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做大了,问题也接踵而来。
物料过多,安全意识需要提高,仓库需要增加一个库管专门管理物料。
工人勉强够用,但是安凤珍还是需要再备上几个,以免突然来了急单的时候人手不够。
但是靠谱的人从哪儿来呢?
这天,她大儿子许绍光带着解决措施就来了。
“妈!”许绍光满面愁容。
最近单位的效益不行,开始裁员了。
许绍光还没从升官的喜悦里走出来就又开始未雨绸缪了。
“我单位要黄了,咋办啊?”许绍光差点哭出声来。
他那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没有上班需要他养活的媳妇,咋办?
老丈人如果也跟着下岗,那他们一家咋生活?
“要黄了?”安凤珍料到会有这一天。
“对啊,大伙儿都说要黄了,之前那个线毯子厂不也是,先下岗,后来就慢慢黄了么?”许绍光主动提起线毯子厂的事。
安凤珍似乎是在沉思什么,没说话。
“妈,你能不能帮帮我?”这才是许绍光今天过来的目的。
他本来没打算来,但是耐不住李桂芝一首在耳边叨叨。
“再不想想办法我和儿子就要饿死了。”
“你可以去问问你妈,听说她最近整了个厂子,特别赚钱。”
“你这纺织厂还不正对劲儿么?”
“肥水不流外人田……”
许绍光听着好像也的确是这么回事,自己有能力的话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工作的。
安凤珍良久才说了一句:
“绍光,你给我找来十个靠谱的缝纫工。”
许绍光听这话头,是要让他带着工人一起来厂子的意思?
“妈,你……”
“你啥你,给我找人,然后你带着人一起过来,你在厂子里不就是管工人的么?来我这儿干同样的活儿,给你厂子里的双倍工资,咋样?”安凤珍这次把话说的特别明白。
“行!妈,谢谢你!”许绍光特别激动,老婆和孩子的口粮有了。
而且,他的工资还翻倍了!
此刻,许绍光的眼中有泪花在闪烁。
自从有了孩子,他逐渐理解了从前的安凤珍,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混蛋。
“一家人别说那见外的话。”安凤珍有点接受不了许绍光的变化,竟然变得这么客气和肉麻。
“给你两天的空儿,工人名额给你们厂子里的下岗职工,人品好的,家里困难的优先。”安凤珍叮嘱道。
“好的,妈你放心吧,肯定找靠谱的。”许绍光屁颠屁颠地就回家了。
“建国啊,咱们的门店你就先盯着卖吧,过几天我把小华家的儿子给整来给你帮把手。”安凤珍当然知道,做生意肯定会有赔有赚。
但是如果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风险就会降低很多。
“行。”许建国对安凤珍一首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
他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另一头,许绍光从安凤珍这里出来就去了厂子里的下岗职工家里。
“刘姐,是我,小许。”许绍光礼貌地敲门问候。
“小许啊!你过来有事?”刘姐以为是厂子里又有了其他的安排呢。
“刘姐,是这样,咱们这边新开了个服装厂,正需要人手,你看看你要不要过去,据说工资比纺织厂还要高。”许绍光三言两句说清楚了大概。
“还有这好事?”刘姐显然是不太相信的。
最近经济不好,厂子效益差,这边下岗的人与日俱增,新开的服装厂还能工资翻倍?
“刘姐,我还能骗你不成?我也过去。”许绍光摊牌了。
“不瞒你说,那厂长我认识,指定靠谱。”
“但是对于招进厂的标准还是挺高的,不是谁都能进。”
听到许绍光这么说,刘姐就放心了。
而且对许绍光拐弯抹角的夸奖表示很受用。
“刘姐先谢谢你记着我了。哪天上班?刘姐随叫随到。”
“后天,后天到原来县里的那个线毯子厂报到。”
“好嘞!”
……
因为许绍光原来就在车间工作,对基层的操作工很熟悉,所以不出半天,他就找好了五个人。
而且按照安凤珍的交代,他找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而且家里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些困难。
两日后,许绍光带着五个工人一起报到:
“厂长,我们来了。”许绍光并没有开口叫妈。
换作从前,他肯定会靠着关系上位。
但是经历过那些事情之后,他不再混沌了。
有能力者居上,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不争的事实。
他要靠着自己的能力,让安凤珍对他另眼相看。
而安凤珍听到许绍光对她的称呼时也极为不习惯,这是她根本没想到的。
“欢迎你们加入,这是你们的工作服。”安凤珍最近做了一批工作服,看起来更加正式些。
“我对你们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认真干活,踏实做事就够了。”安凤珍交代几句之后,给许绍光使了个眼色,两个人便出去了。
“绍光啊,你之前在厂子里工作挺长时间,比我有经验,有啥需要调整的地方你再提醒提醒我。”安凤珍特别谦虚地说道。
“妈,你放心吧!”此时的许绍光看起来特别沉稳靠谱。
之前送过来设计图样的老板过来取样版了。
“安厂长,你这细节处理的真不错啊!”
“刘总,你客气了,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个下摆的弧度再调整一下,就可以量产了。”刘总对安凤珍他们做出来的样版赞不绝口。
无商不奸,刘总其实同时给几个工厂都发了设计图样,要求他们打个样版出来。
但是其他几个厂子做出来的样版不是布料薄了,走线不整齐,要么就是做工不够细致,都是线头。
安凤珍这里的是让他最满意的。
“安厂长,下摆调整之后我再看看,没问题就安排生产吧!”
“十天,五百件!”
“没问题。”
这次,刘总甚至都没有跟安凤珍讨价还价,还多付了一点定金,要求就是一定要保证工期。
安凤珍心里那个乐呵,多亏她提前安排工人就位了,不然现上轿现扎耳眼也不可能啊!
但是安凤珍没想到的是,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在等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