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赶尸匠
我不是赶尸匠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我不是赶尸匠 > 第9章 工地上的戏曲

第9章 工地上的戏曲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不是赶尸匠
作者:
兢兢业业的林月妍
本章字数:
443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铜镜事件过去一个月后,龙新野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每天看妹子动力依然不减。

纸扎店重新开张,只是墙角少了那些会动的纸人,显得空落落的。他偶尔会梦见那三个店主——他们站在桃树下,对他点头微笑,然后化作青烟散去。

爷爷留下的店保住了,可龙新野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

首到某个阴雨绵绵的下午,陈三爷撑着黑伞走进店里,身后还跟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

“新野,来,认识一下。”

陈三爷拍了拍那人的肩膀,

“这是赵明川,长沙‘明川地产’的老板。”

龙新野挑了挑眉。

明川地产在长沙算是地头蛇,开发过好几个大型楼盘,据说背后关系网很深。

“赵总。”

他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赵明川打量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但更多的是客气:

“龙师傅,久仰大名。”

龙新野扯了扯嘴角:

“我一个卖寿衣的,能有什么大名?”

赵明川笑了笑,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烫金名片递过来:

“陈老说您是有真本事的人,我最近……遇到点麻烦,想请您帮忙。”

龙新野没接名片,而是看向陈三爷:

“三爷,您这是给我揽活儿?”

陈三爷眯着眼抽了口烟,慢悠悠道:

“新野,赵总不是外人。”

言下之意——这人情,得还。

龙新野叹了口气,接过名片:

“说吧,什么事?”

赵明川的麻烦,出在城东新开发的一块工地上。

“从打地基开始就不顺,”

赵明川坐在茶楼包厢里,眉头紧锁,

“先是工人接连受伤,后来塔吊无缘无故倒塌,砸死了三个人。”

龙新野喝了口茶:

“报警了吗?”

“报了,查不出原因,也找了一个先生,还是没用。”

赵明川压低声音,

“最邪门的是……每晚子时,工地上会响起唱戏声,调子是老长沙的湘剧,可巡逻的保安根本找不到人。”

龙新野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那块地以前是干什么的?”

赵明川犹豫了一下:

“……戏园子。”

“拆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赵明川的脸色变了变,半晌才道:

“有个老戏痴,七十多岁了,死活不肯搬。后来……突发心梗死了。”

龙新野冷笑一声:

“强拆出人命,现在人家来找你们索命了?”

赵明川急忙摆手:

“不是我们动的手!是他自己情绪激动……”

龙新野打断他,

“行了。这事儿我接了,但有个条件。”

“您说。”

“第一,超度亡魂的法事费用需要五千,你出;第二——”

龙新野盯着他的眼睛,

“给那老人的家属赔一笔钱,就当积阴德。”

赵明川咬了咬牙:

“……好。”

当晚,龙新野带着罗盘和符纸去了工地。

工地己经停工,偌大的地基坑像一张漆黑的嘴,随时准备吞噬什么。夜风卷着沙尘呼啸而过,隐约夹杂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龙新野点燃三炷香,插在工地东南角,然后盘腿坐下,闭目凝神。

“老人家,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可以跟我说。”

风声骤停。

下一秒,一个佝偻的身影凭空出现在地基坑中央——是个穿旧式长衫的老妇人,脸上画着戏妆,手里还捏着一把折扇。

“我的戏台……我的戏啊……”

老妇人声音嘶哑,带着哭腔。

龙新野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

“老人家,戏园子虽然拆了,但您的戏还有人记得。”

老妇人猛地抬头,戏妆下的眼睛血红:

“记得?他们连最后一场《白蛇传》都不让我唱完!”

龙新野沉默片刻,突然开口:

“那我陪您唱完,行吗?”

老妇人愣住了。

龙新野清了清嗓子,居然真的唱了起来——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

他唱的是湘剧《白蛇传》里许仙的段子,调子不准,但字字清晰。

老人的表情渐渐缓和,眼中的血色褪去。他轻轻打着拍子,跟着哼唱起来。

一曲终了,老妇人长叹一声:

“多少年……没人听我唱戏了。”

龙新野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陈三爷帮忙找到的,老妇人年轻时在戏台上的剧照。

“您看,您的戏台在这儿呢。”

照片上,年轻的少女一身白素贞的装扮,水袖翩跹,风华绝代。

老妇人的手颤抖着接过照片,戏妆渐渐融化,露出原本慈祥的面容。

“好孩子……”

她轻声道,

“戏台没了,可我舍不得走啊。”

龙新野点头:

“我明白。但您留在这儿,只会害了无辜的人。”

老人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

“罢了……送我走吧。”

超度完老妇人,赵明川果然守信,给老人的家属赔了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也给了龙新野五千佣金。

事情解决后,陈三爷把龙新野叫到家里,从保险柜里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

“这是‘人情簿’。”

陈三爷郑重地递给他,

“长沙城里,各行各业都有我们的人。你爷爷当年救过我的命,现在这些人情,我转给你。”

“这其中也有你爷爷给你留下的人情。”

龙新野翻开册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名、职业和联系方式——

赵明川,明川地产,欠一次“驱邪”人情;

李红(红姐),便利店,欠一次“救命”人情;

张道长,青云观,欠一次“寻物”人情;

……

足足十几多页,涉及政商、黑白两道,甚至还有几个在省里任职的名字。

陈三爷严肃道,

“记住,人情只能用一次,不到万不得己,别动它。”

龙新野合上册子,突然笑了:

“三爷,您这是给我留了条后路啊。”

陈三爷哼了一声:

“臭小子,别得意。这人情用一分少一分,省着点花!”

龙新野把册子塞进怀里,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

“知道啦——对了,今晚我请客,咱们去吃火锅?”

陈三爷瞪眼:

“又蹭我饭?”

龙新野咧嘴一笑,

“哪能啊,这次我买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