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继进去之后,李家换来了片刻的安静。
许家相比之下就热闹很多了。
许建军因为帮安凤珍在县城里又踅摸到了一个好位置的门市,正月初八就过来求夸奖,更重要的是来拿好处费。
“大哥,你可忒有能耐了。”安凤珍发自内心地夸奖,还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了他。
“弟妹,瞅你这话说的,这不就见外了么?”许建军被别人贬低惯了,冷不丁有人夸,美得有点找不着北。
“以后有啥整不了的,都找大哥,包在大哥身上。”许建军拍着胸脯立下了豪情壮志。
“门市有啥对付不了的,少不了麻烦大哥。”安凤珍提前打了预防针。
县城开门市,免不了会和地头蛇或者地赖子打交道,恶人还得恶人磨,到时候有情况就可以放许建军。
“大哥,等十五没啥事也过来一起热闹热闹,到时候让爸妈和二哥一家也过来,过完十五我们也该继续忙叨了。”安凤珍提议。
许建军一听有饭店招呼他,乐不得的:
“行行行,到时候我就来。”
正月十五闹花灯,许建国这次买了大红灯笼,挂在房子外面,看起来格外喜庆。
“建国,你再买两条鲤子,买点虾,缸里还有点猪肉,再买点排骨,咱一大家子再热闹热闹。”安凤珍热情招呼着。
许建国听得心窝子贼拉暖和。
家里有这么好的一个婆娘,让他少活两年都值个儿啊。
呸呸呸,不能这么想,他得多陪老伴儿几年,先把老伴儿送走,省得剩下她自己个儿孤单寂寞冷。
这样想着,刚暖和的心里又多了几分苦涩。
天有不测风云,说不准哪一面就是最后一面……
“建国,赶紧去啊!”安凤珍看见杵在门槛子上发愣的老伴儿,又叫了一声。
“好好好,这就走。”许建国收拾起心情,去市场了。
“弟妹,瞅我带啥来了?”许建军手里拎着俩王八就走了进来。
“哎妈呀,大哥,从哪儿整来的这好货?”安凤珍没想到,糖公鸡竟然拔毛了!!
谁不知道许建军所到之处,啥也不剩都给划拉走,今天竟然破天荒地没空手来吃饭。
“一个朋朋友友给的。”提起王八,许建军竟然脸红了。
安凤珍:
许建军和王八之间到底藏着啥未解之谜??
她不厚道地想了很多。
“你二哥赶着驴车去接爸妈他们了。”许建军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
安凤珍心里更犯嘀咕了……
她今天做了很多好吃的,分了两大桌,明天许绍民就要回学校了。
他要趁着假期的剩余时间打零工,多攒点钱,后面不管能不能出国成功,至少还能给家里减轻点经济压力。
“绍民呐,吃完饭,你跟妈一起去一个地方。”安凤珍神秘地对他说。
许绍民好奇地看向安凤珍。
独属于他和母亲的时光,这是从前他无比期盼的,却在数次失望后不再希冀。
寒了的心,很难再被捂热的。
“过了十五,我和凤珍就又要开始忙活了,爸妈就拜托大哥和二哥你们多加照应。”许建国提起一杯酒,先干为敬。
“老弟,瞅你这话说的,爸妈也不是你一个人的爸妈,谁有时间谁照应。”许建军难得当着爹妈的面说了句人话。
“老大,你今天是谁?”老太太怪异地看向许建军,就差在他身上贴个符字了。
“妈,你瞅瞅,我孝顺点你还不习惯。”许建军嘻嘻笑着,夹起一筷子猪头肉塞到嘴巴里鼓囊鼓囊。
“建国,你就放心吧,我让翠花没事多跑几趟家里。”二哥许建民也说道。
老头老太太看着三兄弟其乐融融的样子,特别欣慰。
这顿饭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中完美收官。
“凤珍,你不是还有事吗?忙活去吧,洗洗刷刷的事交给我。”二嫂翠花接过安凤珍手里的盘子。
许素萍解开她身上的围裙穿在自己身上:
“妈,你忙去吧!”
经过热闹的这些天,许素萍也从“失恋”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男人什么的,靠边站去!
“行,你们收拾吧!”安凤珍简单捯饬了一番,拎起提前就准备好的年货拉着许绍民出了门。
“妈,到底要去哪儿啊?”许绍民云里雾里的。
“傻孩子,去看看你的养父母啊!”
“当初要不是他们,你可能都被饿死了。”
“你也算是他们半个儿子,这么有出息,咋能不回去看看他们呢?”
“妈听说他们这两天从外地刚过完年回来。”
许绍民的眼里己经蓄满了泪,随时准备决堤。
在养父母身边的几年,是他目前为止过得最幸福的时光,没有之一。
刚被送出去的时候,许绍民还不会走路。
养父母一首背着他,走到哪儿,背到哪儿。
这样的特权,即使等到他会走路了也没有收回。
许绍民胆子小,养父母便每天晚上陪着他在被窝里一起躺下,唱摇篮曲,讲故事……
这些都是在他的原生家庭里从未存在过的事。
后来,他被接回许家,便被安凤珍强行与养父母断了联系。
有一次他悄悄地用自己勤工俭学省下来的钱给养父母买了麦乳精和水果送过去。
却意外被中午下班回家的许建国看到,传到了安凤珍的耳朵里。
她强行没收了许绍民辛苦攒下的几百块钱。
后来他才知道,那几百块被母亲贴补给了大哥。
往事不堪回首,今日安凤珍能主动提起陪他去看养父母,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妈!!!谢谢你!”许绍民主动伸出手抱住安凤珍,温热的眼泪洇湿了安凤珍的棉袄。
“这孩子,谢我干啥。赶紧的,快去快回,要不天该黑了。”她拉着许绍民的手,走向养父母的家。
“瞅你,这手咋这么凉呢?”安凤珍用两只手搓搓,给许绍民捂手。
许绍民:这个冬天,他好像不那么怕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