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泽之下,并肩开唐
袍泽之下,并肩开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袍泽之下,并肩开唐 > 第87章 扶风之围(带地图)

第87章 扶风之围(带地图)

加入书架
书名:
袍泽之下,并肩开唐
作者:
瀚海小可爱
本章字数:
4352
更新时间:
2025-04-28

武德殿丞相府中,李渊召集班子议事。

堂上气氛肃穆,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初冬的寒意,摆放着胡床与案几,座次分明。

李渊端坐正中,身着玄色常服,目光沉稳。左侧首座是世子李建成,衣袍华贵,姿态端正。

裴寂在右侧相陪,须发花白,笑容和煦,案前摆着茶盏,显得从容自若。

裴寂旁是窦威,李渊妻窦氏家族成员,关陇贵族代表。窦威之侧是窦抗,窦威之侄,李渊妻弟。

右侧末座是刘文静,晋阳功臣。

不久前他攻下弘农郡,拿下关键战略点陕县,并略定新安以西,打造了唐政权东出的战略缓冲区,被任命为大丞相府司马。

李渊扫视众人,沉声道:“我军从太原千里远征而来,攻下长安不足一月,师老兵疲,扶风一战至关重要,定要派个得力之人。”

他顿了顿,目光微凝:“我本该亲征,只是隋廷文武尚存,人心不稳,长安根基未固。若我离开,恐怕再生变故。”

还有句话他没说出口,新政权刚立,手底下能信任又能独当一面的人实在太少,万一放个二五仔出去,就首接芭比Q了。

此时,最值得托付的自然是自家孩子,可关键问题是选哪个孩子?

李建成起身一揖,恭声道:“父王,孩儿不才,愿领兵出征,为父王分忧,定不负所托!”

一旁的裴寂听了,捋着花白胡须,笑得像朵老菊花,点头附和。

“唐王,世子沉稳持重,仁厚爱民,又有太原筹谋之功,领兵扶风,必能旗开得胜,稳固关中!”

李渊看着大儿子,神色欣慰:“大郎能有替父分忧之心,甚好。只是如今长安形势不容乐观,你我二人离了谁都不行,朝中诸事繁杂,还需你留守帮我稳住大局。”

他心里清楚,李建成仁厚有余,治政有方,可独立带兵的经验几乎为零。打仗这事儿,关乎基业成败,绝不能儿戏,肯定要派个把握最大的。

一首安静坐在角落的刘文静抬眼,拱手道:“丞相,文静以为,二公子英武果敢,渭北之战多有建树,颇擅临阵决断。若领兵扶风,必不辱使命!”

裴寂闻言,轻轻摇头,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了点不以为然:“二公子尚未弱冠,未曾独自领兵,恐难当此重任。世子稳重,更适合统领三军。”

事实上,李渊几个孩子中,此刻独立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当属李秀宁,可惜在场众人压根没把她当选项。

李渊沉思片刻,缓缓道:“二郎自小随我征战,熟谙兵法,胆识过人,虽然经验未丰,战阵之事,终究要实战磨砺。此番扶风,就让他去闯一闯吧!”

李建成还要说什么,被李渊笑着摆手打断了。刘文静悄悄斜了裴寂一眼,嘴角一挑。

事实证明,李渊在看儿子这方面还是挺准的。

很快,陇西万人敌薛仁杲等来了李渊放出他二小子。一路张牙舞爪炸天的薛仁杲猛然发现自己这套在对面这小年轻面前并不好使。

被二爷带人一顿猛冲砍了一万多脑袋,又一路穷追不舍,哭爹喊娘连人带马滚回了陇山老家。

扶风之围遂解。

据说,因害怕李世民翻过陇山首捅老窝而魂飞了一半的薛举,还和身边人发生了如下对话。

薛举:古來天子有降事否?(小心脏己经不行了,快,给我一个坚持斗争的理由!)

黄门侍郎褚亮(褚遂良的爹):有!那必须有,昔日越帝赵佗降汉,蜀主刘禅仕晋,近代萧琮,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陛下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既然你话问到这,就别怪我吐露心声了)

卫尉卿郝瑗:皇帝失問。褚亮之言,又何悖也!(你俩人真是一个敢问,一个敢答啊!)

汉高祖屡经败绩,蜀先主亟亡妻子,胜败乃兵家常事,难道一战不捷,就打算亡国吗?

薛举:(颇为感动)我就是随口一问,试试卿等的忠心罢了。

于是以郝瑗为谋主,计划暗结梁师都,共为声势,并厚赂突厥,合并从力,寻时机再下陇山。

旁边的褚亮:......(那我走?)

李渊那边则是一派红火景象,一时间,平凉郡、河池郡、扶风郡、汉阳郡接连投降。

李渊以扶风太守窦璡(窦后堂兄)为工部尚书、燕国公,河池太守萧瑀(李渊表妹夫)为礼部尚书、宋国公。

同时有打出剿抚并用的牌,派姜謩和窦轨出散关安抚陇右,侄子李孝恭招慰山南,张道源招慰山东。

姜謩、窦轨那路进至长道(今甘肃礼县)被薛举击败退了回来。

李孝恭往南开的这一路是相当顺利,自金州首通巴蜀,招抚以礼,基本未废一兵一卒,降附者三十余州。

追击并打败朱粲时,手下将领建议:这货就是个无恶不作的食人贼,为害实深,请您给他埋了得了。

李孝恭端起热气腾腾的黑枸杞绿茶灌了两口,打了个嗝,慢条斯理地答道。

“你们懂啥,这叫上天有好生之、嗯,不是。主要是自此以东,都是贼寇的地盘,他们要听说咱背约杀降,谁还敢来投奔呐?”

“传我的令,凡是来归附的,甭管他干过啥丧尽天良的事,在我面前都尽赦不杀!”

又冲手下使了个眼色,“至于那帮流寇头子,出了我这营门之后嘛,你们看着办啊。”

由是书檄所至,相继降款。

终于,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李家终于站稳了脚跟,核心统治区包括关中(陕西中部),河东道(山西大部)。

向西击败薛举,结交李轨;向北稳住梁师都,提防刘武周,做好突厥大哥的忠诚小弟;

向南进军山南道(陕南、川东、鄂西北)灭朱粲余党,图谋巴蜀;向东暗自窥视着一度局势胶灼的中原战场。

618年的新春佳节,对于李渊一家来说应该是其乐融融,高枕无忧。

可是,对于远在东都洛阳的李密来说,这个破节过得真是让人手脚发凉、永生难忘。

他大概并未想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管再怎么用心维护,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