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寒门,我在古代点亮技能书
废土寒门,我在古代点亮技能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废土寒门,我在古代点亮技能书 > 第11章 造纸

第11章 造纸

加入书架
书名:
废土寒门,我在古代点亮技能书
作者:
一个大西瓜人
本章字数:
8808
更新时间:
2025-06-21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三个月了,第一批红薯也快出来了,预计亩产5000斤,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就是说,目前温饱问题可以解决了。

江砚舟,重新审视这系统,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商店,不同于以前系统发布命令给他种子和变异操作。现在他可以自己购买。

商店里面的东西好多了,好几个大类,似乎为了配合他穿越者的身份,商店就像一个超市。

【五谷丰登阁】檀木架上摆放着各色种子,西域胡麻籽、岭南荔枝核在锦盒里微微发亮,标注着 “三季可熟”“抗旱抗虫”;陶罐里封存的农家肥散发着草木清香,泼洒后能使贫瘠土地一夜回春。角落还挂着青铜质地的农具,犁铧刻着神农图腾,入土便自动深耕。

【巧手造物坊】绣绷上丝线流转着霞光,绣出的荷包自带驱虫安神功效;木工区的榫卯结构农具暗藏机关,水车模型注水后能自动运转。最珍贵的是鎏金织布机,投进普通棉麻,片刻便能织出云锦绸缎。

【杏林药庐】青瓷药罐里装着百年人参切片,浸泡在玉露中泛着莹光;草药包里的紫苏叶能瞬间止血,当归丸可治愈风寒。柜台后还藏着神秘丹方,集齐对应药材,系统便能炼制出延年益寿的仙丹。

【市井货栈】粗陶碗碟堆成小山,每一只都刻着招财纹路;竹编筐篓轻便耐用,背在身上仿佛无物。特殊货架上摆着西域奇珍,夜光琉璃盏、波斯香料,能卖出天价,助宿主发家致富。

【匠艺书斋】泛黄竹简悬浮空中,《齐民要术》批注着增产秘法,伸手触碰便铭记于心;丝绸画卷徐徐展开,演示着失传的酿酒、制陶工艺。角落里还藏着能临时提升匠作天赋的 “灵心符”,助宿主短时间成为巧匠。

林砚舟,看了看自己少得可怜的积分(140)之前变异种子花了一些,在里面挑挑拣拣买了一斤小麦(10积分)“三季可熟”“抗旱抗虫”,后面又拿了一斤稻米(10积分)也是“三季可熟”“抗旱抗虫”的,一些林林总总的调味用品(10积分)。

一下子就花了30积分,肉痛,用来加强自己该多好,不过,红薯丰收后,又会增加一大波积分。

这样的话,主食有了,红薯,不血薯可以用来做菜和零食,调味大部分是盐,买了20斤,才五个积分,够吃好久了。

购物完成后,江砚舟叫来了林里正,让他带着人去种植水稻和小麦,还交代了好多注意事项。

接着他把调味用品,放到了公用厨房。

忙完后,江砚舟重新开始审视这个村子,村子己经扩建了,面积是以前的好几倍,从村田到村尾,居然要走半个多小时。

一路上,大家都在辛勤劳作,都在为了更好的明日努力。

学堂的千字文己经教完了,幸好最近一批流民有人会背书,他们兴致勃勃的背诵然后写在石头上。

纸片也该制造起来了。

"虎娃,叫上青壮,只砍藤蔓,保留根茎。" 江砚舟扯下腰间的系统界面,【植物纤维分析】正在高速运转,"每根藤茎保留三个节疤,根系会再生。" 少年们的铁锄起落间,紫褐色的藤蔓堆成小山,叶片上的露珠摔碎在红土上,腾起一缕缕带着草木清香的雾气。

林里正拄着藤杖走来,旱烟杆敲着藤蔓堆:"后生,你说这玩意儿能变成字纸?俺这辈子只见过地主家的宣纸,薄得能透光。" 老人的双眼映着藤蔓上的荧光脉络,那是血薯王吸收瘴气后产生的变异特征。

"老叔,您看这藤芯。" 江砚舟用铁锄劈开茎秆,露出如棉絮般的纤维束,"普通红薯藤纤维短,可咱们的血薯藤吸了瘴气和水汽,纤维能拉长三尺。" 他转向正在剥树皮的阿虎,"毒雾区的樟树皮也留着,树皮纤维能让纸更耐潮。"

“纤维是什么?”林里砸吧了一下旱烟杆,发出疑问。

这要怎么解释呢?江砚舟还在思考,但是林里正完全相信他,又开口:“江先生,您就说我们要怎么做。”

制浆池选在血薯王根系最密集的树荫下,池底铺满半尺厚的菌丝层,这些由系统兑换的 "固水菌丝" 能自动吸附水分,减少蒸发。阿虎带着铁匠们搬来右相府的废旧铁炮,炮身被切割成首径丈余的蒸锅,散热孔用菌丝堵塞,形成天然的高压环境。

"先泡三天。" 江砚舟指挥妇人们将藤蔓切段,码入池中,"用昨夜收集的露水,每根藤段必须完全浸没。" 他摸出从系统商店兑换的 "腐叶菌包"(消耗 5 积分),撒入池中,褐色的菌粉瞬间融入水面,泛起细密的泡沫。

林里正蹲在池边,用旱烟杆挑起一缕泡软的藤蔓:"这味儿比俺的旱烟还冲。" 腐叶菌正在分解藤蔓表皮,释放出类似酒糟的酸甜气息,池面逐渐浮起一层紫褐色的浮沫。

第三天正午,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树荫,蒸锅开始冒气。阿虎往灶膛里填入 "慢燃木"(消耗 3 积分兑换),这种用菌丝处理过的樟木,能持续释放低温蒸汽达十二个时辰。江砚舟将一块 "聚水石"(这是刚到时候消耗 10 积分兑换的)放入锅底,蒸汽遇冷凝结的水珠顺着凹槽回流,节水率高达八成。

"快看!" 小囡指着蒸锅缝隙,蒸腾的雾气中,藤蔓逐渐变成半透明状,纤维束如水母触须般舒展开来。江砚舟用竹筷挑起一段藤茎,轻轻一捻,竟碎成细腻的絮状物:"纤维分离了!"

林里正凑到蒸锅前,突然剧烈咳嗽:"咋有股瘴气味儿?" 他的旱烟杆差点掉进锅里。

"瘴气就是养料。" 江砚舟解释道,系统界面显示【毒素转化率 87%】,"毒雾区的植物纤维自带抑菌性,造出的纸能防虫蛀,存百年不腐。" 他取出 pH 试纸(消耗 2 积分),测得浆水呈弱碱性,正是理想的制浆环境。

打浆池是用整块花岗岩凿成的凹槽,赵猛带着铁匠们轮流挥动木杵,"咚、咚" 的声响如同大地的心跳。虎娃赤裸上身,肌肉线条在阳光下起伏,每一次挥杵都溅起细碎的浆花,在他手臂的藤蔓纹身上留下淡紫色的痕迹。

"力道要匀,像给铁砧退火那样。" 江砚舟示范着握住木杵,浆水在他搅动下形成旋涡,纤维束逐渐断裂成均匀的细絮。林里正往池里撒入碎樟树皮(提前用石磨碾成粉末),系统提示【木质纤维混合度达标】,浆水表面泛起淡金色的光泽

抄纸帘的制作堪称全村智慧的结晶。赵猛用细如发丝的血薯藤丝编成网格,每平方寸内有三百六十个网眼,误差不超过半根发丝。他将菌丝与铁矿粉混合成糊状,涂抹在帘面上,再嵌入血薯王的须根 —— 这些活的纤维能自动修复帘面破损,如同有生命的织物。

"试试这帘子。" 赵猛将帘模递给江砚舟,边缘的藤蔓把手还带着新鲜的汁液,"俺在帘角刻了莲花纹,防君子不防小人。"

抄纸池设在树荫最深处,水面平静如镜。江砚舟双手持帘,如挥毫般斜切入浆池,手腕轻抖,帘模在水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当帘面破水而出的瞬间,奇迹发生了:细密的纤维均匀附着在网面上,残余的水分被菌丝帘吸收,纸浆表面浮现出血薯藤的天然纹路。

"像捞月亮那样。" 虎娃模仿着江砚舟的动作,却因用力过猛,帘面上的纤维厚薄不均。林里正凑过来,旱烟杆指着帘面:"这儿厚得能挡箭,那儿薄得像蝉翼。"

系统提示弹出【纤维分布不均】,江砚舟皱眉思索,突然想起博物馆里的古法造纸视频。"手腕要稳,靠水流的力量带起纤维。" 他握住虎娃的手,重新切入浆池,"感觉帘模与水面的夹角,就像犁铧入土的角度。"

当虎娃满怀期待地揭开第一张湿纸,悲剧发生了:纸张中央出现一道裂痕,如同旱季土地的伤口。林里正蹲在一旁,用旱烟杆敲着帘模:"是不是缺了点滑溜的东西?俺记得镇上的纸铺,会往浆里加杨桃藤汁。"

系统适时提示【缺少纸药配方】,江砚舟咬牙消耗 8 积分兑换【魔芋胶提取术】。阿虎娘将晒干的魔芋块茎磨成粉,倒入浆池,奇迹再次发生:纤维束如被无形的手撮合,彼此缠绕成坚韧的网络。新抄的纸张展开时,虎娃用力撕扯也未能扯破。

"成了!" 小囡举着完整的湿纸欢呼,纸面上隐约可见血薯叶的脉络,宛如天然的防伪纹路。

晒纸场设在血薯王藤蔓编织的凉棚下,二十层菌丝架整齐排列。每层架子都涂有从系统商店兑换的 "速干涂料"(消耗 15 积分),阳光透过藤蔓间隙洒落,在纸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江砚舟将湿纸小心翼翼地贴在架子上,用棕刷轻轻抚平气泡:"纸要阴干,不能暴晒。" 他取出 "平衡符"(消耗 5 积分)悬挂在架顶,确保每层架子的通风量一致。

林里正戴着菌丝眼镜(消耗 2 积分兑换),用铁笔在纸上刻字:"怪了,这纸吃墨比石板还快。" 老人刻的 "耕" 字边缘泛着微光,那是血薯藤纤维中的铁元素与墨汁产生的化学反应。

三日后,当第一张成品纸揭下时,全村人发出惊呼。纸张呈淡紫色,迎光透视可见均匀的纤维分布,对着阳光轻晃,竟能看到无数细小的气泡 —— 那是瘴气被分解后留下的微孔结构。

"比地主家的纸还好!" 阿虎娘用新纸包裹晒干的草药,惊喜地发现纸张能防潮防虫。江砚舟取出从系统商店兑换的 "永不褪色墨"(消耗 10 积分),用狼毫笔在纸上写下 "青石造纸记",墨汁瞬间渗入纤维,形成永不晕染的字迹。

当晚,系统界面爆闪,积分突然飙升至 200。江砚舟看着【文明突破奖励】的提示,想起之前连盐都要精打细算的日子。

当第一本《青石农书》装订完成时,晒谷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封面用鎏金织布机织出的云锦,书页间夹着干燥的血薯叶,翻开时会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是土地的私语。

"第一页,记血薯王的种植法。" 江砚舟的声音混着纸页翻动声,"第二页,是咱们用樟树皮和红薯藤造纸的秘方。" 他望向陈耕,少年正用新制的纸张记录屯田数据,纸边用菌丝线装订,结实如铁甲。

外面,右相府的密探在山顶窥视,看到的是令他胆寒的景象:青石坞的寨墙上,用纸张书写的 "耕者有其纸" 标语在风中猎猎作响;学堂里,孩子们捧着纸书诵读《千字文》;就连田间的稻草人,都穿着用废纸浆压制的 "纸甲",在阳光下闪烁着文明的光芒。

而在造纸坊深处,江砚舟正在调试新的配方。系统商店的 "纤维改良" 货架上,"甘蔗渣纸"" 竹纤维纸 " 的图标闪烁着的光芒。他摸出玉佩残片,残片与纸浆共鸣,在地面映出岭南地图 —— 每个光点都是正在造纸的流民部落,宛如文明的星火,在干旱的大地上燎原。

"先生!" 虎娃抱着新抄的《天工秘卷》跑进来,纸页间夹着刚晒干的魔芋花,"陈耕说,用魔芋胶和血薯藤混合,能造出能记录声音的 ' 响纸 '!"

江砚舟笑了,指尖在系统商店点击 "甘蔗种"。积分从 200 降至 180,但他知道,每一张纸都是投向旧世界的砖石。当朝廷还在用文字垄断统治时,青石坞的流民们己用红薯藤造出了文明的载体,在这干旱的岭南大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史诗。

造纸全流程数据记录:

原料:血薯藤(占比 70%)、樟树皮(20%)、魔芋胶(10%)

能耗:每百斤纸消耗露水 300 斤(通过聚水石回收 240 斤)、慢燃木 50 斤

产量:每日可产纸 300 张(初期),后期通过流水线提升至 2000 张

特性:防潮、防虫、可承载菌丝网络传导(后续解锁)

有了纸张,那么就能用来学习,而且还能擦屁股了,呜呜,谁能想到,这个年代,上完厕所用的是木片,虽然不割屁股,但是容易弄手上,呜呜。

今晚,江砚台第一次使用上了,柔软,不有点硬的纸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