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奸臣
重生大明当奸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大明当奸臣 > 第12章 恩荫荫监生(上)

第12章 恩荫荫监生(上)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大明当奸臣
作者:
笼笼包
本章字数:
5222
更新时间:
2025-07-09

不过三日,严世蕃就带回来了内阁便传下旨意的消息,圣旨来得比严邵庆预想的还要快,这自然少不了严东楼的“运作”和徐阶的“识相”。

严世蕃就连圣旨上的内容,心中都己知晓。什么以“才思敏捷,颖悟过人”为由,特恩准工部左侍郎严世蕃之子严邵庆入学国子监。要不怎么说,外面的人都称严世蕃是“小阁老”,内阁就跟他家一样。

紫禁城的晨钟尚未敲响,严府梅香院己灯火通明。

林姨娘亲自为严邵庆整理着崭新的监生襕衫,月白色的绢料衬得严邵庆愈发唇红齿白,眉眼间那股子不同于寻常十岁孩童的沉静,让林姨娘又是欣慰又有些恍惚。

“庆儿,进了国子监可不比家里,那是天底下读书人最顶尖的去处,规矩大着呢。凡事多听多看,少说少错,尤其…尤其莫要与你父亲、祖父的政见牵扯太深。”

别看林姨娘是商贾之家出身,但林姨娘是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的。知道什么不该碰,不该说的就一定不能碰,不能说。

林姨娘低声叮嘱,眼中带着化不开的忧虑。嫁入严府这么久了,虽然平时不怎么出门,但是外面的风言风语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

外面对严世蕃的风评,林姨娘怎会不知。自己这个小儿子,现在要到国子监里面,心里虽高兴,但也少不了忧虑。

“姨娘放心,孩儿晓得。”

严邵庆握住林姨娘微凉的手,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爱。

严邵庆心中早己盘算清楚:国子监是跳板,科举是护身符,低调发育,苟住才能赢!至于严党的标签?甩是甩不掉的,但如何利用这标签,却是门学问。

严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三少爷,时辰到了,老爷吩咐,内阁的旨意己到府门,让您去接旨。”

“好的,我这就马上来”严邵庆应道。

严府正堂,香案高设。

传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在肃穆的气氛中格外清晰:“…内阁奉上谕:严嵩阁老辅弼有功,其子工部左侍郎严世蕃,教子有方。今察严世蕃第三子严邵庆,年虽冲龄,然聪敏过人,才思敏捷,尤善格物致知,解工部急难,实属可造之材。特恩荫其入国子监进学,望其砥砺品行,勤勉向学,不负天恩。钦此!”

“臣严世蕃,臣子严邵庆,叩谢天恩!”

传旨太监那尖细的嗓音在严府正厅回荡,林姨娘眼圈微微有些泛红,强忍着才没落下泪来。

严世蕃则捻须微笑,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这道旨意,不仅是对儿子聪慧的认可,更是对他严东楼“教子有方”的褒奖,在嘉靖帝面前又添了一笔功劳。

严嵩在听雨楼得了消息,只淡淡颔首,对管家严年道:“告诉东楼,既是圣恩,便要好生让庆儿读书,莫要辜负。”

严世蕃斜睨着垂首接旨的小儿子,心中得意:这小子,倒是块好材料,比他那个只会玩蟋蟀的嫡子强!

严邵庆捧着明黄的圣旨,掌心微微出汗。恩荫入学,起点是高了,但这“聪敏过人,尤善格物致知”的评语,也把他架在了火上烤。

国子监那帮清流党怕不是要把自己当成严家送来的“关系户”加“怪胎”,一个关系户还能得圣上的评价?

严邵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自打自己来到严府以后自己MD早己是严党的一员了,他们要怎么敌对都是他们的事情,嘴长在人家身上。

入学了,都是要先报到见见校领导和现在入学面试一样,严邵庆乘坐严府低调的青帷小轿,由严忠亲自送至位于城北成贤街的国子监门口。

国子监坐落在京城北隅,毗邻孔庙。朱红大门庄严肃穆,“国子监”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严邵庆踏入大门,迎面便是琉璃牌坊,其后是辟雍大殿的巍峨重檐,气象森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古旧书籍特有的气息,间或夹杂着远处食堂飘来的寡淡菜香,与严府的奢靡截然不同。

国子监祭酒王材,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身着绯色官袍,补子上绣着象征文官的云雁。他是徐阶的门生,清流中坚,对严嵩父子把持朝政、贪赃枉法深恶痛绝。

此刻,他看着眼前这来报到的严家幼子,心中如同吞了只苍蝇。

“严监生,”王材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既蒙天恩,入监进学,当谨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子监乃育才重地,非纨绔嬉戏之所。望你克己复礼,潜心学问,莫要辜负圣恩,更莫要…辱没了这身襕衫。”

这话绵里藏针,敲打的意味十足。

严邵庆垂首恭听,姿态放得极低:“学生谨记祭酒大人教诲,定当勤学不辍,不敢有丝毫懈怠。”

心中却在疯狂吐槽:我怎么就纨绔了?我们也才第一次见面好吧,就给我打标签了?

王材见他态度恭顺,挑不出错,便不再多言,只对身旁一位年约三十、面容刻板的博士吩咐道:“陈博士,严监生初来,便分入‘崇志堂’丙班吧。你好生引导。”

“崇志堂丙班?”

旁边侍立的一个书办闻言,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国子监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等级分明。率性堂最优,多是举监和顶尖贡监;

广业堂最次,多为混日子的例监和夷生。崇志堂虽属中流,但丙班却是公认的“杂烩班”和“放牛班”,里面多是些背景复杂、学业稀松或桀骜难驯之辈。

王材此举,摆明了是要把严邵庆这“严党种子”扔进最差的土壤,任其自生自灭。

“谁叫你是严嵩老贼的孙子,就应该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王材心里面暗戳戳的想着。

陈博士面无表情地应下:“下官遵命。”转向严邵庆,语气冷淡:“严监生,随我来。”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监内甬道上,陈博士简单介绍着国子监的构成,语气如同背书:“国子监生员,分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夷生五类。”

"举监是各省举人入京会试落第者,择优入监,学问根基最为扎实,乃监中翘楚,多入率性、修道堂。食宿免费,有廪粮月奉。

然后就是贡监是各省府州县学按额选拔的优等秀才(岁贡、选贡、恩贡等),为考取举人而入监,多入诚心、正义堂。亦有廪粮"。

讲到此处,陈博士顿了顿。"至于荫监嘛: 如尔这般,京官三品、外官二品以上子弟恩荫入监。”陈博士瞥了严邵庆一眼,语气微讽,“前程自有父辈荫庇,学问嘛…呵呵。多在崇志、广业堂。”

“呵呵,是几个意思?看不起谁啊这是?”严邵庆面上一副虚心受教,心里早把这个所谓的陈博士吐槽一百遍了。“还博士,我也呵呵”

“当然,还有的就是例监, 民间富户子弟纳粟、纳马捐资入监者,谓之‘捐监’。所费不赀,然为监生中末流。”

陈博士嘴角撇了撇,毫不掩饰轻蔑,“此类学生多在广业堂。”

"最后则是夷生,藩属国及外邦派遣之留学生。亦在广业堂。”

严邵庆默默听着,心中了然:自己这“荫监”身份,在清流和真才实学者眼中,天然就矮了一截。再加上严党的标签,被扔进丙班这“垃圾桶”,那这也是王材王子难故意为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