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聊《水浒传》里最解气的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回里,一个愣头青继续跑路,一个糙汉子怒杀恶霸,拳头硬的怕不要命的,道理在这儿被砸得明明白白。
先捋捋这故事的来龙去脉。上回说到史进火烧史家村,跟朱武、陈达、杨春仨兄弟打散了。他一人一马夜奔华阴县,想找师父王进,结果王进早走了。史进没辙,只好在渭州城的茶坊歇脚,正撞见个提辖官,这人就是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渭州的提辖,说白了就是军区里的中层军官,长得五大三粗,声如洪钟,见了史进倒挺热乎:“我认识你师父王进,走,喝酒去!”俩人正走着,又遇着史进的开手师父李忠——就是那个耍枪棒卖艺的,鲁智深也拉着他一块去。
仨人刚坐下,就听见隔壁有人哭哭啼啼。鲁智深火了,把桌子一拍:“哭啥!扫老子的兴!”叫过来一问,是对父女俩,老爹金老汉,女儿金翠莲。金翠莲哭着说:“镇关西郑屠欺辱我们,强骗我做妾,写了三千贯文书,其实一分没给。现在他老婆把我赶出来,还逼着要三千贯!”
这镇关西郑屠,听着挺唬人,其实就是个杀猪的,靠着有点钱,在当地横行霸道。鲁智深一听就炸了:“他妈的!一个杀猪的也敢叫镇关西?洒家明天就去收拾他!”金老汉劝他别冲动,鲁智深偏不听,当场掏出自己的银子,又让史进、李忠凑了些,给金家父女当盘缠,让他们赶紧跑路。
第二天一早,鲁智深先去客栈看金家父女走了没,见店小二敢拦,上去就把他打得求饶。然后首奔郑屠的肉铺。郑屠正剔肉呢,见鲁智深来了,赶紧陪笑:“提辖爷啥吩咐?”鲁智深说:“给我切十斤精肉,细细剁成臊子,别见半点肥的。”郑屠纳闷,但也不敢问,乖乖剁了。
刚剁完,鲁智深又说:“再切十斤肥肉,也剁成臊子。”郑屠心里犯嘀咕,还是照做了。等肥肉剁完,鲁智深又说:“再来十斤寸金软骨,剁成臊子。”郑屠这才反应过来:“你这是消遣我!”鲁智深把臊子往他脸上一扔:“洒家就是要消遣你!你这腌臜泼才,也配叫镇关西?”
俩人当场打起来。郑屠提刀就砍,鲁智深身子一闪,一把按住他,抡起拳头就打。第一拳打在鼻子上,郑屠“嗷”一嗓子,鼻子歪了,鲜血首流。第二拳打在眼眶上,眼珠子都快出来了,成了个“熊猫脸”。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郑屠扑通倒地,没气了。
鲁智深一看,心想:“坏了,没想到这厮这么不经打。”也不慌,指着尸体骂:“你这厮装死,洒家改日再收拾你!”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回头就收拾行李,一路跑了。后来经赵员外介绍,去五台山当了和尚,才算暂时避了风头。
这故事看着热血沸腾,其实藏着太多咱身边的理儿。
先说鲁智深这脾气,典型的“路见不平一声吼”。金家父女跟他非亲非故,他听完哭诉,当场掏银子、打抱不平,甚至不惜把自己前程搭进去。这像啥?像现在有人见老人摔倒敢扶,见霸凌敢出声,见不公敢较真。有人说这是“傻”,可这“傻”里藏着最金贵的东西——善良。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惹麻烦,而是明知麻烦大,还敢站出来。现在多少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着不公假装没看见?鲁智深告诉你,有些事,总得有人站出来,不然坏人只会更嚣张。
再看他打镇关西的细节,绝不是瞎打。先让郑屠剁肉,其实是在激怒他,也是在给自己找动手的由头——你看,是他先急眼的。这叫啥?叫“有理有据”。现在有人处理冲突,上来就掀桌子,结果有理也变成没理。鲁智深糙归糙,却懂“先礼后兵”的门道:我先消遣你,你动手了,我再揍你,占着理字。这告诉咱,解决问题可以硬气,但不能蛮干,占理才能站得稳。
还有金家父女的遭遇,像极了现实里被欺负的弱势群体。郑屠有钱有势,就敢骗婚、逼债,官府不管,百姓不敢言。这跟现在某些“地头蛇”强买强卖、欺负老实人有啥区别?可鲁智深的出现,就像一道光——原来真有人会为陌生人出头,原来拳头不一定只为自己硬。这世上最寒心的不是有坏人,而是好人都闭嘴;最暖心的不是没人受欺负,而是总有人敢为弱者撑腰。
再说说史进,这小子从“大闹史家村”到“夜走华阴县”,一路都在成长。上回还凭着一股子蛮劲烧家跑路,这回见了鲁智深,没咋咋呼呼,反而学着沉稳。他掏银子时没犹豫,见鲁智深打人也没怂,这叫“近朱者赤”。跟着靠谱的人,才能学靠谱的事;跟对了朋友,路才能越走越宽。现在多少年轻人选错圈子,跟着浑浑噩噩,再想回头就难了。史进告诉咱,选朋友就像选镜子,能照出自己该成为啥样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李忠,他跟鲁智深、史进比,就显得“抠门”。鲁智深让他掏钱,他磨磨蹭蹭才摸出二两银子,鲁智深还看不上,扔回给他。这不是说李忠不好,他就是个卖艺的,挣点钱不容易,谨慎点也正常。这像现实里的普通人,没能力大包大揽,只能管好自己的小日子。其实啊,见义勇为不一定非得掏大钱、出大力,帮个小忙、指个路、报个警,也是种善良。善良从不论大小,有心就好。
还有郑屠这号人,典型的“得志便猖狂”。一个杀猪的,赚了点钱就敢叫“镇关西”,欺负起人来没轻没重。这跟现在某些人,有点小权力就作威作福,有俩臭钱就耀武扬威,是一个德性。可这类人往往忘了,兔子急了还咬人,把老实人逼到份上,谁也没好果子吃。郑屠到死可能都没想通,自己咋就栽在一个素不相识的提辖手里——他不知道,不是栽在拳头硬,是栽在太缺德。
回头再看鲁智深跑路,这也是个智慧。打死了人,他没傻等着被抓,而是赶紧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告诉咱,冲动之后得有退路,不能逞一时之快把自己彻底搭进去。现在有人为了争口气,把自己送进局子,值吗?鲁智深的“跑”,不是怂,是为了以后还能接着干正事——留着命,才能继续打抱不平。
这一回说到底,讲的就是“侠义”二字。侠义不是街头斗殴,是看见不公敢站出来;不是无脑冲动,是有理有据护弱小;不是非得惊天动地,是哪怕帮一点点,也比冷眼旁观强。现在社会,咱不一定能像鲁智深那样挥拳,但至少能做到:不欺负人,不纵容恶,见了不公,别装瞎。
看官们,鲁智深打跑了镇关西,自己却成了逃犯,接下来他去五台山当和尚,能安分吗?一个喝惯了酒、打惯了架的糙汉子,进了清规戒律的寺庙,不闹翻天才怪!下回咱就看“花和尚大闹五台山”,看看这和尚有多不“和尚”!咱接着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