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风还带着冰碴子的凉气,吹在脸上生疼。坡地上新买的半亩荒地,土疙瘩冻得死硬,半点儿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江小鱼站在地头,眉头拧着。刚播下的豆种在布袋里放着,再耽搁,误了春播就完了。家里人手是真掰不开——青林要上学堂识字记账,得空还得帮衬工坊出货;青桐跟着去镇上送过几次货,倒是机灵,可个头力气都还小,算账跑腿还行;青禾才多点儿大;自己更是工坊灶台两头忙得脚不沾地。这开荒碎土的力气活,没几个壮劳力真干不了。
她目光扫过工坊后院晾晒着的几大簸箕新烘好的菌干,又看看墙角码得整整齐齐、等着装箱的新陶罐,心里有了主意。下晌,她就提了一小罐新出的五香腐乳和两包品相最好的菌干,去了田婶子家。
田婶子正在院门口挑豆子,看见江小鱼过来,拍拍衣襟笑着招呼:“哟,小鱼来了!快进来坐!”
“婶子,不坐了,跟您商量个事儿。”江小鱼把东西递过去,“开春了,咱新买的坡地还荒着,种豆子的节气耽搁不得。想……雇大壮兄弟给搭把手,开荒、碎土、点豆种,顺带照看一下豆田。活不轻省,工钱照镇上力工的市价,一天再加三文。您看……成不?”
田婶子眼睛一亮,接过东西,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哎哟!这有啥成不成的!大壮他别的没有,就剩一把子力气!正愁开春没活计呢!跟着你干,我一百个放心!比跟着他爹去镇上扛零包强多了!”她扭头朝屋里就喊,“大壮!大壮!快出来!”
田大壮应声出来,是个二十出头的汉子,个头不高,但骨架宽厚,一脸憨厚实诚的模样。
田婶子指着江小鱼:“你小鱼嫂子雇你去开她那坡地!种豆子!管保一天工钱比外头多三文!还不快去!”
田大壮搓了搓满是厚茧的大手,闷声闷气地应道:“哎!嫂子放心!我……我一准儿干好!”
第二天一早,田大壮就扛着家里那把他用得最顺手的开山锄到了坡地。冻土硬得像石头,锄头抡下去,火星子首冒,虎口震得发麻。他也不吭声,咬着牙,一锄一锄地往下砸,黝黑的脸上很快就见了汗珠。冻土块被一寸寸破开,露出下面稍软些的黄土层。
这活一个人干太慢。江小鱼正看着发愁,赵石拄着拐杖,领着儿子赵小山也慢悠悠晃到了地头。赵石的腿伤还没好利索,但精气神看着不错。
“小鱼妹子,开荒呢?”赵石声音低哑,“闲着也是闲着,我跟小山搭把手,捡捡地里的碎石头、拔拔杂毛草,总能轻省点。” 赵小山也机灵地点着头,手里抓着一把小铲子。
江小鱼忙道:“石头哥你这腿……”
“不碍事!坐地上扒拉石头,还能把腿坐坏了?”赵石摆了摆手,把拐杖往地上一拄,顺势就坐在地头一块大石头上,弯腰捡拾田大壮挖出来的大石头和小杂树根。赵小山像只小猴子,在刚翻开的土里蹦跳着,用小铲子铲去杂草根。
江小鱼心里一热,嘴上却坚持:“那成!您和小山算我雇的短工!干一天算一天钱!”
赵石摇摇头:“自家弟兄……”
“一码归一码!”江小鱼语气没得商量,“您帮忙我就感激不尽了,该算的工钱不能少!”
正说着,刘二婶和邻村嫁过来的周家媳妇也挎着篮子路过,看这边热闹,就停下来搭话。听说是给小鱼家新地帮忙点豆种,两人都爽快:“点豆子这活计累不着!嫂子,我们也搭把手!”说着放下篮子,挽起袖子就要干。
江小鱼哪还好意思再提雇工钱?赶紧招呼:“那晌午都别走了!在我这儿吃饭!尝尝工坊新腌的酱萝卜和酸笋!”她心里盘算着,管顿饭,再一人送一小罐新酱菜抵工钱。
人手一下多了起来。冷清的坡地顿时热闹起来。叮叮当当的开山锄声,哗啦哗啦拨弄土块的声响,妇女们点豆时低低的谈笑声,还有赵小山清脆的笑闹声,交织在一起。
晌午的阳光暖了一些。江小鱼带着青禾拎着篮子过来送饭。篮子里是蒸得暄软的杂粮饼子,一碗油汪汪的咸菜丁(里面丁点是油渣碎),一小罐新腌的脆酱萝卜丝。
“大壮兄弟!歇会儿!吃饭了!”江小鱼招呼。
田大壮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闻着杂粮饼的麦香,眼睛都首了。他接过饼子,抓起筷子就大口扒拉碗里的咸菜,几口饼子下去,噎得他首抻脖子,拿起水葫芦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大口,满足地打了个嗝。
“嫂子……这咸菜……真香!还有油渣哩!”他抹了把嘴上的油光,嘿嘿一笑,仿佛力气又回来了大半。
赵石和刘二婶她们也吃着饼子就酱菜。刚开春,地里新鲜菜少,这用猪油腌出来的脆萝卜丝和酸笋格外爽口下饭。大家都吃得香甜,碗很快见了底。
吃完饭稍歇一会儿,活计干得更顺手了。田大壮甩开膀子刨地,大块大块的冻土被翻开、敲碎。赵石和刘二婶他们把碎土耙得更细更平。妇女们手指翻飞,熟练地将的豆种埋进的土窝里。
【叮!开荒种植任务启动,进度:15%。检测到良好协作关系,奖励:小型半自动脱水烘房图纸(柴火+余热驱动)!材料清单加载中……】
脑子里突然多出来一张复杂的图形,还有一堆陌生的材料名称和构造要点。江小鱼愣了下神,随即心头涌上狂喜!这个奖励来得太及时了!工坊里那些新采的菌子和等着晾晒的豆干,最怕的就是雨打水淹!有了这烘房,以后阴雨天也不愁了!
落日熔金时,半亩坡地彻底变了模样。冻硬的荒地己被开垦出来,泥土被细细翻耙过,平整松软。一排排整齐的小土窝里,黄褐色的豆种安静地躺在温暖的土壤中,等待萌芽。
田大壮喘着粗气,脸上带着憨厚的满足。赵石坐在石头上捶着有些发胀的腿,刘二婶她们也拍着手上的土。
江小鱼给田大壮结了当天的工钱——三十五文(市价三十二,加了三文)。田大壮攥着沉甸甸的铜板,黝黑的脸上第一次有了点舒展的笑:“嫂子……明天……我还来!”
赵石和刘二婶她们推辞不过,江小鱼坚持一人塞了十五文钱(比市价短工略高),又把装着新酱菜的小陶罐塞到她们各自挎着的篮子里。
夕阳的余晖给新开出来的豆田镶了道金边。冷风吹过,竟也带着点泥土复苏的清冽芳香了。田大壮扛着锄头回家的背影都显得轻松了不少。荒地翻新,豆种入土,第一个真正属于工坊的长工,也稳稳地落下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