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 第41章 开凿运河通漕运

第41章 开凿运河通漕运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金甲:重生黄巢定乾坤
作者:
胡说六道
本章字数:
4236
更新时间:
2025-07-01

洛阳太学的朗朗书声与医馆的药香尚未散去,残破的城墙上又响起了沉重的夯土声。

黄巢站在洛水河畔,望着河面上往来如织却又吃水极浅的小船,眉头拧成了川字。岸边聚集着衣衫褴褛的民夫,他们面黄肌瘦,身上的补丁比布料还多,手中的铁锨因长期使用而磨损得发亮。不远处,几个饿得走不动路的孩童趴在地上,啃食着沾着泥沙的野菜。

“将军,现有漕运状况堪忧。”尚让展开一卷皱巴巴的布帛地图,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运输路线,“从汴州运来的粮草需绕道黄河支流,不仅耗时半月有余,途中损耗竟达三成。更要命的是,药材运输尤为艰难,上批从岷山运来的当归,因延误救治时机,己导致数十名重伤士兵丧命。”

黄巢的目光扫过地图上蜿蜒曲折的线条,仿佛看到了无数士兵和百姓因缺粮少药而痛苦挣扎的模样。

“粮草是军队的命脉,药材是百姓的希望,不通漕运,大业难成。” 他轻声嘀咕着,又想起《水经注》中对古代运河的记载,又联想到现代水利工程的原理,心中渐渐有了盘算:“尚让,你可知大禹治水为何能成功?”

尚让一愣,随即答道:“因势利导,疏通河道。”

“正是!”黄巢用马鞭指向洛水下游,“我们可从洛水引渠,经虎牢关首达汴州。此渠不需太过宽阔,能通行载重量两三百石的漕船即可。如此一来,粮草、药材运输时间可缩短一半,损耗也能大大降低。”

一旁的阿青突然开口,手中把玩着一株刚采来的车前草:“将军,开凿运河需大量人力,可如今洛阳百姓刚经历战火,身体虚弱,恐难以承担重体力劳作。”她将车前草碾碎,挤出的汁液在掌心流淌,“《神农本草经》记载,车前草利水通淋,若能熬成汤药给民夫饮用,可减轻他们因长时间泡水劳作引发的水肿之症。”

黄巢点头赞许,目光中透着欣慰:“阿青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凡参与开凿运河的民夫,每日可领三升粟米、两碗车前草汤,家中有老弱病残者,由惠民药局免费诊治。”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从太学抽调二十名学生,随队记录工程进度,同时学习水利知识——治国之道,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三日后,运河开凿正式动工。洛阳城外,十万民夫排成蜿蜒长龙,铁锨铲土声、木夯砸地声与号子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

然而,开工首日便状况百出。一名年轻力壮的民夫突然栽倒在泥泞中,口吐白沫,西肢抽搐。

阿青见状,立刻冲上前去,翻开民夫的眼皮查看瞳孔,又搭脉诊断:“此乃暑湿之邪侵入体内,导致惊厥。快取藿香正气散!”她一边指挥医兵喂药,一边命人用井水浸湿的布巾为患者擦拭身体降温。

消息很快传到了黄巢耳中。他眉头紧皱,民夫是运河的建造者,更是要守护的百姓。若连他们的安危都无法保障,谈何得民心? 当即下令:“暂停施工!所有民夫分成两班,轮流劳作;午时烈日当空时,必须停工休息。再派人采集绿豆、荷叶,熬制解暑汤,每日三次分发。”

傍晚收工,黄巢换上粗布麻衣,混在收工的民夫队伍中。他看见几个民夫围坐在破庙前,捧着缺了口的陶碗,喝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其中一个老汉咳嗽不止,浑浊的痰液中带着血丝。

黄巢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包早己备好的润肺止咳药:“老伯,这是用贝母、紫菀配的药,用温水冲服,可缓解咳嗽。”

老汉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花,颤巍巍地抓住黄巢的手:“这位郎君,您是菩萨心肠啊!自打唐军来了,我们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如今虽说干活累些,可至少有口饭吃,还能喝上救命的药……”

就在工程如火如荼进行时,一个噩耗传来:汴州方向的唐军得知义军开凿运河,竟派人炸毁了上游一处水坝,汹涌的洪水顺着地势倾泻而下,眼看就要冲毁刚挖好的河道!

紧急关头,黄巢登上高处瞭望,只见浊浪滔天,如同一头张牙舞爪的巨兽,正咆哮着扑来。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今日便让唐军见识见识,我黄巢不仅能治病救人,更能治水御敌!”他迅速传令:“所有民夫带上沙袋、石块,随我去堵决口!太学学生负责指挥,务必将洪水引入废弃河道!”

到达决口处,只见洪水如万马奔腾,将岸边的泥土不断冲垮。黄巢带头扛起沙袋,跳入湍急的水流中:“兄弟们,运河是我们的活路,决不能让唐军得逞!”在他的鼓舞下,民夫们纷纷跳入水中,用身体组墙,阻挡洪水。阿青则带着医兵在岸边待命,随时救治受伤的民夫。

一名年轻民夫被浪头卷入水中,眼看就要被洪水冲走。黄巢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抓住民夫的手臂,奋力往岸边游去。上岸后,他顾不上喘息,又指挥众人用木桩加固堤坝。突然,他发现堤坝另一侧有渗水迹象,脑海中闪过《伤寒论》中“见微知著”的理念,立刻大喊:“不好!此处即将管涌,快用艾草混着碎石填塞!”

原来,艾草纤维细密,可暂时堵住渗水缝隙,碎石则能加固结构。众人依言而行,终于在洪水彻底冲垮堤坝前化解了危机。当最后一波洪水退去时,浑身湿透的黄巢站在千疮百孔的堤坝上,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暗暗发誓:“这条运河,我开定了!它不仅是粮草之道,更是我与百姓的连心之道!”

三个月后,一条蜿蜒数十里的运河终于竣工。首艘满载粮草和药材的漕船缓缓驶入洛阳城时,两岸百姓欢呼雀跃。

船上,一名医官正在给患病的民夫诊治,他手中拿着的,正是从汴州运来的珍贵药材。而在船舷边,几个太学学生兴奋地记录着航行数据,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