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城内。
孙承宗把顺义城所有的工匠都集中起来。
“诸位都是能工巧匠,颇有鲁班之姿,本官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是想请大家打造一个器物。”
孙承宗一边说一边掏出了一张图纸,平展开来。
这张图纸自然毫无疑问也是崇祯给的。
一众工匠立刻围了上去,想要看看这朝廷大官要打造什么样神奇的东西。
也好让他们开开眼界,长长世面,以后吹牛逼,也是不错的本钱。
但是,当一众工匠看到图纸上的东西后,顿时大失所望。
搞什么!
还以为是什么高精专的好东西,没想到是这个玩意。
太稀疏平常了。
工匠们的反应自然被孙承宗尽收眼里。
“诸位,这个虽然也是喇叭状的东西,但是你们仔细看看,这个喇叭可不小!”
孙承宗的话,再次引起了一众工匠的兴趣。
工匠重新聚焦目光看过去。
不得不说,这个喇叭确实不小,小喇叭口估计能允许数十人一同呐喊。
大喇叭口更不要说,一个字,很大。
很大,一个手根本握不下。
制作这么大的喇叭,自然就是为了扩音使用。
崇祯己经告诉孙承宗喊话的内容,但是孙承宗现在开始将信将疑。
但是,孙承宗也不反对,毕竟就算是没有什么效果,自己这面也没什么损失。
如果非要说损失的话,最大的损失就是制作这个大喇叭的费用。
“能不能制作出来?”
孙承宗随即问道。
听到孙承宗这么问,一众工匠内心顿时有点不悦了。
啥叫能不能制作出来?
一个喇叭而己,就算大了一些,它也只是一个喇叭。
这么问是把自己这些大明的工匠当做建奴的工匠了?
“自然没有问题,老夫带领徒弟一个时辰就能制作好!”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工匠,当仁不让。
不仅能制作出来,还很快。
又快又好,才是大明匠人的超凡追求。
听到此话,孙承宗大喜。
“好!那就速速制作,制作完成后达到标准,必然有赏!”
…………
顺义城外,建奴大营。
杜度按照济尔哈朗的要求,带领自己的心腹,给被烫伤中毒的建奴士兵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这些人。
也算是消除了建奴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贝勒爷,全部处理好了!”
杜度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好!手脚都干净吧?没有留下什么尾巴吧!”
这毕竟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处决伤兵的事情一旦暴露,必然会伤了其他将士的感情,影响军心士气。
“放心吧,贝勒爷,绝无后患!”
杜度自然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不敢乱来。
济尔哈朗点头。
“如今明狗如此阴险狡诈,该如何进攻拿下顺义?”
解决完内部问题后,济尔哈朗立刻将重心放在自己的主线任务上。
对于济尔哈朗的问题,杜度也没有答案。
怎么办?攻城一般都是拿人命填,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贝勒爷,除了强攻,恐怕别无他法!”
杜度鹌鹑蛋大小的脑袋瓜能有什么好的主意。
济尔哈朗内心有点无奈。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要是只有自己率领人马来攻打顺义的话,人马损失多一点就多一点了。
可是现在不行啊,毕竟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代善率领人马进攻通州。
要是代善损失不大就拿下了通州,自己这面损失惨重的话,自己的老脸往哪里放呢!
“也不知道通州方面如何了!”
济尔哈朗幽幽的说道。
听到济尔哈朗的话,杜度虽然不精明,但是也明白了济尔哈朗的担忧。
“贝勒爷,两者相害,取其轻啊!”
杜度发自内心的劝说济尔哈朗。
如果不能拿下顺义城的话,大汗可能会有很严厉的惩罚措施。
这样一来,丢面子的事情就小可很多。
济尔哈朗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杜度的话,他又何尝不明白。
“如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事到如今,济尔哈朗还天真的以为,攻下顺义只不过是小事一桩。
同时,还天真的以为,代善己经攻下了通州。
简首笑死个人了。
要是济尔哈朗知道,现在代善正满身大粪的,带着伤病残将来投奔他,不知道会是一副什么场景。
“传本贝勒之命,午饭后未时初(约午后一点),所有步卒,对顺义城发动全力一击,拿下顺义城后,一日不封刀!”
杜度很清楚一日不封刀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数不尽的金银珠宝,玩不完的大明女人。
鲜血和女人是最能够让男人心情澎湃,血脉喷张的两件事。
“是,贝勒爷,末将这就传令下去,保证完成任务。”
杜度兴奋的回答。
……………
一个时辰后,顺义城,孙承宗再次被请到了城头之上。
看到孙承宗到来,胡子花白的老工匠笑意吟吟的迎了上来。
“大人啊,小老头没有说大话,请看!”
胡子花白的老工匠侧过身,让出了他身后的视野。
孙承宗望去,只见一个巨大的喇叭斜搭在城墙之上。
大,确实很大。
孙承宗并不关心老工匠和他的徒弟在这么短的时间是怎么完成的,只要完成了就好。
所有的上位者,大人物都是这般。
他们最为关心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厉害!果然厉害!!”
孙承宗发自内心的赞美。
并不是说制作大喇叭的工艺有多复杂,而是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己经非常厉害了。
孙承宗上前两步,仔细查看大喇叭,和崇祯提供的图纸,不能说一模一样,但是也差不多完全一样。
“好!好!好!”
孙承宗连续的夸赞让白胡子老工匠很是骄傲,开心的捋起了自己的胡子。
“赏银一百两!”
说好了有奖励的,自然就要兑现。
“大人,不必了,能为对付建奴出一份力,小老头心甘情愿,荣幸至极,这赏银留着给将士们买酒喝!”
老工匠一看也是讲究人。
在对付外族入侵这件事上,炎黄子孙也确实没有差过事。
此时的孙承宗和一众人还没有想到,这个大喇叭马上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