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李云龙蹲在团部门前的碾盘上,嘴里叼着根草茎,眯眼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战士们。新兵们练习刺杀的口号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山雀。
"手腕要稳!腰杆要首!"张大彪的吼声比枪声还响,"小鬼子可不会站着让你捅!"
一个新兵动作慢了半拍,张大彪上去就是一脚:"战场上慢半拍就是死!重来!"
李云龙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张大彪,练兵比他这个团长还狠。正想着,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团长!"魏和尚快步跑来,光头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旅部通讯员到了,说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要来咱们这儿观摩交流!"
李云龙差点被草茎呛到:"啥?楚云飞?那个黄埔毕业的少爷羔子?"
赵刚正好走过来,闻言推了推眼镜:"老李,注意团结友军。楚团长在抗日战场上也是立过功的。"
李云龙跳下碾盘,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行啊,来就来呗。和尚,通知炊事班,把留着过年的腊肉拿出来!"
三天后的清晨,一支整齐的马队出现在独立团驻地外。为首的军官三十出头,一身笔挺的晋绥军制服,马靴锃亮,正是楚云飞。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军官,个个军容严整。
李云龙带着赵刚和几个营长在村口迎接。他今天难得穿了件干净的军装,虽然领口还是有些发黄。
"楚团长!久仰久仰!"李云龙大步上前,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楚云飞利落地回礼:"李团长,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两人握手时,李云龙明显感觉到对方手掌上的老茧——这是个真正拿枪的军人,不是绣花枕头。
"请!"李云龙一摆手,"先到团部喝口茶,歇歇脚。"
团部设在村里最大的院子里,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墙上挂着作战地图,桌上摆着沙盘,角落里整整齐齐码放着文件箱。
楚云飞环顾西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原以为八路军的团部必定杂乱无章,没想到竟如此井然有序。
"李团长治军有方啊。"楚云飞由衷赞叹。
李云龙嘿嘿一笑:"穷讲究罢了。楚团长远道而来,不如先看看我们的日常训练?"
训练场上,独立团的战士们正在进行战术演练。没有整齐的队列,但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透着实战的狠劲。张大彪正带着突击队演示破袭战术,十几个战士如行云流水般配合默契。
"有意思。"楚云飞看得入神,"这种小分队战术很实用。"
李云龙凑过来:"楚团长有兴趣?要不咱们来个实战演练?"
楚云飞剑眉一挑:"正有此意。"
双方很快商定:各出一个小队,在村外山地展开对抗演练,使用空包弹,以战术动作和配合为评判标准。
独立派出了魏和尚带领的特务连尖刀班,楚云飞则派出了他的警卫排。两支队伍很快进入预定位置。
"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
晋绥军的士兵动作标准,队形整齐,显示出良好的军事素养。但独立团的战士更善于利用地形,时而分散,时而集结,像一群灵巧的山猫。魏和尚更是神出鬼没,几次"击毙"对方哨兵都未被发现。
最终,裁判判定独立团略胜一筹。楚云飞不但没有不悦,反而亲自向魏和尚敬礼:"这位兄弟好身手!"
魏和尚憨厚地挠挠光头:"楚团长过奖了,都是团长教得好。"
中午的接风宴上,炊事班使出了浑身解数。虽然食材有限,但老王硬是做出了八菜一汤。最显眼的是中间那盆红烧肉,油光发亮,香气扑鼻。
"来,楚团长,尝尝我们独立团的伙食!"李云龙热情地夹了一大块肉放到楚云飞碗里。
楚云飞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味道!李团长,你们这炊事班的手艺,比我们团部的厨子还强。"
李云龙哈哈大笑:"那是!我们老王可是正经的鲁菜传人,要不是打鬼子,现在说不定在济南开大酒楼呢!"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楚云飞放下酒杯,正色道:"李团长,我这次来,除了交流学习,其实还有个不情之请。"
李云龙抹了抹嘴:"楚团长但说无妨。"
"我想请独立团派几个教官,帮我们训练特种作战分队。"楚云飞诚恳地说,"贵部的小分队战术确实有过人之处。"
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个眼神。赵刚微微点头。
"成!"李云龙一拍桌子,"和尚,你带几个人去楚团长那儿待半个月。记住,别给老子丢人!"
魏和尚啪地立正:"是!"
下午的战术研讨会上,双方军官交流得热火朝天。楚云飞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很感兴趣,李云龙则对晋绥军的重火力配置垂涎不己。
"李团长,你们缴获的那两门意大利炮,用得还顺手吗?"楚云飞突然问道。
李云龙眼睛一亮:"好东西啊!就是炮弹金贵,舍不得用。"
楚云飞微微一笑:"我团军火库里还有二十发匹配的炮弹,回头让人送来,就当见面礼了。"
李云龙大喜过望,一把抓住楚云飞的手:"楚团长够意思!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傍晚时分,楚云飞一行告辞离去。李云龙和赵刚亲自送到村口。
"李团长,今日受益匪浅。"楚云飞郑重地敬了个礼,"希望今后能多多合作,共同抗日。"
李云龙回礼:"一定一定!打鬼子嘛,咱们是一条船上的。"
看着楚云飞的马队远去,赵刚若有所思:"老李,你觉得楚云飞这人怎么样?"
李云龙掏出一支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是个人物。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不是咱们的人。"李云龙吐出一个烟圈,"不过嘛,只要是真心打鬼子的,都是好兄弟。"
回到团部,李云龙立即召集干部开会。
"楚云飞送炮弹这事,说明人家够意思。"李云龙环视众人,"咱们也不能小气。和尚,你去358团,要把真本事拿出来教,别藏着掖着。"
魏和尚挺起胸膛:"团长放心,保证让晋绥军的弟兄们学到真东西!"
张大彪有些担忧:"团长,把咱们的看家本领教给他们,万一以后......"
李云龙一摆手:"大彪啊,现在是什么时候?民族存亡之际!只要是打鬼子的力量,咱们都要帮。"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再说了,你以为老子没留后手?真正的绝活还没拿出来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赵刚摇摇头:"你呀......"
第二天一早,魏和尚就带着五个精锐战士出发了。李云龙站在村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
"团长,咱们接下来干啥?"张大彪问道。
李云龙转身,眼中精光闪烁:"练新兵!修工事!囤粮食!"他一拳砸在掌心,"我估摸着,鬼子很快就要有大动作了。"
果然,三天后,侦察兵报告:日军正在大规模调动,疑似要对根据地发动新一轮扫荡。
李云龙立即命令全团进入战备状态。战士们加固工事,囤积弹药,老乡们帮着搬运物资,整个根据地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
这天夜里,李云龙正在油灯下研究地图,赵刚匆匆进来:"老李,和尚派人送信来了。"
李云龙接过信件,看完后眉头舒展:"好!楚云飞答应在我们对付鬼子扫荡时,从侧翼牵制敌军!"
赵刚也露出笑容:"这可是个好消息。"
李云龙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影。夜空中繁星点点,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赵刚说:"通知各营连主官,明天一早开会。这次,咱们要给鬼子准备一顿大餐!"
清晨的集合号声响起,战士们迅速列队。李云龙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目光扫过台下整齐的队伍。阳光照在战士们肩头的枪刺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
"同志们!"李云龙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远处,新一天的太阳正从山巅升起,将整个根据地染成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