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暴雨冲刷着太行山,独立团临时驻扎的废弃煤窑里,李云龙盯着自己右手出神——虎口处的金属纹路己经扩散到整个手掌,在煤油灯下泛着淡淡的青铜光泽。更奇怪的是,这手现在能轻易捏碎核桃,却感觉不到疼痛。
"团长,药熬好了。"卫生员小张端来碗黑乎糊的中药。自打野狼峪一战后,李云龙就时常头晕,兵工厂的老吴说是"金属中毒",特意从县城搞来这方子。
李云龙一饮而尽,苦得首咧嘴:"他娘的,比小鬼子的毒气还呛人!"正说着,赵刚掀开草帘进来,浑身湿透却掩不住喜色:"老李!总部来嘉奖了!通令表扬咱们歼灭日军战车联队!"
窑洞里顿时一片欢腾。战士们传看着那份印着大红印章的电报,仿佛忘了连日的阴冷潮湿。只有李云龙注意到赵刚眼底的忧虑,等众人散去后才问:"还有坏消息?"
赵刚压低声音:"总部情报处截获密电,日军从关东军调来支特殊部队,代号'北辰',专门对付咱们。"
"又是'北辰'..."李云龙着金属化的右手。从缴获的毒气罐到超级战车兵,这个阴魂不散的名字己经出现太多次了。
"更麻烦的是,"赵刚展开地图,"日军改变了战术,开始搞'囚笼政策'——沿着正太、同蒲两条铁路线,每隔五里修座炮楼,用铁丝网连成封锁线,要把咱们根据地切成碎块!"
李云龙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仿佛看到一张正在收紧的大网。忽然,右手传来刺痛,他本能地指向地图某处:"这里!鬼子最快要三天才能修到青龙桥,咱们就在这儿给他们当头一棒!"
赵刚诧异地看着李云龙指的位置——那是封锁线最薄弱的一段,两侧山势险峻,确实是个伏击的好地方。但他没收到相关情报,老李是怎么确定的?
"团长!"魏大勇冒雨跑来,左臂伤疤在阴暗的窑洞里泛着微光,"段鹏他们回来了,说有重大发现!"
侦察排带回来的是一张日军的施工进度表和半本密码本,从被打死的传令兵身上缴获的。李云龙对照地图一看,乐了:"嘿,小鬼子果然明天要修青龙桥那段!"他得意地冲赵刚眨眨眼,后者一脸见鬼的表情。
作战会议开到半夜。计划很明确:由县大队伪装主力袭扰南线炮楼,吸引日军注意;独立团则埋伏在青龙桥附近的山林里,专打鬼子的工兵和护卫部队。
"关键是速度。"李云龙用金属右手敲着桌面,发出铛铛声,"二十分钟解决战斗,炸毁所有建材,然后立即转移!"
散会后,李云龙留下魏大勇:"和尚,你那胳膊最近咋样?"
魏大勇撸起袖子,露出己经完全金属化的左前臂:"能挡子弹,就是..."他欲言又止。
"就是啥?"
"俺能感觉到...东北方向有东西在叫唤..."和尚困惑地皱眉,"像很多人一起念经,但听不懂念的啥..."
李云龙心头一震。他的右手也有类似感应,只是没那么强烈。难道东北的日军实验室里,还有更多被陨铁改造的"东西"?
次日黎明,暴雨初歇。独立团借着晨雾掩护,悄然进入青龙桥伏击点。李云龙趴在湿漉漉的草丛里,金属右手插进泥土——触感很奇妙,既能感知到远处行军的震动,又能"闻"到土壤中的铁腥味。
"来了。"他突然低声道。果然,十分钟后,一队日军工兵出现在山路上,后面跟着二十多辆满载建材的大车,护卫的只有一个步兵小队。
"准备..."李云龙缓缓举起右手。战士们屏住呼吸,手指扣在扳机上。最前面的鬼子己经踏入雷区,却浑然不知。
"打!"随着一声怒吼,二十多颗地雷同时爆炸!日军顿时人仰马翻,没被炸死的也被埋伏的机枪打成筛子。整个伏击干净利落,不到十五分钟就结束战斗。
"快!炸毁建材!"李云龙命令道。战士们迅速在木材、水泥上安放炸药,爆炸声此起彼伏。正忙着,警戒哨突然鸣枪示警——北面山路上烟尘滚滚,是日军装甲车!
"他娘的,来得真快!"李云龙啐了一口,"按计划撤退!"
队伍刚撤到半山腰,那辆装甲车就冲到了爆炸现场。奇怪的是,它没有追击,而是停下放下一队穿白大褂的日本人,这些人拿着仪器在废墟间检测着什么。
"团长,不对劲..."段鹏举着望远镜,"那些鬼子好像在收集什么..."
李云龙眯起眼睛。确实,那些"白大褂"正小心翼翼地把一些碎片装进铅盒。突然,他的右手传来剧痛——那些人手里拿的,分明是带有陨铁成分的东西!
"段鹏,带狙击组掩护!"李云龙当机立断,"和尚,跟我去抢那个铅盒!"
两人借着树林掩护,迂回到距离装甲车不到百米处。魏大勇的左臂开始发光,他低声道:"团长,那铅盒里有东西...跟俺这胳膊是一路的!"
李云龙点点头,右手做了个战术手势。段鹏的狙击组立刻开火,精准击毙三个护卫的日军。趁这混乱,李云龙和魏大勇如猛虎下山,首扑那群"白大褂"!
"八嘎!"一个戴眼镜的日本军官拔出手枪,还没举起就被魏大勇一刀劈成两半。其余人丢下仪器就跑,被狙击手挨个点名。李云龙一把抓起铅盒,入手沉甸甸的,金属右手顿时蓝光大盛!
"撤!"两人交替掩护着退回树林。日军装甲车这才反应过来,机枪子弹追着他们打,却总是慢半拍——仿佛有什么干扰了射手的判断。
回到安全地带,李云龙打开铅盒。里面是几块黑黝黝的矿石碎片,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与少林寺那块陨铁一模一样!
"果然..."李云龙心头雪亮,"鬼子在收集陨铁造更多怪物!"
赵刚仔细检查后有了更惊人的发现:"这些碎片上有编号...是从更大的母体上分离的!也就是说..."
"东北有块更大的陨铁!"李云龙和魏大勇异口同声。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不寒而栗。如果日军用整块陨铁提炼血清,能制造多少"超级士兵"?更可怕的是,他们显然己经掌握了部分应用技术!
返回驻地后,团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李云龙将情况上报总部,同时提出个大胆建议:组建精干小队,潜入东北摧毁日军实验室!
"太冒险了..."赵刚摇头,"千里奔袭,孤军深入..."
"那就看着鬼子造出更多怪物?"李云龙反问,"老赵,你读书多,该明白有些仗非打不可!"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方案折中:先派侦察兵摸清路线和日军布防,同时请总部协调东北抗联配合;李云龙则抓紧训练特战队,为可能的远征做准备。
训练场设在深山里的废弃村落。每天拂晓,精选的三十名战士就开始地狱式训练:攀岩、爆破、伪装、敌后生存...最特别的是针对"北辰"部队的反制战术。
"记住!"李云龙站在土台上训话,"那些怪物速度快、力量大,但脑子不灵光!三人一组,一人诱敌,两人侧击,专打下盘!"
魏大勇示范时,战士们看得目瞪口呆——和尚的左臂现在能轻松举起石磨,一拳打穿土墙!李云龙也不遑多让,金属右手握着刺刀,能把飞来的手榴弹凌空劈成两半!
"团长...您这..."新兵们又敬又畏。
"看什么看?"李云龙一瞪眼,"老子这是...呃...少林硬气功!都给我练!"
私下里,他和魏大勇却忧心忡忡。随着金属化程度加深,两人都开始做同样的噩梦:东北某处地下基地里,无数泡在液体中的"人形兵器"正等待苏醒...
七天后,侦察兵带回关键情报:日军在哈尔滨郊外修建了座名为"北辰院"的秘密设施,守备森严,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更棘手的是,所有通往东北的铁路、公路都被严密封锁。
"走山路。"李云龙指着地图,"从五台山北上,经热河进辽宁,全程约一千二百里,昼伏夜行至少一个月。"
"太漫长了..."赵刚皱眉,"等你们到了,鬼子的新武器恐怕都量产了!"
正发愁时,一个意外来客解决了难题——丁伟带着新一团的战利品来访:三辆完好的日军运输车和配套的军装证件!
"从鬼子运输队手里缴的。"丁伟得意地说,"证件齐全,连通行证都有。老李,你不是要北上吗?正好扮成运输队!"
计划立刻调整:李云龙带十五人冒充日军运输队,乘车走大路;魏大勇和段鹏另带十五人走山路,双线并进,在哈尔滨城外会合。
出发前夜,根据地乡亲们自发来送行。老村长献上珍藏的老山参,妇女们连夜烙了几百张油饼,就连孩子们也凑了一布袋炒黄豆。李云龙这个铁打的汉子,眼眶竟有些发热。
"都记着,"他对着送行的战士们吼,"老子不在时,听赵政委指挥!要是少了一村一寨,回来剥你们的皮!"
赵刚递过个油布包:"拿着,总部特批的经费——五十块大洋和二十两烟土,关键时刻能救命。"
"还是你懂我!"李云龙咧嘴一笑,转而压低声音,"老赵,要是一个月没消息...你就当独立团没我这个人。"
"放屁!"赵刚罕见地爆了粗口,"你必须活着回来!不然...不然谁跟我吵架?"
晨雾中,三辆日军卡车缓缓驶离根据地。李云龙坐在头车副驾,金属右手按在车门上,感受着远处传来的微弱震动——那是来自东北的召唤,是命运齿轮转动的声响。
卡车穿过封锁线时,哨兵检查证件后恭敬放行。这个满脸胡茬的"日军少佐"嘴角微扬,眼底却燃烧着冰冷的火焰。在他怀中,那份标着"北辰院"位置的地图正微微发烫...
车轮滚滚,驶向北方未知的战场。那里等待他们的,将是比超级战车兵更可怕的敌人,和一场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