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建奴入关第十六天,未时初,顺义城外。
济尔哈朗立在高头大马上,一身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上去还颇有点人模狗样。
杜度在其旁边,一脸严肃。
“贝勒爷,时辰到了!”
杜度小声提醒。
济尔哈朗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微微点头,刚要准备按照既定计划下令进攻顺义城,突然有哨探来报。
“报!报!”
哨探的声音很急促。
济尔哈朗微微皱眉。
自己正准备办大事呢,这个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禀报贝勒爷,在我军东南方向出现一支人马,是骑步混合队伍,人数约一万人!”
“什么?”
听到哨探的话,济尔哈朗顿时惊疑。
人马?哪里来的人马?
还是骑步混合,难不成是关宁军?
明国能上得了台面的骑兵也只有关宁军的关宁铁骑了。
可是,关宁军不是在蓟州和三屯营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瞬间,无数个问题涌上了济尔哈朗的核桃般大脑。
“是什么人?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济尔哈朗连忙询问。
哨探显然有点不自信。
“回禀贝勒爷,看…看旗帜,应…应该是大贝勒爷麾下的人马,距离我们还有不到三十里!!”
“什么?”
听到哨探这句话,济尔哈朗更加激动。
好家伙,代善的人马?
济尔哈朗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通州城己经被代善拿下了。
这代善现在派遣人马前来,肯定是看自己笑话的。
绝对不能让代善看笑话!
济尔哈朗握紧拳头,这是他和他最后的倔强。
“快!快!快!抓紧进攻,跑步进场,不然就没机会了!”
济尔哈朗立刻转头看向杜度,连忙出言催促!
“立刻率领人马全力进攻顺义,绝对不能让他人看了笑话!”
杜度也是连忙领命。
杜度很清楚,这一战,己经不是和大明之间的战斗了。
这一战更是镶蓝旗和正红旗之间的尊严之战。
(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代善是正红旗旗主。)
不过,杜度在心中默念,镶白旗才是永远的王!
(注:天命年间,杜度成为“西小贝勒”之一,统领镶白旗。不过,天命末年,皇太极借“八旗改制”将其调入镶红旗,剥夺了旗主实权,杜度自此沦为依附于其他贝勒的军事将领。)
“是!贝勒爷!”
杜度知道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耽搁,连忙领命。
随后,杜度立刻率领剩下的近八千建奴步卒开始向顺义城发动进攻。
这一次,建奴也算是有所准备。
为了对抗明军的金汁,冲锋在前的建奴步卒,每个人手中都持有盾牌。
可以在攀登云梯的时候,使用盾牌遮挡身体,躲避金汁。
“崽子们,杀进顺义城,一日不封刀!”
杜度拔出自己的佩刀,高举过头顶。
“杀明狗,抢银子,玩女人,冲啊!”
建奴的进攻口号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在杜度的率领下,一众建奴步卒立刻扯着两条腿向顺义城冲锋。
有的人喜欢骑兵,有的人喜欢步兵,毕竟步兵没有码。
在攻城和防空的时候,步兵显然是比骑兵强的。
前排建奴步兵一手扛着云梯,一手持着盾牌,勇猛的冲锋,幻想自己就是天选的先登之人。
建奴的弓箭手则是在这些人后面,在攀登城墙的时候,给这些攀爬之人,提供远程火力支持。
在弓箭手后面的自然就是督战队。
这个时候,双方对垒作战,无论是建奴还是明军,督战队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真正亲身面对死亡的时候,人的本性就会让你忍不住的后退。
督战队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些人克服人性。
…………
“孙总督,建奴开始进攻了!”
在城头值守的尤世威发现敌情后,立刻向孙承宗禀报。
“来得好!”
孙承宗久经沙场。自然不可能惧怕建奴。
“徐县令,让你找的十名嗓门大的壮汉,找到了么?”
“回禀孙总督,人己经在大喇叭处候命了!”
孙承宗安排的事情,徐泽自然不敢怠慢。
孙承宗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走,随本总督上城头!”
孙承宗大步而行,尤世威和徐泽等人紧随其后。
很快,孙承宗就来到了大喇叭前,放眼向城外看去,果然尘土飞扬。
建奴的人马正在快速的向顺义城而来。
“传令,全城戒备,准备御敌!”
建奴来势汹汹,孙承宗自然不敢怠慢。
命令下达之后,孙承宗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早就准备好的纸。
纸上的内容自然是崇祯教他写的。
纸和大喇叭是一套装备,需要配合使用。
孙承宗再次看了一眼纸上得内容,还是有点别扭。
这…这是大明皇帝能够想出来的事情?
孙承宗想不明白,但是崇祯所说的话几乎全部应验。
崇祯教给他的方法也几乎全部好使。
所以,虽然个人怀疑,但是孙承宗准备先保留个人意见。
孙承宗看着大喇叭前的十名大汉,出声问道。
“怎么做,徐县令己经教过你们了吧?”
“回禀大人,是的!”
十名大汉一起用力,孙承宗还是有点吃不消。
我想应该不止孙承宗吃不消。(哈哈哈哈哈!)
孙承宗的耳朵被大汉齐声回答的音量震的嗡嗡响。
果然是天选大嗓门,很好!
孙承宗揉了揉自己的耳朵,对于徐泽的工作很满意。
“等一会,建奴靠近,本总督说一句,你们十人就齐声。用最大的嗓门,在大喇叭前重复一句,明白嘛?”
十人再次齐声:“回禀大人,明白了!”
孙承宗不傻,这一次,他提前把自己的耳朵给塞了起来。
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也不可能在同一个问题上失误两次。
当然了,建奴尤其是代善除外。
“就位,不用回答了,省着嗓子,等会大用!”
孙承宗提前说明之后,十名大汉没有再回答,而是按照孙承宗的命令进入喊话位置。
马上,杜度和进攻的建奴又可以开开眼界,见见世面了!
而崇祯给孙承宗的话术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