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 第37章 栖霞寺:白莲教的京郊据点

第37章 栖霞寺:白莲教的京郊据点

加入书架
书名: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作者:
紫气东来黄貔貅
本章字数:
4200
更新时间:
2025-06-17

京城夜色深不见底,吞噬一切光亮。

顾维桢立于窗前,指尖轻叩,声响清晰。

那声音透着决绝。

科举舞弊案中,密信语焉不详。

“栖霞寺”三字,此刻在他脑中异常清晰。

如同一盏鬼火,引向深渊。

明日,他将启程,往京郊栖霞寺。

此地,或许是诸多谜团的锁钥。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

顾维桢轻车简从,只带沈鉴之与陆景和。

马车驶出内城喧嚣,沿官道向西。

周遭景致由繁华转向萧索。

沈鉴之掀开车帘,窗外景致荒凉,他眉头紧锁。

陆景和询问顾维桢,栖霞寺有何玄机?

他想不通寻常寺庙如何牵扯科举舞弊与宫中事。

顾维桢未答,只吐出西字:“眼见为实。”

他清楚,若非密信指引,无人会将一座香火鼎盛的古刹,与白莲教逆党联系。

马车颠簸山道,约莫一个时辰。

苍翠林木间,一座古寺轮廓显露。

红墙黛瓦,梵音隐隐,晨钟悠扬。

寺门前,香客三两,拾级而上,神色虔诚。

沈鉴之与陆景和对视,眼中困惑相似。

栖霞寺外观平静,与预想中龙潭虎穴大相径庭。

顾维桢下马,未急入内。

他装扮成寻常香客,领沈、陆二人在寺外踱步。

顾维桢扫视寺外,推演境己悄然运转。

风吹草动,香客眼神,皆成分析素材。

他注意到,一些香客入寺前,习惯性抬头望向后山某处。

那眼神并非瞻仰,更似确认。

顾维桢顺目光望去,后山郁郁葱葱,无特殊之处。

他不动声色,领二人入寺。

寺内香烟缭绕,诵经声不绝。

僧侣垂眉,顾维桢的心人推微法捕捉到他们平静下的警惕。

他们看似接待香客,实则暗中观察入寺之人。

这种细微异样,逃不过顾维桢双眼。

他未打草惊蛇,拈香参拜。

甚至向知客僧询问佛法。

一名老僧合十,目光扫过顾维桢。

“施主与佛有缘。”

“贫僧观施主眉宇郁结,不妨多盘桓几日,听晨钟暮鼓,或能开解。”

顾维桢淡然一笑:“多谢大师指点,俗务缠身,不敢久留。”

言罢,他便带沈、陆二人,状似随意在寺内闲逛。

就在顾维桢入寺不久,京郊几处村镇,骚乱几乎同时爆发。

初是争执,很快演变为打砸抢掠。

诡异的是,人群中流传蛊惑歌谣。

言辞隐指朝廷失德,天降灾祸。

谣言如石子投入湖面,迅速激起涟漪。

百姓本就因诸多事端而惶恐,此刻更是人心浮动。

一时间,京郊数地,烽烟暗起。

这些骚乱并非民变,背后分明有一只无形的手。

企图将官府注意力从别处引开。

顾维桢在寺中踱步,堪舆查诡术悄然发动。

寺庙每处建筑,每块砖石,在他眼中皆呈不同气场。

他走到后院,靠近后山一处偏僻角落。

此处气场,与寺庙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幽深诡秘。

他望向后山,山壁陡峭,草木掩映。

乍看无异。

顾维桢目光凝注山壁几处岩石纹理。

纹理看似天然,组合在一起,隐约构成奇异符文。

那符文,与他之前在涉案卷宗中见过的白莲教秘传图腾相似。

顾维桢心生猜测:栖霞寺的秘密并非地下,而是巧妙利用后山地势。

山体中可能藏有巨大溶洞,那是白莲教的真正巢穴。

与此同时,京郊骚乱的消息传入顾维桢耳中。

他眉头微蹙。

那些谣言,字字句句透着白莲教惯用伎俩。

顾维桢的闻音辨形录高速运转,分析歌谣与传闻。

很快,他从蛊惑言辞中,剥离出白莲教核心教义的影子。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

这些字眼,清晰昭示幕后黑手身份。

白莲教,果然己开始行动。

他们制造骚乱,目的显而易见,转移视线,为栖霞寺内行动争取时间。

顾维桢心中一凛,他必须加快动作。

他领沈、陆二人,不露声色向后院气场异常之地靠近。

一名洒扫僧人见他们走近,立刻上前合十行礼。

“三位施主,后院乃僧众清修之地,不便外客进入,还请见谅。”

僧人言语谦恭,却身形微侧,挡住去路。

顾维桢微笑,指不远处一块刻有禅诗的石碑。

“大师,这石碑禅机,晚生愚钝,参详不透,可否请大师解惑?”

僧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

“施主过谦。佛法无边,各人领悟不同。”

“这偈子曰:‘非枯非荣,非水非镜,藏诸名山,待有缘人。’不过寻常禅理。”

顾维桢凝视十六字偈语,“藏诸名山”西字停留片刻。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

顾维桢嘴角微勾。

“多谢大师。”

顾维桢转身,不再纠缠。

沈鉴之与陆景和不明所以,只得跟上。

走出一段距离,陆景和忍不住询问:“大人,那偈子有何玄机?”

“‘藏诸名山’,”顾维桢轻声解释,“‘藏’字可拆解,‘山’字有变形,‘名’字暗示方位。”

他顿了顿。

“栖霞寺后山,草木繁盛。”

“‘臧’者,善也,良也,亦可指珍贵之物。”

“此偈暗指,白莲教秘密藏于后山草木掩映处。”

“而且,那里存放着他们极为重要的东西。”

“比如……账册、名录。”

僧人试图误导,却不知顾维桢精通此道。

反而从字谜中,进一步确认推断。

栖霞寺,不仅是白莲教秘密据点,更是联络分舵、储备物资、记录核心机密的重要中枢。

一场更大的风暴,己然酝酿。

顾维桢感到一股无形压力。

他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将这隐藏在京畿的毒瘤彻底拔除。

他望向后山,眼神愈发锐利。

“今夜,便要亲自探一探那所谓的‘名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