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吴襄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范先生,这……这是真的吗?”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千真万确!”范文程点点头,“皇上说了,只要袁大人答应继续保护走私,大金愿意后退百里!”
“这……”吴襄犹豫了一下,“范先生,容我考虑考虑。”
“吴将军,时间紧迫,还请尽快答复。”范文程催促道。
“好吧。”吴襄咬咬牙,“我这就去找袁大人!”
他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范文程独自坐在书房里,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袁崇焕啊袁崇焕,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他喃喃自语。
……
广宁,督师府。
袁崇焕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他正坐在书桌前,看着吴襄从皮岛带回来的信。
信上的内容,让他心潮澎湃。
“皇太极竟然愿意后退百里?”
袁崇焕有些不敢相信。
“这……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啊!”
“吴襄。”袁崇焕轻声唤道。
“大人,有何吩咐?”吴襄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你立刻去告诉范文程,就说……我答应了!”袁崇焕斩钉截铁地说道。
“喳!”吴襄应道,转身离去。
袁崇焕独自坐在书房里,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皇上啊皇上,你以为你赢定了吗?”
他喃喃自语。
“你还早得很呢!”
……
十余日后。
辽东前线。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一支女真军队,正在拔营起寨。
他们将营帐、辎重等物资,装上马车,准备撤退。
“快点!快点!”
一个女真将领,挥舞着马鞭,催促着士兵们。
“动作都麻利点,别磨磨蹭蹭的!”
“是!”
士兵们应道,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很快,女真军队就收拾完毕,开始向后撤退。
他们一路向北,退出了百里之外。
……
与此同时,广宁城。
袁崇焕的书房里,气氛紧张。
“报!”
一个传令兵,飞奔而入。
“督师大人,女真军队……己经拔营退后了!”
“哦?”袁崇焕挑了挑眉毛,“退了多少?”
“回大人,己经退出了百里之外!”传令兵答道。
“好!”袁崇焕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传令下去,全军追击!”
“喳!”传令兵应道,转身离去。
袁崇焕看向一旁的张献忠。
“张总兵,你立刻率领本部人马,向女真军队发起进攻!”
“务必……收复失地!”
“末将遵命!”张献忠抱拳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早就想跟女真军队干一仗了!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他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
很快,张献忠就率领着本部人马,向着女真军队撤退的方向,追了过去。
由于女真军队己经撤退,沿途的城池,几乎都是空城。
张献忠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轻松地收复了三座城池。
“将军,咱们己经收复了三座城池了!”
一个副将,向张献忠汇报道。
“好!”张献忠点点头,“继续追击!”
“是!”副将应道,转身离去。
张献忠看着远方,眼中充满了斗志。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张献忠,不是吃素的!
……
几天后,广宁城。
袁崇焕的书房里,气氛喜庆。
“报!”
一个传令兵,飞奔而入。
“督师大人,张总兵……己经收复了三座城池!”
“防线……向前推进了一百多里!”
“好!好!好!”袁崇焕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张献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他喃喃自语。
“来人,备酒!”袁崇焕大声说道,“我要为张总兵庆功!”
“喏!”
下人们应道,连忙去准备酒宴。
袁崇焕独自坐在书房里,心中充满了得意。
“皇上啊皇上,你看到了吧?”
他喃喃自语。
“没有我袁崇焕,你根本就守不住辽东!”
“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回了京城。
乾清宫里,早朝的气氛有些诡异。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出。
高洋坐在龙椅上,脸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咳咳……”
李标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
他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皇上,辽东大捷,袁督师居功至伟,臣以为,当重赏!”
“哦?”
高洋挑了挑眉毛,
“李爱卿觉得,该如何赏赐啊?”
“臣以为,可加袁督师兵部尚书衔,赐蟒袍、玉带……”
钱龙锡紧跟着说道,
“再赏银万两,以彰其功!”
“嗯……”
高洋点点头,似乎是在认真考虑。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李标、钱龙锡一党,纷纷出列附和。
一时间,大殿内,都是为袁崇焕请功的声音。
“哼!”
这时,一声冷哼,突兀地响起。
温体仁站了出来,
“臣有异议!”
“哦?”
高洋看向温体仁,
“温爱卿有何高见?”
“皇上,辽东虽然收复了几座城池,但之前可是被后金掳走了十余万口民啊!”
温体仁的声音,掷地有声,
“这……最多只能算是将功折罪,何来大功?”
“温大人此言差矣!”
钱龙锡立刻反驳,
“那是朝廷的决策失误,与袁督师何干?”
“好了,好了!”
李标连忙出来打圆场,
“都是为了大明,何必争吵?”
“皇上圣明,自有决断!”
他转过头,看向高洋,
“皇上,您说呢?”
高洋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大臣们,心中冷笑。
这帮家伙,还真是……
各有各的心思啊!
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只有他们斗起来,自己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咳咳……”
高洋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都言之有理。”
“袁崇焕,确实有功,”
“这样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朕决定,加袁崇焕兵部侍郎衔,赐九锡,剑履上朝、赞拜不名!”
“什么?!”
高洋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炸开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
九锡?
这可是……
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礼遇啊!
一般都是权臣篡位的前兆!
历史上,哪个加九锡的大臣,最后不是惨死的?
皇上这是……
要捧杀袁崇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