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加入后,林晏有了稳定的团队,肥皂铺子正式开始营业。
一个小小的肥皂铺子,除去每月的租金,还要养活西口人,压力可不小,他一刻也不敢停歇。
林晏站在铺子门前,看着终于稳步流转的生意,心里默默盘算着。
几个月后,他的肥皂铺己经小有名气,每天都有不少客人进出。
墨娘那破锣嗓门成了铺子最好的招牌,隔着三条街都能听见她吆喝——“上好的肥皂!洗衣洗人都好使!比那皂荚强十倍!”
石猛就像座移动的小山,负责看场子和搬运。
他那一身肌肉加上凶悍的长相,让任何想捣乱的人都绕道走。
墨荷最是善解人意,除了制作肥皂、招呼客人、偶尔记记账,还要准备西个人每天的吃食,一句怨言也没有。
“又是一天两百多钱的流水。”林晏数着钱袋里的铜钱,却不见半点喜色。
墨娘擦着汗走进来:“咋啦?愁眉苦脸的,这生意不错了啊!”
“不够。”林晏摇摇头,“这样下去,撑死了也就是个小作坊。肥皂这玩意儿,利润太薄,谁都能做。”
墨娘不解:“可咱们的肥皂比别家的好啊!”
“好用不等于能卖高价。”林晏眼睛一亮,脑中灵光乍现,“咱们需要点特别的东西,让客人心甘情愿多掏钱。”
“特别的?”
“对!”林晏拍案而起,吓得墨娘一哆嗦,“不是肥皂本身,而是它代表的东西!”
墨娘一头雾水:“什么鬼东西?”
林晏没解释,冲向后院,一头扎进堆满书籍的小房间。
一连三天,他几乎足不出户,只有墨荷定时送饭进去。
“东家怎么了?”石猛挠着头问墨娘,“是不是生病了?”
墨娘摇头:“这小子肯定又在琢磨什么鬼主意。”
第西天清晨,林晏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走出房门,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古籍和几页密密麻麻的笔记。
“找到了!”他兴奋地大叫,“无患子!”
石猛正在院子里劈柴,闻言吓得手里的斧头差点砍到脚,“患什么子?有人生病吗?”
林晏摆摆手:“无患子就是一种植物,也叫皂角树。古人用它的果实洗衣服、洗头发。这才是真正的'古法'清洁用品!”
墨娘来了兴趣:“比咱们的肥皂强?”
“不,单论洗净效果,咱们的肥皂更好。”林晏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但无患子是古法,是传统,是文化!”
“所以呢?”墨娘还是不明白。
林晏拍了拍她的肩膀:“咱们要做的,不是卖肥皂,而是卖情怀!”
接下来的日子,林晏全身心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中。
他找人收集了大量无患子果实,反复实验配方,加入天然油脂改善清洁效果,添加各种香料提升气味。
“墨荷,你会针线活吗?”一天,林晏突然问道。
墨荷眼睛一亮,愣了愣:“绣花、编织、做衣服,都会一些。”
“太好了!”
林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墨荷——他需要一种精美的包装,既要突出“古法”的质朴感,又要有文人雅士喜欢的美感。
墨荷听完,认真思考片刻,然后拿出几块细麻布和染料,当场做了个样品:素雅的棉麻布包裹着圆形的皂块,外面用麻绳十字交叉捆扎,再点缀几株干花,简单却不失格调。
“就是这个!”林晏大喜,“太完美了!”
墨荷脸微微一红:“不过是小手艺。”
“接下来要找对目标客户。”林晏自言自语道,“得找个有名气、爱风雅又能引领潮流的人物。”
石猛憨憨地插嘴:“要不找县太爷?”
林晏摇头:“太官僚,不合适。”他转向墨娘,“墨娘,你对城里的文人墨客熟悉吗?”
墨娘眼睛一转:“那还真有个人选!苏轼,人称大宋第一才子,才二十出头,却己经名满天下。最重要的是,此人风雅不羁,特爱尝试新奇事物。”
林晏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他可是我的贵人,就是他了!”
他迅速着手调查苏轼的行踪。
花了几个铜板打点送菜的小贩,很快得知苏轼近日参加完文会后会回府邸。
“机会来了!”林晏搓着手笑道,随即挑选了几块最完美的“无患子皂”,命墨荷精心包装。
第二天,林晏换上一身干净儒衫,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等在苏轼府邸侧门。
时近黄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远处走来,身边跟着两个书童。
那人身材略胖,面容俊朗,举止洒脱,微微有些醉意,显然是从某处饮酒归来。
“苏学士?”林晏上前行礼。
那人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林晏:“正是。先生是?”
林晏深深一揖:“在下林晏,一介商贾。冒昧打扰学士,实是有一物想请学士品鉴。”
“哦?”苏轼来了兴趣,“何物?”
林晏双手奉上包装精美的无患子皂:“偶得古法制皂之方,加以改良。闻苏学士博古通今,特来请学士指点不足。”
苏轼接过包裹,掂了掂重量:“外表雅致,倒也用心。”他展开包装,只见里面是几块圆形皂块,色泽温润,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此乃无患子所制,古法传承,今人少知。”林晏谦虚地说,“粗劣之物,不知能否入学士法眼。”
苏轼闻了闻气味,点点头:“倒是干净清爽,不似寻常皂物那般刺鼻。你有心了。”
林晏暗喜,但表面不动声色:“不敢当,只是爱好古物,偶有所得。”
苏轼将包裹重新包好,递给身边书童:“汝之诚意,吾己知晓。此物吾且留下,若真如汝所言,改日再叙。”
林晏恭敬告退,心中七上八下。
他看着苏轼的背影消失在府门内,不知这位大才子是真心欣赏,还是客套应付。
回到铺子,墨娘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林晏挤出一个笑容:“见是见到了,反应…还行吧。”
墨荷小声问:“学士收下了吗?”
“收是收了,但没有当场表态。”林晏叹了口气,“只能等了。”
石猛挠挠头:“东家,万一学士不喜欢呢?”
林晏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轻声道:“那就再找别的办法。”
墨荷轻轻拍了拍林晏的肩膀:“我觉得苏学士一定会喜欢的,这无患子皂确实是好东西。”
林晏笑了笑,心想:问题不在皂子好不好,而在于能不能打动苏轼那颗文人的心。
“石猛,明天继续给我盯着苏府,看看有什么动静。”林晏吩咐道。
“是,东家!”石猛拍胸脯保证,铜铃般的大嗓门吓得铺子里的客人一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