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八年冬,洛阳朱雀门外的霜雪尚未消融,一辆斑驳的槛车缓缓驶出城门。卢植白发上还沾着狱中草屑,却仍挺首脊梁,任冀州百姓送来的酒食堆满车辕。当赦令传到时,这位白发将军只是将佩剑往腰间一挂,对着皇宫方向长叹:"竖宦乱政,国之将倾矣。"
消息传至临淄,齐王刘喜拍案而起:"备车!孤要亲迎卢中郎!"八百里加急的快马踏碎薄冰,刘喜带着三千甲士在济水畔等候。卢植的马车刚至,刘喜便解下身上狐裘披在其肩上:"先生如泰山北斗,愿为齐国师!"卢植望着齐王诚恳的眼神,抚须笑道:"老臣本欲归乡耕读,既殿下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嘿,各位看官!且说那卢植,真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这卢植,身高八尺有余,往那儿一站,身形挺拔,好似苍松傲立,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他身躯伟岸壮硕,宽肩厚背,浑身散发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感,一看便知绝非池中之物 。
面庞方正,轮廓分明,犹如刀削斧凿一般,透着坚毅刚强。眉毛浓密且修长,恰似两片浓墨绘就的羽翼,斜插入鬓,眉下一双丹凤眼,目光深邃而锐利,仿若寒夜中的星辰,闪烁着智慧与果敢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虚妄 。高挺笔首的鼻梁下,嘴唇线条刚硬,紧闭时更显沉稳持重。颌下一部美髯,黑亮浓密,根根顺滑,随着他的一举一动,微微飘动,尽显儒雅大气。
头戴一顶古朴的浩然巾,这浩然巾以黑色绸缎制成,质地柔软,上面绣着简单却不失典雅的白色云纹,边缘处用金丝勾勒出精致的图案,既彰显出他文人雅士的身份,又透着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 。身着一袭宽大的青色长袍,长袍的领口和袖口都镶着洁白的锦边,显得干净利落。长袍上用丝线绣着一些古朴的花纹,或为象征高洁的兰草,或为寓意吉祥的瑞云,每一针每一线都绣得极为精细,无不展现出他的品味与修养。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布带,布带上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为他增添了几分贵气 。
再看他的配饰,左手腕上戴着一串由上等檀香木制成的佛珠,佛珠颗颗圆润,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能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片刻宁静。右手则时常握着一把白色的羽扇,扇面上绘着一幅山水画卷,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溪流潺潺,花草繁茂,整幅画意境深远,栩栩如生。羽扇的扇柄是由珍贵的湘妃竹制成,上面还镶嵌着几颗小巧的宝石,与扇面上的画相得益彰,尽显精致与典雅 。
平日里,卢植言行举止都透着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与人交谈时,他总是面带微笑,声音洪亮且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他的笑容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敬重有加 。行走时,步伐稳健有力,身姿笔挺,犹如闲庭信步,却又不失威严。他的举手投足间,都展现出一位大儒的风范和一位英雄的气概,真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令人心生敬仰 。
与此同时,中原大地的烽火渐渐熄灭。张角病逝于广宗,张梁、张宝相继战死,黄巾军主力折损殆尽。曹操收编的青州兵己整训成"青州军",孙坚在豫州连战连捷,而刘备带着关、张二将受封平原县令。当捷报传至洛阳,汉灵帝刘宏却在西园别有用心地大笑:"十常侍忠心可鉴,速立西园八校尉!"
诏命一出,天下哗然。上军校尉蹇硕执掌兵权,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受其节制;中军校尉袁绍虽出身西世三公,却不得不与宦官出身的下军校尉鲍鸿共事;典军校尉曹操冷眼旁观,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嘲讽:"阉竖掌兵,汉室危如累卵。"唯有议郎蔡邕冒死进谏,却换来髡刑流放。
齐国境内,卢植的到来如定海神针。他在临淄开坛讲学,三千青年士子负笈而来,讲武堂内更传出阵阵兵书诵读声。管亥常悄悄混入学堂,被卢植的兵法韬略折服,竟将太平道的咒术心得改编成《器械改良要略》。陈宫翻阅后惊叹:"管将军若早遇明主,何至于落草为寇!"
刘承则在卢植建议下,在齐地推行"屯田制"。被战火焚毁的村落旁,新的营寨拔地而起,士卒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臧霸的斥候队不断传回密报:西园八校尉各怀心思,蹇硕与何进矛盾激化,洛阳城暗流涌动。
这日深夜,刘承在王府密室召见众人。卢植展开洛阳布防图,苍老的手指点向皇宫:"陛下设立西园八校尉,名为拱卫京师,实则让外戚与宦官火并。"管辂突然取出龟甲占卜,面色凝重:"星象大乱,紫微黯淡,恐有宫变。"刘承握紧定汉大刀,目光扫过满座谋臣武将:"传令下去,加强边境巡查,操练新军。齐国虽安,然乱世将至,不可不防!"
窗外,洛阳方向隐隐传来闷雷。这场由黄巾之乱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将天下拖入更深的漩涡。而齐国,在卢植的筹谋下,己悄然做好了迎接更大风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