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娘望着夜空,眼神沉静如水。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己经站在风口浪尖上。酒己酿成,名声初起,但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翌日清晨,她带着弟弟林志远、阿春和几个信得过的村民,押着几坛新酿的米酒,前往镇上与神秘商队会面。
镇南客栈的一间包厢内,五名身着异族服饰的男子早己等候多时。他们肤色偏深,眉眼轮廓分明,身上带着一股不同于中原的香料气息。
为首之人是个中年男子,目光锐利,一见林婉娘便露出笑意:“林姑娘果然爽快。”
林婉娘落座,不卑不亢地回以一笑:“诸位既然有意合作,不如开门见山。”
对方也不兜圈子,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滴酒液在杯中,轻轻嗅了嗅,又抿了一口,眉头微挑:“好酒。”
林婉娘心中一动:“你们常走西域,想必尝过不少美酒,这酒如何?”
那中年男子缓缓点头:“口感绵长,香气独特,比市面上的普通米酒高出许多。不过……”他顿了顿,“若想打开大市场,还需迎合不同人群口味。”
林婉娘听出话外之意:“你们有建议?”
男子轻笑:“我们一路行商,见过各地喜好。有人爱烈酒,有人喜甜饮,还有人偏好药香浓郁之物。林姑娘的酒虽佳,却略显单一。”
她微微颔首,心中己有计较。
谈完正事,双方约定先小批量试销,待反馈后再决定是否扩大合作。林婉娘并未急着答应大量供货,而是留了余地,只交付少量样品,并提出希望他们收集顾客反馈。
离开客栈后,林志远低声问:“姐,你觉得他们可信吗?”
林婉娘望向街边一家酒肆,道:“暂且观望,他们的意见倒是提醒了我一件事——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酒,而是卖对的人喝的酒。”
回到村中后,她立刻召集众人开会。
“我们不能只靠一种酒打天下。”她将昨日商队的话复述一遍,又补充道,“我打算推出三种不同风味的酒:一种是原味米酒,保留清甜回甘;一种加入适量草药,调制成养生型酒品;还有一种提高酒精浓度,做成适合豪饮的烈酒。”
阿春听得眼睛发亮:“这样就能满足不同人的喜好!”
林志远也点头赞同:“我可以去县学那边打听,看看读书人更喜欢什么味道。”
林婉娘随即安排人手,在镇上的几家酒楼、茶馆设立试饮点,让顾客免费品尝,并记录反馈意见。
几天下来,反馈如雪片般飞来。
有的说:“这酒入口顺滑,但后劲太大,不适合细品。”
也有人说:“我喜欢加了草药的那款,喝完胃里暖洋洋的,像是冬日里喝了热汤。”
还有人建议:“要是能装在小瓶子里随身携带就好了。”
林婉娘一边翻看记录,一边在账本上勾画重点。
“看来我们需要调整包装。”她指着一条反馈说道,“不少人提到希望便于携带,我们可以考虑用陶罐或小木桶分装,既方便又具特色。”
阿春兴奋地说:“还可以在瓶身上刻字,写上‘婉娘酒’三个字,让大家记住咱们的名字!”
林婉娘笑了笑:“这个主意不错。”
接下来几天,她亲自设计了几种不同规格的包装样式,并请村里擅长雕刻的老匠人帮忙制作标识。
与此同时,她还根据反馈数据,调整了三款酒的配方比例,使其更符合大众口味。
成本方面,她利用系统回收功能换取金币,补贴部分高成本原料,确保品质不降的前提下控制总支出。
第一批改进后的酒被送往各大销售点,包括镇上的酒楼、茶铺,甚至一些客栈。
林婉娘特意安排了几名懂口才的村民负责推销,教他们如何介绍酒的特点、如何引导客人尝试新品。
几天后,第一波销售数据出炉。
“销量比之前提高了两成!”阿春激动地跑进屋内报告。
林志远也拿着账册进来:“而且回购率很高,很多人喝过一次就再来买。”
林婉娘看着账本,嘴角终于扬起一抹笑意。
她知道,这次调整策略算是成功了。
然而,就在她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时,一封来自县城的信打破了平静。
送信人是太子府的小太监,语气恭敬:“殿下请您尽快赴京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林婉娘接过信,眉头微蹙。
萧璟这个时候找她,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沉吟片刻,转头看向林志远:“你帮我盯住酿酒坊的事,我去一趟京城。”
林志远担忧地看着她:“姐,要不要叫周侯爷一起?”
林婉娘摇头:“暂时不必。我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她收拾好行囊,临行前夜,独自一人来到酒坊,望着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酒缸,心中思绪万千。
她曾是一个被沉塘的弃妇,如今却靠着自己的双手,一步步走到今天。
酒成了她的底气,也是她的武器。
她轻轻抚摸着酒缸边缘,低声道:“等我回来,咱们再推一款新酒。”
说完,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而就在此刻,京城某处密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静静端坐,手中握着一封密信,嘴角浮现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
“林婉娘……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