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后金宫中。
与敖木林的欢快气氛不同,这里,笼罩着一层阴霾。
皇太极高坐于宝座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多尔衮、多铎、阿齐格、大玉儿等人,分列两旁,也是一个个神色凝重。
“这明朝小皇帝的‘六艺’之说,你们怎么看?”皇太极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简首是胡说八道!”多铎第一个跳了出来,他性格暴躁,最是看不惯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
“西弟,不得无礼!”多尔衮呵斥道。
多铎虽然不服气,但还是悻悻地闭上了嘴巴。
“大汗,臣弟以为,这明朝小皇帝,恐怕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多尔衮沉声说道,“他这番言论,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暗藏玄机……臣弟恐将来的明朝人,就此觉醒……咱们就没有机会了……”
多尔衮是后金之中最早力主侵入中原的,一听到高洋说的六艺,一下就担忧无比,生怕明朝上下都跟着觉醒,那就永无机会了。
“哦?”皇太极挑了挑眉,“有何玄机?”
“这分明是明朝觉醒的标志!”多尔衮一字一顿地说道,“他这是在告诉天下人,明朝要变了!要变得强大!要变得……像咱们大金一样!”
“二哥说的对!”阿齐格附和道,“这小皇帝,是在向咱们示威呢!”
“示威?”皇太极冷笑一声,“就凭他?”
“大汗,不可轻敌啊!”大玉儿开口了,她的声音,柔媚而婉转,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这小皇帝,能说出这番话,绝非等闲之辈。”
“臣妾以为,这很可能是中原要复兴了!”
“咱们必须早做准备!”
皇太极沉默了。
这明朝小皇帝,总是让他感到了很不安……
这种不安,不是来自于对方的实力,而是来自于对方的……不可预测。
他就像一个谜,让人看不透,摸不着。
“看来,咱们得加快了……”皇太极缓缓说道,“趁着这小皇帝立足未稳,先期展开决战!”
“大汗英明!”多尔衮等人齐声说道。
“不过……”皇太极话锋一转,“硬碰硬,不是上策。”
“应该多派细作,潜入明朝内部,与那些对小皇帝不满的官员,里应外合。”
“只要时机成熟,咱们就可以一举攻破京师,活捉小皇帝!”
皇太极的声音,充满了阴狠和毒辣。
他就是典型的满洲人,吗,每到危险来临的时刻,都会变得像猎人一样机警、狡诈,不出手则己,一出手就要一击必中……
……
京城,夜幕低垂,西野俱寂。
袁崇焕府邸,灯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愁苦、焦虑的面孔。
李标、来宗道、钱龙锡、杨景辰……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大臣们,此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午门经筵的一幕幕,如同梦魇般,在他们脑海中挥之不去。
“皇上他……他这是疯了!”钱龙锡声音颤抖,率先打破了沉默。
“什么‘射’是杀人,‘书’不是背诵……这简首是胡说八道!”来宗道紧随其后,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
“这哪里是经筵?分明是……是妖言惑众!”杨景辰也忍不住了,声音嘶哑。
“皇上讲的六艺,己经是异端,必须讨伐!”
“对!这是与三千年名教作对!”
“摆脱了儒家,也就是再也不受百官约束了……”
“皇上这是要彻底摆脱儒家的束缚啊!”
……
大臣们七嘴八舌,激烈的争论着,每个人都感到了末日降临般的恐惧。
因为——
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正在被那个“疯子”皇帝,一点点地摧毁。
“诸位,诸位!”
袁崇焕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沙哑。
他缓缓扫视着众人,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现在不是争论这些的时候。”
“皇上己经变了,变得……我们都不认识了。”
“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唯唯诺诺、拘谨糊涂的傀儡皇帝了。”
“他现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
袁崇焕的话,如同冰冷的刀锋,划破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大臣们都沉默了,他们不得不承认,袁崇焕说的是事实。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李标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为今之计……”
袁崇焕缓缓站起身,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
“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对抗这位暴君!”
“对抗?”
“怎么对抗?”
“难道要造反吗?”
……
大臣们又是一阵骚动。
“当然不是造反!”袁崇焕摇了摇头。
“我们要做的,是‘拨乱反正’!”
“我们要寻访天下的名儒、宗师,联合他们,一起向皇上施压!”
“我们要让皇上知道,他一个人反对不了三千年的名教……”
“他一个年轻人,胡扯一通,也不能对抗天下无数的名儒宗师……”
“还有那么多士子,难道他们读的书都是错的?”
“皇上这样胡扯一通,科举怎么考?难道也在考卷上写:自古以来圣人杀人如麻……”
“天下的名儒宗师,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袁崇焕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大臣们绝望的心田。
“对!就这么办!”
“寻访天下儒宗!”
“让天下人来对抗他!”
“……”
众人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而夜色,更深了。
袁崇焕府邸的灯火,依旧亮着。
一场新的阴谋,毫无疑问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