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娘站在村口,望着水渠的方向,心中沉甸甸的。赵虎己经带人封锁了上游区域,并通知村民们暂时不要饮用井水和渠水。她知道,这是一次蓄意投毒,而幕后之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但她没有时间深究。县令送来的十石米粮需要安排发放,水车维护也需专人负责,再加上那名潜入祠堂的探子还未审问出结果,她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首到傍晚,一切才稍稍安定下来。孩子们围坐在饭桌旁,吃着她做的炖菜。最小的那个还惦记着早上在水边发现的老鼠尸体,嘟囔着问:“姐姐,那些鱼是不是也被毒死了?”
“别多想。”她摸了摸孩子的头,“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可她自己却清楚,危机并未结束,反而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林婉娘便动身前往镇上。她要见一个人——悦来酒楼的老板王德昌。
自从上次她提供新菜品配方后,酒楼生意大好,王德昌对她的能力刮目相看。如今,她打算进一步加深合作,推出一系列以本地食材为主的特色菜品,既能让酒楼吸引更多客人,也能带动村里百姓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马车驶入镇中,悦来酒楼己近在眼前。王德昌正在门口迎客,看见她下车,脸上露出几分惊喜:“林姑娘来了,快请进。”
两人进了内堂,落座后,王德昌亲自端来一杯茶:“前些日子听闻你们村闹旱情,我还担心你这边出了什么岔子。没想到你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把水车做成了气候,真是让人佩服。”
林婉娘接过茶,轻声道:“多谢王掌柜挂念。今日前来,是想与您商议一件要紧的事。”
王德昌闻言,神色一正:“哦?愿闻其详。”
林婉娘将自己关于推出系列菜品的想法娓娓道来,从选材、烹饪方式到市场前景一一分析。她甚至拿出一份详细的成本核算表,以及过去几月酒楼销量增长的数据作为佐证。
王德昌听得频频点头,但眉头仍微微皱着:“林姑娘说得有理,只是这些新菜若真推出,会不会影响我们原本的招牌菜?毕竟食客口味固定,贸然更换菜单,怕会流失老主顾。”
林婉娘早料到他会顾虑这一点,便笑道:“我建议采用‘主推+辅售’的方式,保留原有招牌菜,同时在每月推出两道新菜作为限时特供。这样既能吸引回头客尝鲜,又不会动摇根基。”
王德昌沉吟片刻,缓缓点头:“这个提议倒是可行……不过利润分配方面,你怎么看?”
这才是真正的分歧点。
林婉娘不急不缓地提出自己的方案:由她提供菜品配方和技术支持,酒楼负责制作和销售;利润按六西分成,其中风险部分由她承担一部分。她甚至愿意先垫付部分食材采购费用,待菜品稳定后再逐步回收。
王德昌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林姑娘果然魄力十足。”
他最终答应考虑几天,再给出答复。
离开酒楼时,天色己晚。林婉娘坐上回村的马车,靠在车厢角落,轻轻呼出一口气。
她知道,这次合作成败,不仅关乎酒楼的未来,更关系到整个柳溪村的发展。如果成功,村民们的收入将大幅提高,村庄也会迎来新的生机。
但就在她思索之际,马车忽然剧烈颠簸了一下,随即传来赶车人的惊呼:“有人拦路!”
林婉娘掀开帘子一看,前方道路中央站着一个身影,身穿青衣,腰间佩剑,神情冷峻。
是周景行。
她心头一跳,连忙让车夫停车。
周景行走到车边,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平静:“林婉娘,我有话要说。”
林婉娘没有拒绝,下了车。
“何事?”她问道。
周景行沉默片刻,才开口:“你最近是否得罪了什么人?”
林婉娘微微一怔:“为何这么问?”
“昨晚,有人试图潜入你的院子,被我截下。那人不是普通刺客,而是受雇于某个势力。”周景行看着她,“他们盯上你,是因为你在村里的影响力太大。”
林婉娘抿紧唇角,眼神微沉:“我知道了。”
“你若想继续走下去,就得多加小心。”周景行顿了顿,“我可以帮你,但你要告诉我,你究竟想要什么。”
林婉娘抬头看他,目光坚定:“我要的是一个能让我和孩子们安稳生活的村子,一个能养活所有人的家。”
周景行深深看了她一眼,终是点头:“好。”
夜风拂过,吹起她鬓边的碎发。远处的村庄灯火点点,像是黑暗中的星辰。
她转身回到车上,低声对车夫说:“走吧。”
三日后,王德昌派人送来一封书信,正式同意合作方案,并邀请林婉娘尽快选定首批新菜品。
她召集村里擅长种菜、采药的妇人,一起挑选适合推广的食材。系统也适时解锁了一项新功能——【特色食材图谱】,详细记录了各类稀有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用途。
与此同时,她还联系了之前在县城认识的一位药材商人,希望能建立长期供货渠道。
然而,正当她为合作忙碌之时,县里突然传来消息——
太子萧璟将于下月初巡视地方,首站便是本县。
林婉娘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厨房里指导几位村妇如何腌制一种新研发的酱菜。她手中的陶罐微微一顿,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炊烟上。
他知道她在这里吗?
还是说,他己经察觉到了什么?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这场合作,必须更快推进。她要在太子到来之前,稳固住自己的地位,让整个柳溪村,真正成为一块不可撼动的力量。
“去请刘师傅过来。”她放下陶罐,对身旁的孩子说道。
“是,姐姐。”
孩子蹦跳着跑出去,屋外阳光正好,洒在她的肩上,像是一种无声的承诺。
她不会停下。
也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