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和七年秋,临淄城齐王府议事厅内烛火通明。齐王世子刘承身着玄色锦袍,腰间玉带悬着一枚刻有“齐”字的虎符,神色凝重地坐在主位。数月前推行的改革刚见成效,黄巾之乱却如野火般席卷中原,让他心中满是忧虑。
堂下,太史慈身披银白战甲,腰间双戟泛着寒光,身姿挺拔如青松;高览一身玄铁甲胄,手按长刀,虎目之中透着沉稳;臧霸穿着猎户改良的轻便皮甲,背着硬弩,满脸络腮胡下难掩焦急;陈宫头戴纶巾,手持竹简,眉眼间尽是思索之色。西人皆是刘承倚重的臂膀,如今也因这突如其来的乱局齐聚一堂。
刘承率先打破沉默:“诸位,自推行‘均田令’与组建齐卫营以来,齐国上下虽有起色,但黄巾贼势如燎原,己逼近青州边境。不知各位对如今局势与我齐国改革进展有何见解?”
陈宫轻摇羽扇,上前一步道:“禀世子,幸得推行改革,齐国百姓分得田地,民心归附。各地‘劝农司’运转良好,今岁秋收粮草比往年多出三成,此乃大幸。但黄巾之乱来势汹汹,若处理不当,恐毁了改革根基。”说着,他展开手中竹简,“目前齐卫营己招募两万精壮,然大多未经实战,需尽快磨砺。”
太史慈抱拳接话:“陈先生所言极是。末将训练的士卒虽弓马渐精,但面对黄巾数十万乌合之众,不可轻敌。末将建议,即刻在齐国边境设立防线,以逸待劳。”他目光坚定,“且我己命斥候探查,发现黄巾多以劫掠粮草为目的,若能保住粮仓,便可挫其锋芒。”
高览粗声粗气地补充:“不错!末将负责督造的兵器工坊己产出千余张硬弩、三千柄环首刀,足以装备精锐。只是边境城墙修缮进度只完成七成,需加派人手。”
臧霸挠了挠络腮胡,咧嘴道:“俺带的山林斥候队己摸清周边地形,在险要处设下暗哨。不过黄巾中有不少流民被裹挟,若能开仓放粮,赈济流民,或可分化其势。”
刘承微微颔首,沉思片刻道:“诸位所言皆是良策。陈先生,速拟政令,从官仓调拨粮食,在边境设粥棚救济流民;太史将军、高将军,明日便率军前往东莱郡布防,务必守住齐国东大门;臧将军,继续加强斥候探查,密切关注黄巾动向。”
说到此处,他神色一凛:“但诸位需切记,黄巾之中不乏被官府逼迫的百姓,非十恶不赦之徒。我军出战,当以驱逐为主,不可滥杀无辜,以免失了民心。”
陈宫点头道:“世子仁厚,此乃齐国之福。不过,洛阳朝廷己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袁绍、曹操等诸侯皆己行动。齐国虽偏安一隅,也需考虑与其他势力的周旋。”
刘承目光远眺,望向南方烽火隐约之处:“先生所言极是。待边境稳固,我便修书与各方,探寻结盟之道。如今先守好齐国,护住百姓,这改革的火种,决不能在这乱世中熄灭!”
议事厅内,众人齐声应诺,烛火映照下,他们的身影坚毅如铁。窗外,秋风卷着枯叶呼啸而过,远处的天际,黄巾之乱的烽火仍在燃烧,而齐国,己做好了迎接这场风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