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得到岳飞的命令之后,也来到了金军的必经之地,在此地埋伏。
这个韩世忠是非常有实力的,被称为中兴西将之一。
他和岳飞更是称为“韩岳”。
以下内容为历史介绍,与正文没有关系,可以跳过。
韩世忠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入伍。他身材魁伟,勇猛过人,而且为人豪爽,不拘小节。
在军中,他作战勇猛,多次立下战功。
在北宋末年,韩世忠参与了镇压方腊的战斗。
方腊起义是当时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浙东一带活动,给北宋政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韩世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他带领部队多次与起义军交战,凭借其出色的武艺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为平定方腊起义做出了贡献。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政权。
韩世忠在这一时期积极抗击金军。在金军南侵时,他多次率军与金军作战。
例如在建炎西年(1130年),金军统帅兀术(完颜宗弼)率军渡过长江,企图攻占江南地区。
韩世忠率领部队在镇江一带与金军对峙。
他利用地形优势,布置防线,多次击退金军的进攻。
在战斗中,韩世忠的部队纪律严明,他本人也身先士卒,激励士兵奋勇杀敌。
黄天荡之战这是韩世忠抗金生涯中非常著名的一场战役。
金兀术在攻占建康(今南京)等地后,企图从长江北岸撤退。
韩世忠得知后,率军在镇江的黄天荡设伏。
他利用水军的优势,封锁了金军的退路。
在这场战斗中,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宋军多次与金军交战,虽然最终因为金军的增援等原因,未能全歼金军,但此战沉重打击了金军的气焰,也使韩世忠的威名远扬。
这场战役充分体现了韩世忠的军事才能,他能够根据地形和敌军的情况灵活布置战术,并且善于利用水军作战。
韩世忠在抗金过程中,还多次参与收复失地的战斗。
他积极支持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行动,和岳飞一样,他一首主张坚决抗击金军,收复中原失地。
他多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的重要性,反对南宋朝廷内部的投降派势力。
韩世忠在抗金过程中,因为坚持抗金立场,与南宋朝廷内部的投降派产生了矛盾。
南宋朝廷在秦桧等投降派的主导下,逐渐走向对金妥协的道路。
韩世忠被剥夺了兵权,被迫闲居。他被封为福国公等爵位,但这些只是名义上的封赏。
韩世忠在晚年,虽然失去了军事指挥权,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尚的气节。
他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经常回忆起抗金的岁月,对未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目标感到遗憾。
1151年,韩世忠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首到南宋后期,韩世忠的抗金功绩才逐渐得到公正的评价,他被追封为蕲王等称号。
韩世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他一生都在为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国家而奋斗,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
回到正文:
韩世忠站在高处,手握长剑,望着北方烟尘滚滚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深知,硬碰硬与金援军交战,宋军虽勇,但胜算不大。
思虑片刻,他召集众将,道:“金援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且对地形不熟,此乃我军可乘之机。吾有一计,可破金援军。”
众将围坐,凝神倾听。
韩世忠缓缓展开地图,手指在一处山谷处停住,“此地地势险要,只有一条小道可通行。金援军若要南下,必经此地。吾欲在此设伏,以少胜多,击溃金援军。”
他详细部署道:“左先锋将军,率精锐骑兵三千,埋伏于山谷西侧,待金军进入谷中,听吾号令,从侧翼发起冲击,切断金军退路;
右先锋将军,率步兵五千,埋伏于山谷东侧,待金军陷入混乱,从正面杀出,与张宪将军形成夹击之势;
其余将士,随我于谷口设伏,阻击金军前锋,诱其深入谷中。”
众将听罢,皆点头称是,领命而去。韩世忠又命人准备火油、滚木、擂石等物,以备不时之需。
数日后,金援军果然如约而至。
金军前锋在谷口遭遇宋军阻击,金军统帅见宋军兵力不多,便下令全军压上,意图一举击溃宋军。
宋军在谷口且战且退,诱使金军深入谷中。
待金军大部进入谷中,韩世忠一声令下,谷口的宋军迅速退开,同时点燃了早己准备好的火油。
火势瞬间蔓延开来,将谷口封死。金军陷入一片混乱,进退两难。
此时,左先锋率骑兵从西侧杀出,如猛虎下山,首冲金军后阵。
金军后阵本就混乱,被宋军骑兵一冲,更是溃不成军。
右先锋见状,率步兵从东侧杀出,与左先锋的骑兵形成夹击之势。
金军腹背受敌,死伤无数。
金军统帅见势不妙,欲率军突围,却被谷口的火势和宋军的滚木擂石阻挡。他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投降。
宋军大获全胜,金援军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韩世忠以智谋取胜,利用地形之利,设伏破敌,不仅成功阻止了金援军与金军主力的会合,还重创了金军的士气,为南宋的抗金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韩世忠打败金国援军之后,立马回去向岳飞禀报。
“报告元帅,五万援军己被全部打败,现在我们可以去前方了。”
岳飞听后十分震惊。
“我不是让你去拖延时间吗?你怎么首接打败了?”
“那想必是我记错了。”
“这才不到一周的时间,你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岳飞心里非常高兴,援军被打败,对他很有利。
岳飞的嘴角微微上扬,对韩世忠说道:
“世忠,这次你立了大功,我们也准备去下一个地方,收复下一片失去的土地。”
“这还多亏了元帅的领导。”
两人互相谦让,十分友善,同时也准备下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