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 第50章 亩产五百斤的玉米种子

第50章 亩产五百斤的玉米种子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作者:
外酥里嫩
本章字数:
4508
更新时间:
2025-06-16

王士德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猛地转过身,眼中的失望瞬间被狂喜取代!

他一把抓住李强国的胳膊,力气大得惊人,声音都变了调:

“什……什么?!你说你掰了两麻袋回来?!还……还在你家?!”

“强国!我的好同志!你……你立了大功了!天大的功劳啊!”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随即急切地催促:

“快!快带我们回去!立刻!马上!看看那些玉米!”

一群人风风火火地跟着李强国返回李家村。

当李强国从自家厨房角落搬出那两麻袋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李强国解开麻袋口,露出了里面金灿灿、颗粒的玉米棒子。

为了效果逼真,他还特意混杂了一些被空间“催肥”过的普通玉米棒子。

但即便如此,那大部分棒子的品相也足以震撼在场的专家!

王士德几乎是扑了上去,颤抖着双手捧起一个玉米棒。

这棒子比他预想的还要大!

穗轴粗壮,籽粒排列紧密,颗颗圆润,色泽金黄透亮,仿佛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

他小心翼翼地剥开几粒玉米,露出里面的胚乳。

用手指捻了捻,感受着那沉甸甸的质感。

又放在鼻子下嗅了嗅,一股新鲜粮食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

“好!太好了!”

王士德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这颗粒度!这穗轴大小!这胚乳的发育程度!绝了!真是绝了!”

他激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

“老张,你看!这种源!”

“如果真如强国同志所说,是在那片极度贫瘠干旱的野地自然长成的……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它本身就拥有极其强大的抗旱、耐瘠基因!”

“这是大自然优胜劣汰、千锤百炼出来的宝贝啊!”

他转向李强国,声音因为兴奋而高亢:

“强国同志!我初步判断,这批种子非同小可!”

“如果它的适应性真如我们看到的环境那样。”

“那么,把它种到条件稍好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精心管理,它的亩产量……”

“保守估计,很可能突破五百斤!甚至更高!”

“五百斤?!”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几个农科院的专家也纷纷点头。

虽然觉得王副院长有点激动过头,但这批种子的品相确实远超普通品种,潜力巨大。

要知道,他们农科院试验田里最好的玉米品种。

在风调雨顺、精耕细作下,亩产也就勉强摸到西百斤的门槛。

五百斤?

那简首是天方夜谭!

但如果种子源头真在那样的逆境中……又似乎有了一丝渺茫的可能性。

“强国同志!”王士德紧紧握住李强国的手,眼神热切,

“这两麻袋种子太珍贵了!它们是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的希望!”

“这样,我用十袋……不!二十袋最好的玉米种跟你换!”

“你把这两麻袋都交给我们农科院!我们带回去,立刻组织最精干的力量进行研究、繁育!”

“争取尽快培育出抗旱高产的优良品种,造福全国农民!你看怎么样?”

李强国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露出憨厚又带着点犹豫的表情:

“大爷,你说的……我大概听明白了。这东西很重要,要研究。”

“不过……你刚才不是说,研究种子,最好是在……”

“嗯……它原来生长的环境差不多的条件下,更能看出它的真本事吗?就像你说的‘自然选择’?”

王士德一愣,没想到李强国会问这个,但还是耐心解释:

“对!环境验证非常重要。”

“我们在实验室和试验田做初步筛选,但最终确定一个品种的适应性。”

“尤其是抗旱耐瘠特性,确实需要在类似原产地的严苛环境下进行大田试验。”

“这能最真实地反映品种的潜力。”

李强国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接口道:“那……大爷,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家不是刚承包了妙峰山下一大片荒地吗?”

“那片地,土薄、缺水、石头多,跟你刚才看到的那片野地,条件差不多吧?”

“反正我家今年也不知道该种啥好。”

他拍了拍麻袋:“既然这玉米种子这么好,又是从那种地方出来的,我想……留一袋,种到我家的荒地里试试!”

“你不是说要在类似环境下验证吗?这不正好?我家那块荒地,就是最好的‘试验田’啊!”

“我种一种,看看它是不是真有你说的那么神!”

“这也算是……帮你们做验证了,一举两得,多好?”

“什么?!你要自己种?!”

王士德一听就急了,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强国同志!这太冒险了!”

“这是珍贵的种质资源!是研究的根本!”

“万一你种不好,或者管理不当,损失了种子怎么办?这责任太大了!”

“还是都交给我们,由专业的人来研究!”

“你放心,一旦培育成功,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大爷,”李强国态度很坚决,但语气依然保持着恭敬,

“你说的道理我懂。可这玉米种子,是我从山里背回来的,对吧。”

“它现在是我的东西。”

“你刚才也说了,要在类似环境下验证效果最好。”

“我家那荒地,条件正好!”

“再说了,我就种一袋,留一袋给你们带回去研究。这总行了吧?”

“这总比你们带回去,种在你们科学院那肥沃的试验田里,离它老家十万八千里,更能看出它的真本事吧?”

“要是它在我的荒地里真能长得好,那不是更能证明它厉害?对你们研究不也是大好事?”

李强国的话句句在理,尤其那句“种子是我的东西”,让王士德一时语塞。

他是搞研究的学者,不是强取豪夺的官僚。

他深知这批种子的源头在李强国这里,所有权也毫无争议。

对方愿意拿出一半交给国家研究,己经是深明大义了。

而且,李强国提出的“在原生类似环境验证”的观点,确实戳中了育种研究的关键点。

看着李强国那副“我就想在自己地里试试看”的朴实表情。

再看看那两麻袋金灿灿的种子,王士德内心激烈斗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