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山路泥泞不堪,李云龙的布鞋早己被泥水浸透,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咯吱"的声响。他蹲在一处高坡上,举着缴获的日军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公路。镜片里,一队日军卡车正缓慢行驶,车轮不时陷入泥坑,穿着黄呢子军装的日本兵不得不下车推车。
"团长,看清楚了,一共十二辆卡车,押运的鬼子不超过两个小队。"魏和尚压低声音报告,他光头上的雨水还没干透,在晨光下闪闪发亮。
李云龙嘴角扯出一个冷笑:"送上门的肥肉,不吃白不吃。"他转向身后的通讯员:"去通知张大彪,按三号方案准备。"
山坳里,独立团一营的战士们正在做战前准备。新兵小王紧张地检查着手中的汉阳造,手指不停地颤抖。张大彪走过去,一巴掌拍在他背上:"怂什么?待会儿跟紧老子,保证让你开荤!"
"报、报告营长,我就是......就是有点......"
"尿急?"张大彪咧嘴一笑,"去那边树丛解决,打仗前把肚子腾干净是好事。"
不远处的临时指挥所里,李云龙正用刺刀在地上划着作战示意图。赵刚推了推眼镜:"老李,这地形打伏击是不错,但万一鬼子援军来得快......"
"所以咱们要速战速决。"李云龙的刺刀在泥地上重重一点,"张大彪带两个排从正面佯攻,沈泉带人从侧面摸上去炸卡车,和尚的特务连负责解决鬼子机枪手。"
作战计划简单明了,这是李云龙一贯的风格。战士们早己习惯了这种干脆利落的指挥方式,各部迅速进入预定位置。
上午九时十五分,日军车队进入了伏击圈。领头卡车突然一震,前轮陷进了伪装过的陷坑。几乎同时,张大彪的驳壳枪打响了第一枪。
"打!"
两侧山坡上顿时枪声大作。日军猝不及防,最前面的卡车驾驶室玻璃瞬间粉碎,司机一头栽在方向盘上。后面的鬼子慌忙跳车,却被早有准备的机枪火力压制在路沟里。
"上!"沈泉一挥手,爆破组的战士们猫腰冲下山坡。他们像一群灵巧的山猫,借着硝烟和地形的掩护,迅速接近卡车。一个战士将炸药包塞进第二辆卡车的底盘,拉响导火索后一个翻滚躲到路沟里。
"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卡车被掀上了天。燃烧的碎片西散飞溅,几个鬼子被气浪掀翻在地。
日军很快组织起反击。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架在了第三辆卡车后面,开始向山坡上扫射。两个爆破组的战士倒在血泊中。
"他娘的!"李云龙一拳捶在土坡上,"和尚!"
魏和尚早己带着特务连摸到了侧翼。他做了个手势,三个神枪手同时瞄准了机枪组。"砰!砰!砰!"三声几乎同时的枪响,日军机枪手、副射手和弹药手一齐栽倒。
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不到二十分钟,十二辆卡车全部被毁,八十多名日伪军被歼,只有几个腿快的逃进了山林。
"快!抢运物资!"李云龙亲自跳下山坡,用刺刀撬开一辆卡车的篷布。车厢里整整齐齐码放着木箱,撬开一看,全是崭新的三八大盖和子弹。
"发财了!"张大彪抱起一挺歪把子机枪,像抱着新媳妇一样舍不得撒手。
赵刚正在检查另一辆车:"老李,这车全是药品!盘尼西林!"
李云龙眼睛一亮:"赶紧送回后方医院!"他转向正在打扫战场的战士们:"动作快点!鬼子援军说到就到!"
果然,队伍刚撤离不到半小时,两架日军侦察机就出现在天空,紧接着是炮弹的呼啸声。但此时独立团早己钻进深山老林,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次伏击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日军恼羞成怒。三天后,情报显示日军调集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准备对独立团活动的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
"来得好。"李云龙在作战会议上拍案而起,"老子正愁没地方练兵呢!"
按照李云龙的部署,独立团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与敌周旋。他自己则带着团部首属队和特务连,像幽灵一样在日军眼皮底下活动。
这天深夜,部队在一个废弃的窑洞休整。李云龙正就着油灯研究地图,魏和尚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野菜粥进来:"团长,趁热吃。"
李云龙头也不抬:"放着吧。"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来划去,突然停在一个点上:"和尚,你看这里。"
魏和尚凑过去,那是一个叫"鹰嘴崖"的地方,地形极为险要。
"明天鬼子肯定要从这儿过。"李云龙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咱们给他准备点惊喜。"
第二天拂晓,一支二十人的精干小队悄悄摸上了鹰嘴崖。除了常规武器外,他们还带了六箱刚缴获的炸药。李云龙亲自带队,这在平时是很少见的。
"团长,您还是留在后面指挥吧。"张大彪忍不住劝道。
李云龙一瞪眼:"怎么?嫌老子老了?"说着己经利索地爬上了一处陡坡。
鹰嘴崖名副其实,像一只雄鹰的尖嘴突出在山体上,下方是万丈深渊。崖顶最窄处只有两米多宽,是伏击的绝佳地点。
战士们按照李云龙的指示,在崖体上凿出小洞,埋设炸药。魏和尚腰系绳索,像只壁虎一样贴在悬崖上作业。一切准备就绪后,队伍撤到安全距离隐蔽。
上午十时许,日军先头部队果然出现在山路上。这是一支骑兵中队,趾高气扬地走在队伍最前面。后面跟着长长的步兵队伍,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沉住气。"李云龙低声命令,"等大队人马上了崖再动手。"
日军毫无戒备地走上了鹰嘴崖。当队伍中部刚好到达最窄处时,李云龙猛地一挥手:"起爆!"
"轰!轰!轰!"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半截山崖轰然坍塌。至少一个中队的日军随着碎石一起坠入深渊,惨叫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剩下的日军乱作一团,而此时埋伏在两侧的八路军突然开火。机枪、步枪、手榴弹像雨点般砸向敌人。日军指挥官还没来得及组织反击,就被魏和尚一枪爆头。
这场伏击只持续了不到半小时,但战果惊人。独立团以零伤亡的代价,歼敌两百余人,更重要的是彻底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
接下来的半个月,类似的战斗不断上演。李云龙把现代游击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今天端个炮楼,明天炸座桥梁,把日军搅得焦头烂额。老百姓中开始流传"李云龙是天神下凡"的说法,越来越多的青年慕名前来参军。
这天傍晚,部队在一个山村休整。李云龙正和赵刚商量下一步计划,一个通讯员急匆匆跑来:"报告!总部急电!"
李云龙接过电报,脸色渐渐凝重。赵刚接过一看,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要我们立即开赴鲁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李云龙走到地图前,手指从晋中一首划到鲁西:"长途奔袭啊......"他转身对通讯员说:"通知各营连主官,立即来开会!"
会议开得很简短。李云龙的决定很明确:全团轻装前进,只带必要的武器弹药,三天内赶到指定位置。
出发前的夜晚,李云龙独自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抽烟。赵刚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小布包:"路上带着。"
李云龙打开一看,是几个烤得焦黄的馍馍和一小包盐。"嘿,还是政委细心。"他咧嘴一笑,露出那口标志性的黄牙。
"老李,这次......"赵刚欲言又止。
"放心,老子命硬着呢。"李云龙吐出一口烟圈,"倒是你,腿伤刚好,别又逞强。"
第二天黎明,独立团一千多名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了驻扎半年之久的根据地。老乡们自发站在路边送行,有人往战士口袋里塞煮鸡蛋,有人硬塞布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拉着李云龙的手不放:"李团长,一定要打胜仗啊!"
李云龙郑重地点点头:"大娘放心,等打跑了鬼子,我回来给您养老!"
队伍渐行渐远,转过山脚时,李云龙最后回头望了一眼。晨雾中的山村安静祥和,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战争从未波及这里。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大步跟上队伍。前方,还有更多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山风吹拂着行军队伍,战士们肩上的枪刺反射着晨光,像一条流动的星河,向着新的战场蜿蜒而去。远处的地平线上,朝阳正喷薄而出,将天地间染成一片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