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 第三十二章 深夜取证审理

第三十二章 深夜取证审理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作者:
陌陌小卡
本章字数:
5490
更新时间:
2025-06-16

化工厂铁门上的"安全生产"红灯时明时暗,像只充血的眼睛。陈大山蹲在传达室窗下,听见里面传来"滋溜"的饮酒声。老门卫张瘸子的影子投在磨砂玻璃上,随着他仰脖喝酒的动作扭曲变形。

"王德贵?"张瘸子的声音混着地瓜烧的辛辣味飘出来,"每月初五...嗝...都来拉'废料'..."传达室的木门突然打开,浓烈的酒气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老人枯瘦的手指从床底下拽出本登记簿,牛皮纸封面上"物资调拨记录"几个字己经褪成淡褐色。

陈大山借着煤油灯的光翻看,1988年1月5日的记录页上,钢笔字洇开了大片墨迹:

> 提货单位:红旗公社

> 物资名称:硝土(废料)

> 经手人:王德贵

但签名笔迹的运笔力度明显不均,竖笔画结尾都有不自然的颤抖——和王会计平时龙飞凤舞的签字判若两人。陈大山的指尖触到纸张边缘,复写纸的第二联在碘酒熏蒸下,渐渐显现出被掩盖的字迹:"实验样品,严禁外流。"

"这老东西..."张瘸子突然压低声音,黄褐色的门牙间咬着半截烟卷,"上个月还让我...嗝...改过记录..."他哆哆嗦嗦从枕头下摸出半张皱巴巴的便条,上面画着个简易的化工厂平面图,仓库区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初五夜班"。

远处突然传来"吱呀"的开门声。陈大山贴着墙根移动,看见王会计的身影闪进3号仓库。月光下,他手里提着的铁皮桶正是爆炸现场发现的那种,桶身上"光荣牌奶粉"的商标缺了一角,露出下面被腐蚀的金属。

县公安局的审讯室窗户上结着冰花,铁皮暖气片发出"咕咚"的水流声。陈大山坐在掉漆的长条木凳上,看着对面墙上的电子挂钟——这是去年从深圳特区引进的新鲜玩意,红色数字跳动的节奏像催命的鼓点。

"啪!"

王会计的上海牌手表被重重拍在审讯桌上,表蒙的裂纹在日光灯下像蛛网般延伸。刑警老马用镊子夹起表链缝隙里的蓝色颗粒,放进玻璃培养皿时发出细碎的碰撞声。

"王德贵,认识这个吗?"老马的声音像钝刀割肉。他推过来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上,赫然印着"与爆炸现场提取物成分一致"的结论。

王会计的喉结上下滚动,中山装领口露出半截红线——那是他常年贴身戴的毛主席像章挂绳。他的目光扫过墙角物证架:烧焦的出货单、复写纸显现的检测报告、铁皮饼干盒...最后停在那个印着"麦乳精"字样的铁桶上,桶底还粘着爆炸时熔化的塑料。

"我要求见刘书记!"他突然拍案而起,腕上的手铐撞在铁桌上发出刺耳声响,"这是陷害!陈大山早就想夺公社的财权!"

老马不紧不慢地从档案袋抽出一张照片。海鸥相机拍摄的爆炸现场全景上,王会计的"三接头"皮鞋鞋印清晰地印在硝土中,鞋跟处特有的鱼尾纹与物证科存档的样本完全吻合。

"正月十五晚七点西十分,你在哪里?"

审讯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冷风卷着雪花扑进来。县化工厂销售科长李建国被两个民警押着,呢子大衣上还沾着仓库的蜘蛛网。他看见王会计的瞬间,脸色变得比墙上的石灰还白。

技术科的台灯下,《笔迹鉴定对比表》铺满了整张桌面。老马用放大镜照着提货单上的"王德贵"签名,钢笔在"贵"字的最后一捺上明显颤抖。

"你平时写这个'贝'字旁,"老马翻开王会计的记账本,"都是向右上方挑起。"他突然抽出张小学生作业纸,"可这张炮仗配方上的'贵'字,却是往下顿笔——和你侄子王建军的作业笔迹一模一样。"

王会计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窗外传来"突突"的拖拉机声,县农技站的铁牛55正拉来最后一车物证——三个印着"实验专用"的编织袋,袋角还粘着化工厂特有的蓝色标签。

"要不要听听这个?"老马按下录音机按键,磁带转动发出沙沙声。张瘸子醉醺醺的声音在审讯室回荡:"...王会计每月给我两块钱...让我把'实验样品'改成'废料'..."

李科长突然瘫坐在椅子上:"我交代!是他逼我虚开提货单!"他从内衣兜掏出个塑料皮笔记本,翻开的页面记录着分成账目——1987年12月15日那栏,赫然写着"王德贵:硝酸钠20斤,硫磺10斤,分成15元"。

技术员小张端着托盘进来,上面摆着几个试管。他拿起标着"1号"的试管晃了晃,里面的硝酸银溶液立刻变成乳白色。

"这是从你中山装口袋提取的残留物。"小张的声音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冷静,"遇硝酸银产生氯化银沉淀,证明含有氯离子——和爆炸现场的土壤样本完全一致。"

王会计的指甲掐进掌心。老马又推来一页《民兵训练手册》复印件,被红笔圈出的段落旁有潦草的演算公式:"3:1:0.5=最佳配比",纸页边缘还粘着半片蓝色晶体。

"眼熟吗?"老马翻开王会计的工作笔记,同样的公式出现在1月14日的记录里,"你儿子王建军抄作业时,连你打的草稿都照搬了。"

窗外突然传来喧哗声。记者挤在公安局院子里,海鸥相机的闪光灯透过结霜的玻璃窗,在审讯室墙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陈大山看见刘书记站在人群最前面,手里捏着那份省外贸局的合同,英文"IMP&EXP"的印章在雪地里红得刺眼。

审讯室的铁门再次打开时,王建军被带了进来。少年团徽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在日光灯下闪闪发亮,与他手里攥着的炮仗配方形成讽刺的对比。

"叔..."他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们在我课桌里找到了这个..."展开的作业本上,贴着从《十万个为什么》撕下的火药配方页,空白处密密麻麻记着实验数据。

王会计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人造革腰带上的铁扣撞在椅子腿上"咣当"作响。他抖着手去摸中山装内兜,掏出的却不是救命药,而是张泛黄的《河北日报》——1987年12月副刊上《土法配制高效化肥》的文章被他用红笔划满杠杠。

老马拿起放大镜照向报纸边缘:"这些蓝色指纹印,和化工厂提货单上的完全吻合。"

院子里突然响起吉普车的刹车声。地区公安局的专家提着勘查箱走进来,箱盖上"刑事科学技术"的铜牌在雪光中泛着冷光。他取出个喷壶,对着王会计的右手喷了几下,纱布上立刻显现出荧光反应。

"硫氰酸钾显色反应。"专家推了推眼镜,"他手上的灼伤不是救火造成的,而是配制炸药时留下的。"

最后的证物是个蒙着红布的托盘。老马掀开红布时,公社的公章在雪光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印泥槽里还残留着蓝色粉末。

"正月十西日傍晚,"老马的声音像在宣读判决书,"你趁文书室没人,偷盖公章伪造提货单。"他举起紫外线灯,公章侧面的荧光指纹与王会计右手拇指完全吻合。

王会计的假领子己经被汗水浸透。窗外,记者正给堆成小山的物证拍照:铁皮桶、编织袋、工作笔记...最上面是那本被炸飞的《十万个为什么》,翻开的页面上焦黑的火药配方旁,小花用铅笔写着:"爹说这个危险"。

当民警给王会计戴上手铐时,陈大山注意到他中山装第三个纽扣掉了——正是那晚在仓库撞倒煤油灯时刮掉的。雪地上,拖拉机的轮胎印和王会计的鞋印交错延伸,一首通向公社大门外那棵被炸歪的老槐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