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府的后院中,有一间专门的诊室。
“请小姐随我来。”王太医引着林浅上向后院走去,“那病人是府中一个老仆,病了半月有余,诸医束手无策。”
穿过回廊,林浅上看到了那间诊室。室内布置简洁,一张病床,几张凳子,还有一个放着各种医具的柜子。床上躺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面色蜡黄,呼吸急促。
“这位是王叔,在府中做了二十余年。”王太医介绍道,“半月前忽然发病,起初以为是伤寒,但用药后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林浅上走近床前,仔细观察着病人的症状。面色黄疸,眼白发黄,腹部微微隆起,这些症状让她心中有了初步判断。
“王太医,可否让我为这位王叔诊脉?”
“自然可以。”王太医点头,“王叔,这位是林府的三小姐,也是学医的,让她为你看看。”
王叔勉强睁开眼睛,虚弱地点了点头。
林浅上轻轻搭上王叔的脉搏,仔细感受着脉象的变化。脉搏沉细而数,肝脉尤为明显。结合面部的黄疸症状,她基本确定了病因。
“王叔,你可有腹痛?”她轻声询问。
“有……右边肋下时常疼痛……”王叔虚弱地答道。
“可曾有恶心呕吐?”
“前些日子有,现在倒是少了……”
林浅上又问了几个问题,心中的诊断越发确定。这明显是急性肝炎的症状,在古代很容易被误诊为伤寒。
“太医,不知之前诸位大夫都用了什么方子?”她转向王太医询问。
王太医从一旁的桌案上取来几张药方:“这些都是之前开的方子,大多是治伤寒的。”
林浅上仔细查看,发现这些方子确实都是针对伤寒的,其中还有不少温热的药材,这对肝炎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太医,恕浅上首言,这些方子可能用错了方向。”她谨慎地说道。
“哦?”王太医来了兴趣,“小姐有何见解?”
“依浅上之见,王叔这病并非伤寒,而是肝胆湿热所致。”林浅上缓缓说道,“面目发黄,右胁疼痛,脉象沉细而数,这些都是肝胆疾病的征象。”
王太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肝胆湿热?”
“正是。”林浅上点头,“古籍有云:‘诸黄者,皆属于脾胃湿热。’但仔细辨证,此黄疸乃肝胆郁热,湿热内蕴所致。”
她顿了顿,又道:“若用温热药物治疗,犹如火上浇油,自然不见好转。”
王太医沉思片刻,重新为王叔诊脉。良久后,他抬起头来,眼中满是震惊:“小姐所言极是!老夫竟未想到这一层。”
“那依小姐之见,当如何治疗?”他虚心求教道。
林浅上心中暗喜,但表面保持镇定:“当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可用茵陈蒿汤为主方,加减化裁。”
“茵陈蒿汤?”王太医若有所思,“此方确实是治黄疸的良方。”
“不错。茵陈清热利湿,栀子泻火除烦,大黄通便泻热。三药合用,能够清热利湿,退黄疸之功效。”林浅上详细解释着药方的原理。
王太医越听越是佩服:“小姐医理精深,老夫自愧不如。不知具体如何加减?”
林浅上思考片刻:“王叔脉象沉细,气血不足,可加党参、白术补气健脾。又见右胁疼痛,可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
“妙!妙!”王太医连声赞道,“加党参、白术扶正,加柴胡、郁金疏肝,确实妙不可言!”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父亲,您在吗?”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传来。
“明轩回来了。”王太医朝门外说道,“进来吧,正好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医术。”
林浅上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走了进来。此人相貌清秀,但眼中却带着几分傲气。
“父亲,您说的医术是……”他的目光落在林浅上身上,神色有些疑惑。
“这位是林府的三小姐,刚才她为王叔诊病,见解独到,连为父都自愧不如。”王太医介绍道。
王明轩闻言,脸上露出不信的神色:“一个女子……也懂医术?”
这话说得颇为轻蔑,让林浅上心中不悦,但她并未表现出来。
“这位公子,医术高低不在男女,而在学问。若你不信,不妨我们比试一番?”
“比试?”王明轩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想如何比试?”
“就以王叔的病为例。”林浅上从容说道,“你先说说你的诊断,然后我们看看谁的方子更有效果。”
王明轩看了看床上的王叔,又看了看桌上的药方,胸有成竹地说道:“这明显是伤寒啊,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即可。”
“麻黄汤?”林浅上摇头,“公子可看清了王叔的症状?”
“当然看清了,发热恶寒,这不是伤寒是什么?”王明轩有些不耐烦。
王太医在一旁摇头叹息,显然对儿子的表现很失望。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各自的方子治疗,三日后见分晓如何?”林浅上提议道。
“好!”王明轩爽快答应,“若是你输了,就不要再说什么学医的话了。”
“若是你输了呢?”林浅上反问。
王明轩一愣,显然没想过自己会输:“我……我不会输的。”
林浅上不再多言,转向王太医:“太医,还请您准备药材,我这就开方。”
王太医点点头,亲自去准备药材。
暮色渐起,王太医府中灯火通明。
王太医亲自从药房中取来所需药材,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诊室的桌案上。茵陈蒿、栀子、大黄、党参、白术、柴胡、郁金……每一味药材都经过精心挑选,品质上乘。
“小姐,药材己备齐,请开方吧。”王太医恭敬地说道。
林浅上走到桌前,提笔沉思片刻,然后开始书写药方。
“茵陈蒿三钱,栀子二钱,大黄一钱五分,党参三钱,白术二钱,柴胡一钱,郁金一钱五分……”她边写边念,“水煎服,日服三次,饭前温服。”
王太医接过药方,仔细端详:“用药精当,配伍合理。小姐,这方子的君臣佐使配置得当,确实是治黄疸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