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喧嚣渐渐平息。
打谷场上,金黄的稻谷己晒得干透,颗粒归仓,沉甸甸地填满了修缮一新的谷仓,散发着令人安心的醇香。
田垄间,只剩下整齐的稻茬在秋风中静默,等待着冬日的休憩与来年的新生。
家里的重心,彻底转移到了那堆象征着“桑田回报”的银茧和纪湘手中那床寄托着“冬日温暖”的新被上。
纪湘成了家里最忙碌也最专注的人。她将那筐特意留下的、品质上乘的蚕茧搬到光线最好的堂屋。
云英越搬来小马扎坐在旁边,成了母亲最得力的助手。
撕茧拉茧这是制作丝绵被的核心。
纪湘拿起一个煮过、晾干的茧子,用灵巧的双手沿着茧子的边缘,小心翼翼地将其撕开一个小口,然后像剥开一朵柔软的花苞般,将茧子展开成一个小帽状的丝片。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巧劲,用力过猛会扯破丝片,力度不够又展不开。
“娘,您手真巧!”云英越看得目不转睛,由衷赞叹。
纪湘笑笑,将展开的丝片递给云英越:“来,越儿,像这样,双手抓住丝片的两边,手指用力均匀,慢慢地、一层一层地把它拉松、扯大、扯薄。”
她示范着,那原本只有巴掌大的丝片,在母女俩默契的配合下,竟神奇地被拉扯成脸盆大小、薄如蝉翼、蓬松如云朵的丝绵层!丝丝缕缕的蚕丝纤维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轻盈得仿佛没有重量。
“真像云彩!”云英聪放学回来,看到这一幕,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小手想摸又不敢摸。
“是啊,这就是‘丝绵’,”云英越笑着解释,“用好多好多这样的‘云彩’叠在一起,絮在被子里,盖在身上又轻又暖,就像睡在云朵上一样!”
这个充满童趣的比喻,让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云英治和云英禹干完田里的扫尾活计,也好奇地围过来看,试着帮忙拉扯丝绵,却总是笨手笨脚地扯破,引得纪湘又气又笑地赶他们去劈柴。
纪湘将一块结实平整的粗棉布铺在打扫干净的大木桌上。
然后,她像对待最珍贵的宝物一般,将一层层拉松好的丝绵,小心翼翼地、纵横交错地铺叠在上面。
每一层都铺得极其均匀,边缘处尤其注意厚薄一致,避免结块。
云英越则在一旁,用光滑的牛角片轻轻按压、抚平,帮助丝绵层更好地贴合、蓬松。
随着丝绵层越铺越厚,那蓬松、洁白、温软的“云朵”在粗布上渐渐成形,散发出新丝特有的、清雅的气息。
纪湘用手掌感受着丝胎的厚度和均匀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最后一步,是将那块靛蓝色染就的细棉布被面覆盖在蓬松的丝胎上。
纪湘和云英越一人一边,将被面与被里仔细地对齐、拉平。
纪湘拿出珍藏的大号缝被针和结实的棉线,开始沿着边缘,用细密匀称的针脚,一针一线地将被面、丝胎、被里牢牢地缝合在一起。
针脚不能太疏,否则丝绵会跑;也不能太密,否则被子会发硬。纪湘的手艺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针线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流畅地在布面穿梭。
云英越也没闲着,她找出一些彩色的碎布头,剪成小小的梅花形状,在纪湘缝好的被角上,细心地缝上作为装饰。点点红梅绽放在靛蓝的底色上,给这床朴素的农家丝被增添了几分雅致和灵动。
当最后一针落下,线头被纪湘用牙齿轻轻咬断时,一床厚实、蓬松、散发着柔和光泽和清雅气息的崭新丝绵被,终于诞生了!它静静地躺在堂屋的大桌上,像一片落在人间的、温暖的云霞。
深秋的夜晚,寒意渐浓。云家那间简陋的主屋里,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暖意和期待。
旧棉被被撤下,换上了这床崭新的丝绵被。纪湘用手掌轻轻拍打着被面,让里面的丝胎更加蓬松舒展。
“来,越儿,聪儿,你们先试试!”纪湘招呼着。
云英越和云英聪迫不及待地脱掉外衣,钻进了被窝。
“哇!”云英聪立刻发出一声满足的惊叹,“好软!好滑!好暖和!”
他像只快乐的小虫子,在被子里拱来拱去,小脸埋进柔软丝滑的被面里,深深吸了一口气,“香香的!”
云英越的感受则更加细腻。丝被轻盈地覆盖在身上,完全没有旧棉被那种沉甸甸的压迫感。
那蓬松的丝胎仿佛自带暖意,却又异常透气,没有丝毫闷热的感觉。
被面是细棉布的,带着靛蓝染料的天然气息,触手温润丝滑。
指尖拂过被角那几朵小小的布艺梅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不仅仅是保暖的被子,更是全家一整个秋天的心血和爱的凝聚。
“娘,爹,你们也快试试!真的!”云英越探出头,招呼着父母。
云峰春和纪湘也躺了进来。当身体被那温暖、柔软、轻盈的丝被包裹时,连日劳作的疲惫仿佛都被温柔地熨帖了。
云峰春长长地舒了口气:“真舒坦……比棉花被轻快多了,这暖意……像是从里面透出来的。”
纪湘感受着被面细腻的触感,抚摸着被角女儿缝的梅花,眼角有些,声音却带着笑意。
“是啊,自己养的蚕,自己缫的丝,自己絮的被子……盖着就是不一样!心里头都暖烘烘的。”
小小的土炕上,一家人挤在新被子里,感受着这份由桑田到指尖、由汗水到温暖的奇妙馈赠。
窗外,秋风掠过树梢,发出呜呜的轻响,但屋内却暖意融融,连空气都仿佛柔和了几分。
云英聪很快就在这前所未有的舒适温暖中沉沉睡去,小脸红扑扑的。云峰春和纪湘也很快发出了均匀的鼾声,睡得格外香甜。
云英越躺在父母和弟弟之间,听着家人安稳的呼吸,感受着身下土炕的温热和身上丝被的轻柔包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平静和满足。
这床丝被,是物质的改善,更是精神的慰藉。它无声地宣告着:云家的日子,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越过越好。
剩下的蚕茧和缫好的生丝,并未被遗忘。
那些在缫丝过程中剩下的、不适合做被子的断头茧、双宫茧、薄茧,纪湘也没浪费。
她将其彻底煮透、剥开、撕扯、洗净、晾晒,最后得到了一团团蓬松洁白的丝绵。这些丝绵虽然不如被胎里的丝绵长而整齐,但保暖性依然极好。
纪湘用它们给全家每人都絮了一双厚实暖和的丝绵鞋垫,还准备给云英聪缝一件丝绵小坎肩,护住小身板过冬。
剩余的则小心收好,或许还能用来做几个暖手筒或塞进护膝里。
那几绞品质上乘、光泽柔润的生丝,被云英越用防潮的油纸仔细包好,存放在干燥的木箱里。
这是家里一笔重要的“活钱”。她并不急于出手,打算等天气再冷些,镇上丝行收购价可能更高的时候,或者等一个更稳妥的买家时再出售。
这笔钱,或许可以用来添置冬衣,或许可以用来支付聪儿明年的束脩,也或许……会成为她下一个“小琢磨”的启动资金。
生活如同村边那条潺潺的小河,在经历了秋收的奔涌和缫丝的激越后,渐渐归于平缓而充实的流淌。
桑叶落尽,桑田进入了休养生息的季节。田里的稻茬间,云峰春带着儿子们撒下了越冬的绿肥种子,为来年的丰收积蓄地力。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棂,照在堂屋炕上那床蓬松的靛蓝丝被上,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云英越坐在炕沿,手里把玩着一缕洁白的生丝,目光望向窗外萧瑟却蕴含着生机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