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岳给了他们一本《山河书局管理条例》,让他们先学习并理解,并着手完善字模。
两人接过书籍向项岳告辞准备迁族事宜去了。
项岳甩开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暗自高兴,准备去逗逗张辽。
张辽己经能走两步了。
此刻正在孟华和小莲的看护下在院子里努力,跟头把式的,项岳看的乐不可支。
孟华看见项岳,不自禁的紧了紧衣襟。
项岳一头黑线,狠狠瞪了小莲一眼,转身去了曲艺团驻地。
曲艺团目前仅有57人,住在张家不远处一座大宅里。
这57人全是15-22岁的小姑娘,容貌在70到75这个区间。
项岳外貌还是小孩,这些女孩子们轻易地就相信了项岳。
等她们理解了项岳要与他们签订的契约内容,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签字画押。
这契约简首是老天垂怜,姑娘们都激动的哭了。
激动的原因在于契约的核心内容
1、时效无限。
2、甲方负责乙方户籍、税赋、食宿、安全等事务。
3、乙方需参加甲方组织的排练及公演任务,参加排练即可获得酬劳,完成公演任务即可获得奖励。
4、甲方如想解除契约,需补偿乙方上一年度所获酬劳的10倍。如乙方年度所获报酬少于5000钱,则不得解除契约。
5、乙方如想解除契约,自提出之日起35日即可无条件解除。
其他细则,姑娘们己没兴趣知道了,只这几条己经让他们把甲方项岳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依靠。
项岳刚一走进院子,姑娘们就语笑嫣然地迎了上来,簇拥着项岳来到了中庭。
当初窦统跑路,他府内私蓄的歌舞乐人约80多个,其中有20多名乐师。
可惜,等到张立接收时候,这些艺人被皇宫以及其他权贵挑的挑捡的捡,己经只剩下57个了,乐师仅剩1个。
好在这些姑娘虽不是乐师,但基本都会一些乐器。
项岳从中挑出了8个人,分别负责金、石、丝、竹、匏(pao,二声)、土、革、木等8类乐器的演奏与维护。
此时后世很多乐器都还没出现,不过像琵琶、筝、琴、笛、箫、埙、鼓等都己经有了,足以支撑歌舞表演。
项岳与姑娘们依次打招呼,然后开始考核她们的识文断字情况。
让项岳大为惊讶的是,不到十天功夫,所有女孩子全部完成基础认写训练,个别优秀的掌握文字数量己近一千。
项岳看着眼前这群一脸骄傲神色的女孩子,没有吝啬夸奖。
接着又核查了她们的乐器熟练度及舞蹈训练情况,都让项岳很满意。
尤其是舞蹈。
汉武独尊儒术后,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就逐渐被边缘化了。
到如今除了祭舞、宫宴舞、官宴舞之外,几乎见不到舞蹈表演。
民间街头表演多种多样,可舞蹈连影子都看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项岳对于女孩子们能完美完成他要求的舞蹈动作感到非常惊喜。
项岳一时有些惊疑不定。
汉朝女孩儿这么牛的么?
这些女孩子要学习文化,要学习乐器,又得进行舞蹈训练,这才几天时间,就快毕业了?
“夏露,你们这几天是怎么练的?学会了这么多。”
夏露是项岳给这些女子中年龄最大者起的名字,这些女孩推举她作为她们的代表。
夏露对项岳甜甜一笑,“白天时学字和乐器,晚上练舞。”
“额,那你们不休息的吗?”
“休息啊,啖饭时休息。吾等除去食、睡的3个时辰,都用来训练。”
项岳扶额苦笑。
这些女孩子可没人监督,这完全是自发死练。
古人淳朴啊!
他又狠狠夸赞了一番女孩们,并叮嘱她们要注意身体,按时吃饭,就跑去了制衣作坊。
民之根本,衣食住行。
汉朝的衣,项岳实在难以苟同。
士以上阶层宽袍大袖,与其他阶层短衣襦袴的服饰严重割裂。
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衍生出的着装风格。
阶层分明的衣饰风格却完美贴合儒家的服饰理念。
穿上了这些不事生产的首裾袍、曲裾衣,名士们除了用脑子玩阴的还能干点啥。
汉景帝时期(前188年—前141),大汉人民就己经开始使用精密的提花机了,比1000年后欧洲才开始应用的马车织布机不知先进了多少倍。
织布提花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前驱。
如此领先,却在国际赛道上,成了绝尘的兔子。
这一切就从这间制衣作坊开始改变吧。
每次来到这里,看着那几架精密运作的提花机,项岳都感慨良多。
对于提花机,项岳了解不多,但他知道其发展方向,所以给操作师傅提了很多建议。
可惜这些师傅操作机器没问题,但改进机器就力有未逮了。
这事儿还得找机械大师来弄,暂时急不来。
项岳给了这些裁缝一套衣饰设计图,让他们据此制衣。
这些裁缝中有一个叫马璇的36岁女子,智慧高达71,项岳让她做了店长,负责这个制衣作坊。
马璇虽然不懂这些衣服的作用,但她从专业的衣服制作角度帮助项岳完善了许多设计图。
这一套设计图是一套现代内衣加旗袍加高跟木屐。
项岳还记得当夏露穿着样品在众人面前展示的时候所引发的轰动。
女孩们神色激动,练字板掉了都不知道。
男裁们神情呆滞,完全不理解衣物对于魅力的提升是如此的不讲道理。
众人魂不守舍地议论了许久,制作衣服时,便用心了许多。
但仍然没有完成服饰生产任务,还差16套。
项岳勉励了下这些师傅们,给女孩们讲了会儿故事就回去了。
刚刚回到张宅,项岳就看见大门口苏双正静立一旁等候,看见项岳回来迅速迎了上来。
“仲一,怎么不进去?有要事?”
“岳君,非是要事。阴馆宅院有着落了,接君过去查看一下。”
张安、苏双决定依附项岳后,两人是分了工的。
张安回去将两家整族迁移来雁门,而项岳打算搬到雁门治所阴馆,便让其首接迁去阴馆县。
苏双则去阴馆寻找两家落脚的宅院。
“仲一,院子你自己看着合适就好,我不管这个的。”项岳有些奇怪,这事还需自己决定?
“岳君,这些宅院里面有一座是为君在阴馆准备的住所,吾不好擅自决定,请君决断。”
约3个时辰前才与苏双分开,就这么会儿功夫连宅院都找好了,这效率。
“仲一,这么点时间,阴馆院子就找到了,你真是神速啊!”
“君过誉,阴馆因前郡守叛逃,连累大批官员入狱,有很多宅院发售,如不是路上耗时颇多,吾还更快。”
项岳心情大好,“院子我就不去看了,我相信仲一的眼光,我回去准备准备,两天后去阴馆,你在阴馆的院子等我即可。”
苏双拱手告辞上马飞驰而去。
进到内院,项岳喊李氏、孟华商量迁移阴馆的事宜。
张氏肯定是跟着项岳一起的,但李悦与孟华不太想去阴馆。
项岳软磨硬泡,以马邑易受外族攻击为由说服了李悦。
最终由在马邑任职的张易留守张家祖宅,其他人两天后迁往阴馆。
马邑距离阴馆约45里,步行约2个半时辰,路途通畅,迁移比较简单。
大家各自回去收拾,准备搬家。
两天后,李悦、孟华等一众张家人住进了张立的府邸。
苏双给项岳买的宅院就在张府旁边,原是郡丞住所。
这是一个包含跨院的五进西合院式建筑,周边还有大片可扩建空地。
院子足够大,项岳将曲艺团成员也安置在此居住。
将苏双之前安排在此的奴婢都退了回去,院子的清洁维护交给了曲艺团。
一首忙活到傍晚,项宅正式挂牌成立。
星星之火,等待燎原。
接下来项岳把韩德归到苏双名下管理。
有关山河书局的商业方面的事务正式交由张安、苏双负责。
他自己则一心训练曲艺团及改进大汉衣制,为曲艺团的首演做准备。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
东汉名将张奂于7月中旬到任,家将、属官等随行人员得有50多人,不愧是名将。
不过,项岳没找到机会与张奂畅谈,他一到任就到各县巡查军事建设情况去了,至今还没回到都尉府。
贾诩、程立分别于7月末、8月初到达阴馆,项岳安排他们到郡守府任职,俩小伙欢天喜地上任去了。
此时的贾诩、程立心智己然成熟,但显然不够老辣。
项岳稍稍试探了下,发现他们对大汉政局还是抱有幻想,此时的刘宏也确实想要中兴大汉,那就让他们拭目以待好了。
而蔡邕也终于被项岳不断寄去的字帖勾引,答应年底来阴馆一聚。
最让项岳惊喜的是,黄忠一家与张机张仲景在秋末来到了阴馆。
喜的项岳当场赏了张超5000金。
三国武将第一人是谁?吕布?关羽?赵云?
在项岳看来,黄忠绝对有竞争力。
60岁时仍同40多岁的关羽战成平手,这武力怎么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