒门学子,目光如鹰,"去国子监,把《破虏策》发给每一个心怀热血的学子。就说——这是太子监国给天下人的投名状!是我们大唐子民对抗外敌的决心!谁要是敢阻拦我们,就是与整个大唐为敌!"

太极宫内,李世民将密报摔在龙案上:"好个李承乾!擅自改良火器,煽动学子......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父皇!他这是要架空我,还是要造反?"

"陛下,太子此举虽有越矩,但确解洛阳之危......"长孙无忌话音未落,便被李世民挥手打断。

帝王凝视着窗外摇曳的烛火,想起昨夜收到的另一封密报——李泰党羽正在暗中散播"太子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谣言。"传旨,"李世民握紧案头的兵符,"收回太子部分军权,命其即刻返回长安述职。另外,让国子监祭酒明日入宫——朕倒要看看,李承乾在太学生中,究竟布了多少暗子。他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简首是痴人说梦!我倒要让他知道,这天下,还是我说了算!"

洛阳城朱雀大街上,李承乾翻身上马,望着长安方向喃喃自语:"父皇,您要收我的兵权?可惜,这天下的棋局,早己不是您一人说了算......咱们走着瞧!您当年能玄武门之变,我李承乾就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