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承颜结婚后与嘉旭不断发生摩擦和分歧以后,她就发现一个问题:第一,嘉旭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事事还需要被别人关注,可能是从小被婆婆惯坏了,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他所从事的工作更是令他头疼不已,值班三班倒,人睡不好觉心情容易烦躁;第三,他的工作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上班的压力也比较大。第四,他们的工作没有一个量化标准,领导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这一点他也非常恼火。
他跟承颜发火时经常说承颜的工作轻松,承颜听到这个话就来气,他们两人的工作都是自已选的,不要说教师工作不轻松,即使是轻松也不是你嘉旭帮我找的呀,关你啥事?嘉旭认为自已的工作压力大,但是那也是他自已选的呀,承颜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干这份工作,也并不是承颜强迫他干的,这跟承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冲承颜发火?
有一次承颜对嘉旭说:“我没有义务为你的心情买单,工作是你自已选的,如果你认为不适合你,你就要自已想办法,找出路,家里的家务事和孩子不要你操心已经够照顾你了!你再这么拿我当出气筒是没有道理的!”嘉旭听了,当时也没有出声,也许他认为承颜说的是有道理的,也许他正在思考着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婆婆虽然是个好人,但是她文化有限,她从来想不出什么话来教育嘉旭,毕竟她只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只知道埋头干活,把孙子喂饱穿暖就行,嘉旭和承颜经常闹矛盾,她也没有建议,她就只会回家求仙问道,给他们算上一卦,回来说:“没事,你们以后就会好了!”
嘉旭在高校里读的石油化工工艺,恰巧油田有个有这方面的工作需求,所以那一年他在人才市场上才被招录进来,但是招录进来以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做石油检验工作,单位要求必须从基层干起,所以他当时的工作就是一名采油工,这份工作比较累,不仅身心疲乏而且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嘉旭理想中的工作完全不符,嘉旭的心里不免有些烦躁郁闷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
他毕业时候才是大专文凭,他想通过自学考试尽快地拿到本科文凭,但是如果他继续学习化工专业,越学越没劲,其实他根本不喜欢化工专业,何况现在干的工作比做检验还要苦还要累。他在学校里拼命学习考试成绩总是班级的第一名,并不是他有多爱好这个专业,他只是为了拿到学校的一等奖学金,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毕竟两个姐姐都出嫁了,家里只有她妈妈一个人,到哪里能挣那么多的学费呢?
而承颜则不同,她是以教师的身份被招进来的,虽然也是进了油田职工学校,但是干的工作仍然是和社会上的老师一样,无非就是这里的学生复杂一些,比社会上难管一些,她是没有人身安全这方面的压力的。
估计嘉旭不想继续学习化工专业也与承颜的耳边风有关系,承颜经常对嘉旭说:“你怎么会喜欢化工专业?每天要忍受那刺鼻子的味道,难道你没有想到过?”嘉旭说:“那年报专业的时候,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懂的,也不知道化工工艺是干什么的,就胡乱报了一个,心里想着只要能跳出农门就好了。”
承颜说:“我小的时候,从家里往县城去的路上,总要经过一个化工厂,那味道隔着几十里路都能闻到,我想我长大了才不要学这个专业呢,天天在里面工作该有多难受啊,后来我就报了师范专业,与活泼开朗的学生们在一起才是最开心的事情!”
嘉旭自已也感觉到就是他很快能拿到化学专业的本科,也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他仍然要在这里采油,最多就是学历提高了一些,调到化验室去工作,但是他压根就不喜欢这个专业。
到底该怎么办呢?到底该考什么专业?就在嘉旭迷茫的时候,机会出现了,这时本科的自学考试里出现了新的报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嘉旭的眼前一亮,这个专业好,他特别爱好,而且他在高校里这门课数他学得最好!他感觉自已在计算机这方面有天赋。当时,在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向他请教,否则他们连考及格都很难。他喜欢计算机专业,当时在90年代初,这是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在农村还很少有人懂,承颜的学校里有一个略懂一点计算机的老师感觉就牛掰得不得了,全场厂人都认识他。
好了,就这么定了!嘉旭兴奋地告诉承颜,他要立刻放弃化工本科的自学考试,改考计算机专业本科。当时的计算机专业还处于刚刚萌芽阶段,后来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事实证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是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以至于现在哪行哪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次转变对嘉旭的职业生涯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一个伟大的决定!
九十年代后期,计算机专业才刚刚出现,每个单位最多有一两台电脑,负责打印点材料,那个时候会五笔打字的人都会被高看一眼,仅仅凭打字这点技术,就可以到城市找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当时看到这种情形,嘉旭就明锐地觉察到了这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将来必将有广阔的前途!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希望,嘉旭的精神振奋多了!那是1998年的冬天,承颜还挺着个大肚子,嘉旭就把家里的积蓄拿出了一万多元为家里买了两个大件:一件是四千多元的海尔小状元空调,以备承颜生孩子时候使用,另一件就是六千多元的电脑,嘉旭决定从这时开始自学计算机专业。
当时,整个单位使用电脑的人家还是非常少的,嘉旭的同事就经常到承颜家来打印论文等材料,一时间,承颜家里门庭若市,他们遇到问题都愿意请教嘉旭,嘉旭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按常理来说,理科的自学考试是非常难的,不像文科,主要靠记忆,理科主要靠理解,如果不把书本吃透,根本是做不出来题目的!令承颜佩服的是嘉旭有一股韧劲,自学非常认真,看起来如牛津字典那么厚的两本书,他都能一字一句地研究三遍,并且做好笔记,记录重点,然后再细细揣摩,等到书本都啃透了以后,再买习题回来家练习,练题的过程中还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每次在考试前他都把记录的重点和错题本再仔细地复习一遍,所以他计算机专业的每一门课基本都是一次性通过。
承颜记得很清楚,当时儿子安安已经出生了。暑假里,她带着儿子在看卧室里看电视,而嘉旭则趴在电视机旁边的桌子上认真看书做习题。因为家里的空间有限,承颜不好意思了,怕打扰嘉旭学习,要把掉电视关掉。嘉旭说:“没关系的,根本不影响我,我压根就没听见,人家毛主席还在大街上读书呢。”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事情只要自已有兴趣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在嘉旭自学计算机本科的这段时间,承颜除了带好儿子以外,她还要趁儿子睡觉的时候,看书学习自考本科,不过,文科要比理科好考得多了,她只要把书看看,再背一下提纲和题目就行了,她最多的一次就考过了四门,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拿到了一个本科文凭!那时候幸亏有婆婆帮承颜带着孩子,每到自考的时候,她就和嘉旭一起坐车去县城参加自学考试,考完了还会互相讨论一下考试的感受,那段时间倒他们倒也有夫唱妇随的甜蜜。
嘉旭只要有时间就钻研计算机专业的书本,他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不到三年,他就通过了所有考试课程!他的确是有这方面的天赋,因为单位里有一个计算机大专毕业的同事,也想通过自考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可是他每次都考不及格,最后实在考不下去了,只好放弃!而嘉旭很快就到了论文答辩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