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末微微一笑,不卑不亢。
“刘荆州忠心为国,自然可敬。”
“只是,学生以为,这‘九锡’之礼,怕是有些名不副实。”
哦?
董卓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李儒也抬眼看向陈末,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
就连那刘琦,原本恭敬的神色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此话怎讲?”
董卓语气沉了几分。
陈末却依旧平静。
“太师明鉴,刘表如今虽为荆州刺史,然荆州九郡,真正为其掌控者,不过南阳、南郡、江夏数郡而己。”
“其余如长沙、零陵、桂阳等地,尚有贼寇盘踞,或有他方势力染指。”
“刘表名为‘荆州牧’,实则未能尽掌荆州之地。”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如今他献上‘九锡’,称愿为朝廷前驱,不过是想借太师虎威,巩固其位,再图鲸吞整个荆襄。”
“此乃是以虚名,换实利之举啊,太师。”
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董卓火热的心头。
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眉头也皱了起来。
李儒在一旁听着,眼中异彩连连。
这陈末,看问题当真是一针见血。
刘琦更是额头渗汗,不敢抬头。
董卓沉吟半晌,看向陈末。
“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
他虽然被泼了冷水,但并未动怒。
对于陈末的智谋,他己是颇为信服。
陈末心中早有定计,此刻不慌不忙地说道。
“刘表既有此心,我等也不妨顺水推舟。”
“太师可表奏朝廷,封刘表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准其自行征辟属吏,攻略荆南未附之地。”
董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哦?让他自行攻略?这不是正中其下怀?”
这不是等于承认了他想换取的实利吗?
陈末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太师,此举看似遂其所愿,实则不然。”
“荆南之地,长沙太守孙坚,素来桀骜,与刘表早有旧怨。”
“更有当地豪强,如那长沙张机之流,也不是易与之辈。”
“我等可明面上嘉奖刘表,暗中却可令其先行征讨长沙张机,以观其能。”
“若刘表胜,则可削弱孙坚势力,亦能令刘表损兵折将,使其无力北顾。”
“若刘表败,则其威望大损,荆州内部必生不稳。”
“无论胜败,我等皆可坐山观虎斗,令刘表与孙坚两相消耗,岂不美哉?”
“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太师再挥师南下,荆州之地,便可传檄而定!”
这番话说得董卓是茅塞顿开,连连点头。
“好!好一个坐山观虎斗!”
“就这么办!”
他看向刘琦,脸上又恢复了笑容,只是这笑容,比之前多了几分深意。
“刘琦贤侄,你回去告诉你父亲,他的忠心,太师心领了。”
“太师不日便会表奏天子,加封你父为镇南将军,望他早日为朝廷荡平荆南宵小,以安社稷。”
“至于这‘九锡’嘛……”
董卓拖长了声音,目光扫过那些礼器。
“待你父亲真正扫平荆襄,再来领受,方显名正言顺,如何?”
刘琦哪敢说个不字,连忙叩首。
“太师英明!侄儿定将太师之意,原封不动转告家父。”
董卓满意地点点头。
“嗯,你且带一份太师手谕回去,交予你父,他自会明白。”
说着,便命人取来笔墨,亲书一封密旨,交予刘琦。
刘琦接过密旨,如奉纶音,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再次叩谢后,方才告退。
待刘琦走后,董卓看着陈末,眼中满是赞赏。
“陈末啊陈末,你这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
“每次都能给咱家带来惊喜!”
李儒在一旁,亦是微微颔首,心中对陈末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此子,不仅有急智,更有远略,实乃辅佐霸业之良才。
只是,其心性深沉,非池中之物,日后是福是祸,尚未可知啊。
陈末只是谦逊一笑。
“皆赖太师信任。”
他心中清楚,董卓的多疑与残暴,注定了他不会是最终的依靠。
眼下,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三日之期,转瞬即逝。
蔡府门前,今日显得格外雅致,少了平日的肃穆,多了几分喜庆。
仆从们皆换上了簇新的衣衫,往来穿梭,却不见丝毫忙乱,一切井井有条。
陈末一袭青衫,缓步踏入蔡府。
与董卓相国府那种几乎要溢出来的奢华不同,蔡府处处透着一股内敛的文气。
庭院中的花木修剪得宜,几块奇石点缀其间,更添几分清幽。
空气中,似乎还飘散着淡淡的墨香与若有若无的琴音。
“陈令君,这边请。”
管家早己候在门口,见陈末到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恭敬地将他引向正堂。
陈末微微颔首,心中却在暗忖,这蔡伯喈,排场不大,格调却是不低。
正堂之内,早己宾客满座。
居于主位的,自然是今日的主人家,蔡邕蔡伯喈。
他身着宽袖儒袍,须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正与身旁的宾客谈笑风生。
而在蔡邕下首最显眼的位置,赫然坐着董卓董相国。
这位权倾朝野的相国大人,今日倒是收敛了几分平日的跋扈,穿着一身锦袍,的身躯几乎将那张太师椅占满。
他那张布满横肉的脸上,此刻正洋溢着一种…嗯,可以说是“志得意满”的笑容。
显然,董卓依旧沉浸在“蔡邕服软”的喜悦之中,将今日这场宴会,视作蔡伯喈对他彻底低头的证明。
陈末的目光在堂内扫过,除了董卓与蔡邕,还有几位朝中大臣,以及一些洛阳城内有名的文士。
看来,蔡邕为了今日这场“文会招婿”,也是下了不少本钱。
“陈令君到——”
随着管家一声通传,堂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口。
董卓那双小眼睛更是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什么宝贝。
“哈哈,令君可算来了!”
董卓不等陈末上前,便大笑着起身,那动作,依旧与他肥胖的身躯不太相符。
陈末走上前,先是对董卓躬身一礼。
“相国大人。”
“免礼免礼!”
董卓大手一挥,显得极为亲热,那眼神,活像老丈人看孙女婿,越看越满意。
“快来见过蔡侍中,见过诸位同僚。”
陈末又转向蔡邕,深施一礼。
“学生陈末,拜见蔡侍中。”
这一声“学生”,让蔡邕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
好,这小子,上道!
“好好好,不必多礼,今才是主角。”
蔡邕扶起陈末,将他引至堂中早己备好的一方案几后坐下。
待众人重新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蔡邕轻咳一声,堂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站起身,目光温和地看向陈末,朗声道:“诸位同僚,诸位好友。”
“今日,乃是老夫为我朝青年才俊,洛阳令陈末,行加冠之礼,并为其取表字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