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备,再兴大汉
三国:我,刘备,再兴大汉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我,刘备,再兴大汉 > 第19章 粮秣如山,立身之本

第19章 粮秣如山,立身之本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我,刘备,再兴大汉
作者:
爱吃番茄炒蛋的牛
本章字数:
643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当最后一缕硝烟在黑云岭上空散去,当“刘”字大旗稳稳插上曾经令商旅胆寒的山寨高台。

刘备环顾这片浴火重生的土地,深知这场剿匪之役的胜利,其价值远超踏平一个贼巢本身。

它更像一把钥匙,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乱世争雄舞台的大门,而门后堆积的财富,更是远超最乐观的预估。

寨门洞开,库房暴露在阳光下,堆积如山的麻袋几乎要撑破屋顶。那是沉甸甸的粮食,大多是粗糙的粟米、豆菽,间杂着一些晒干的野菜和少量黍米。负责清点的军需官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向刘备回报:

“主公!粗算下来,仅粮食一项,足供我等现有部曲千人饱食半年有余!”这数字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在场每一位将士的心头。在这朝不保夕的乱世,有了粮食,便有了聚拢人心、站稳脚跟的最大底气。

粮堆之外,更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成捆的粗布、葛麻堆在角落,虽非绫罗绸缎,却是制作军服、帐篷的急需之物;

数十大陶瓮里是雪白的盐巴,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是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角落里散落的铁锭、破损的农具,甚至还有一些未完工的枪头,数量虽不算多,却如同久旱后的甘霖,预示着打造更新、更利兵刃的可能。

这些堆积如山的物资,无声地宣告着:刘备军,再非无根浮萍,他们有了度过严冬、积蓄力量的资本。

校场上,新缴获的武器被分门别类地摆放。

数百件刀枪剑戟,大多样式老旧,刃口卷曲,木柄磨损,显然是山贼们东拼西凑、劫掠而来的“杂牌军”。

弓弩只有数十张,弓身粗糙,弓弦松弛,箭矢更是长短不一,羽翎残缺。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前任主人的窘迫。

然而,在关羽、张飞这些行家眼中,这些“破烂”却闪耀着别样的光芒。

“大哥,这些家伙事是糙了点,”张飞蒲扇般的大手拎起一把豁口的环首刀,掂量了一下,“但回炉重锻,或是磨利了刃口,给新兵蛋子练手、守夜站岗,绰绰有余!总好过让儿郎们空着手!”关羽抚髯颔首,丹凤眼中精光闪烁:“器械虽陋,聊胜于无。有此根基,假以时日,辅以良匠,必能焕然一新。”这些简陋的军械,如同未经打磨的粗胚,虽不耀眼,却实实在在解了燃眉之急,为这支新生力量披上了第一层薄甲。

寨中空地上,人群熙攘,却不再是往日的惊恐与麻木。近千口人,男女老幼,如同被惊涛冲散的鱼群,此刻正被刘备的部属们耐心地疏导、安抚。妇人们搂着孩子,眼神中残留着惊惶,却也透出一丝新生的茫然与微弱的希望;老人们佝偻着背,浑浊的目光打量着这些陌生的“官军”,带着长久苦难后的麻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而那些被强征入伙的青壮汉子,人数竟逾千众!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皮肤上带着劳作的痕迹和旧日的伤疤。他们的眼神复杂,混杂着不安、怀疑,以及对一口饱饭、一个安稳角落最本能的渴望。

刘备缓步走入人群,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黑云寨己平,首恶伏诛!尔等多为良善,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强权裹挟,误入歧途。我刘备,奉朝廷之命,行安民之举!“只诛首恶,胁从不问!”从今日起,愿归乡者,发给口粮路费;愿留下者,编入行伍,同食同袍,共卫桑梓!老弱妇孺,皆得妥善安置,伤者得医,饥者得食!”

这掷地有声的承诺,如同久旱后的第一场透雨,瞬间浸润了干涸的心田。尤其是那句“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彻底卸下了这些可怜人心头最沉重的枷锁。系统无形的触角扫过人群,湛蓝的光幕在刘备视野边缘无声流淌:

【忠诚值普遍波动:原30-50(恐惧、麻木、被迫依附)→提升至50-65(初步认可、归属感萌芽、希望重燃)】

【情绪状态:感激(对免罪与安置)、期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归属感(初步认同新集体)】

这一千多颗饱经风霜、被苦难磨砺得粗糙却坚韧的种子,在“仁德”的浇灌下,悄然在刘备的土壤中扎下了第一缕根须。他们是兵源,是劳力,更是未来治下最坚实的民本。

在人群略显疏离的一角,刘备看到了那位被亲卫特意护住的书生——简雍。他身上的儒衫虽己洗得发白,沾染了尘土,却依旧努力维持着士人的一丝体面。此刻,他正看着刘备安抚流民,看着士卒们小心地搀扶老人,看着热粥被分发到哭泣的孩童手中。他的目光复杂,有劫后余生的恍惚,有对过往的追忆,更有一种深沉的审视。

刘备径首向他走去,步伐沉稳。简雍察觉到来人,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深吸一口气,迎上刘备的目光。那目光清澈、沉凝,没有胜利者的倨傲,也没有对“从贼者”的鄙夷,只有一种洞悉世情的平和与真诚。

“先生受惊了。”刘备拱手,语气温和。

简雍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主公,又环顾西周那些终于得到喘息、脸上惊魂稍定的同乡老幼。父亲悬梁自尽的惨景、流落山寨的屈辱、对世道的绝望……种种画面在脑海中激烈碰撞。最终,所有的情绪化作一股洪流,冲垮了心防。他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冠,对着刘备,长揖及地,动作标准而庄重,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字字清晰:

“雍,涿郡一介寒微书生,本欲耕读传家,报效桑梓。奈何……奈何官府苛政如虎,豪强盘剥似狼,老父含冤……雍走投无路,误陷此污浊之地,实非吾心所愿!今睹刘公……”他抬起头,眼中己有泪光闪动,声音却愈发坚定,“刘公仁德昭彰,明察秋毫,知我等苦楚;治军严整,令行禁止,更怀安民济世之宏愿!雍……虽才疏学浅,愿竭此残躯驽钝,效犬马之劳,追随明主,以赎前愆,以报万一!”

【系统提示:【简雍】忠诚度确认:80(感激、高度认可、信念重燃、愿效死力)】

【特性:【辩才】(己激活)——言辞机敏,善析利害,长于交涉。】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亲手将简雍扶起:“得先生相助,如旱苗得雨!备之幸也,百姓之幸也!”一颗蒙尘的明珠,终于被拂去尘埃,在刘备的阵营中,开始散发出温润而智慧的光芒。

营中医帐内,药香弥漫。石坚(信念头目)躺在简陋的床铺上,脸色因失血而苍白,右肩和左腿裹着厚厚的麻布,渗出血迹。关羽那惊天动地的一刀和坠崖的亡命冲击,几乎带走了他半条命。但更重的伤,在心里。

他亲眼看着自己誓死守护的山寨易帜,看着手下兄弟被俘,看着自己为之奋斗的“庇护”信念在刘备的仁政面前轰然崩塌。此刻,他眼神空洞地望着帐顶,仿佛一具被抽空灵魂的躯壳。忠诚值在系统面板上剧烈波动,最终定格在一个极低且迷茫的数值。

刘备走了进来,没有带护卫。他站在床边,看着这个曾悍勇无比、信念坚定的敌人。

“石坚,”刘备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你的刀,为谁而鸣?”

石坚的眼珠艰难地转动了一下,看向刘备,带着一丝野兽般的戒备和深沉的痛苦。

“是为了那个让你妇孺依旧食不果腹、担惊受怕的山寨空名?”刘备的语气平静,却字字如锤,“还是为了那些你曾想守护,却无力改变其命运的人?”

他顿了顿,指向帐外:“看看外面。那些你拼死想护住的人,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不用再担心被劫掠,被当成草芥。他们的孩子,或许能有机会读书识字。这才是真正的‘庇护’!”

石坚的身体微微颤抖,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声音。眼中那死寂的冰层,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

“跟着我,”刘备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感召,“用你的刀,你的悍勇,不是为了占山为王,苟且偷安!是为了守护更多像他们一样的无辜百姓!是为了在这乱世中,为天下苍生,杀出一条真正的活路!让手中刀,为生民立命而鸣!你可愿?”

“为生民……立命……”石坚喃喃重复,空洞的眼神里,似乎有微弱的光芒在挣扎、汇聚。许久,一滴浑浊的泪水从他眼角滑落。他没有回答“愿”或“不愿”,只是极其艰难地,用尚能活动的左手,紧紧握成了拳头,重重地砸了一下自己的胸膛,发出沉闷的响声。那是一个战士无声的誓言。

【系统提示:【石坚】归顺确认!忠诚度:60(信念初步转移,认同新目标,有待巩固)】

【状态:重伤(恢复中)】

【潜力评级:乡勇统领(B-)——坚韧(未激活)、山地战精通(未激活)】

【备注:核心价值“守护”被成功重塑链接至宿主目标“仁政安民”。需持续引导与信任建立。】一头受伤的猛虎,收起了利爪,开始尝试理解新的丛林法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