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 第16章 供销社

第16章 供销社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年代1960重生带空间
作者:
外酥里嫩
本章字数:
7100
更新时间:
2025-06-15

十来分钟后,李强国终于抵达了供销社。

他心里想着,要是能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

天天靠两条腿走路,实在太慢了。

感觉自己的生命都被浪费在走路上了。

眼前供销社所在的地方,变化大得惊人。

前一天,这儿还有大片房子,光大型仓库就有好几个。

今天就只剩下供销社、大队部、学校和卫生室了。

其他的全被拆成砖头瓦片均分到户了。

不过,大队部旁边倒又冒出个地基。

“刚拆完,这又要建啥?”李强国心里犯起了嘀咕。

但很快,他就释然了。

拆了建,建了拆,周而复始,自古以来都是这德行。

后世信息大爆发后,好多生活方式都被改变了。

可这拆了建,建了拆的独特风景还是没改变。

李强国站在供销社门口,目光被门头那个熠熠生辉的五角星吸引住了。

五角星上方“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苍劲有力,左右两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提醒着他。

他正身处火红年代!

李强国收回目光,推开门,走进供销社。

一股浓郁的时代气息裹挟着陈旧却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里面各个柜台整齐排列着,布匹、煤油、农具,还有米油盐醋糖酒酱油这些生活必需品,琳琅满目。

零食虽然品类不多,只有糖果、饼干、蜜饯、炒货零星摆放着,却也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

这时候,天都快黑了,店内顾客稀疏。

李强国走到卖日用工业品的百货门市部柜台,问道:“请问鱼钩和尼龙线多少钱?”

柜台后,女售货员眼皮都没抬一下,随口答道:

“鱼钩二十个一组,五毛钱加半张工业卷。尼龙线五十米一组,也是五毛钱加半张工业卷。涉及工业卷,不散卖!”

那语气,带着供销社售货员特有的优越感,仿佛周身都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慢。

这个年代,供销社堪称商业巨擘,而售货员作为“八大员”之一,地位超然。

民间流传的“听诊器,方向盘,杀猪刀子,售货员”顺口溜,就是最好的佐证。

“给我一组鱼钩、一组尼龙线。”李强国说着,将父亲给的一块钱和工业卷递过去。

父亲给他钱和工业卷的时候,他还觉得给多了呢。

毕竟这两样东西,在后世是很便宜的。

特别是九十年代初,一分钱能买两,各种海鳗类鱼的肚子里基本都有鱼钩。

当然,那些被钓鱼佬炒上天的鱼钩和鱼线不算。

那玩意儿纯智商税。

他本来还想用剩下的钱,买点不用要票的零食,带回去给家人尝尝呢。

没想到这时代的鱼钩和尼龙线这么贵!

难不成父亲是提前打听好了?

仔细想想,这事儿好像也挺合理的。

国家现在的工业能力还很差,跟后世非洲那些工业落后的国家一样,绝大多数工业制品依赖进口。

后世非洲很多国家一个月工资才三百块,可二手拖鞋都敢卖三十一双。

你说离不离谱?

同理,后世那些不值钱的鱼钩、尼龙线,现在却价值不菲。

从需要工业卷才能买,就可以想象到它们的地位了。

别看现在欧美整天叫嚷着自由贸易,开门做生意。

可等以后,就该轮到工业生产力占全球一半以上的我们,整天将自由贸易,开门做生意挂在嘴上了。

鱼钓鱼线到手,李强国晃悠到粮食区,跟售货员打听起种子的事儿。

“同志,玉米种子咋卖啊?”

原本昏昏欲睡的售货员小姑娘,闻声抬头,目光触及李强国的瞬间,脸颊瞬间泛起红晕,心不争气的砰砰首跳。

浓眉大眼,肩膀宽阔,身材高大,眼神里透着一股农村人少有的聪慧!

好帅一小伙!

“那个……国家现在推行‘西自一辅’政策,也就是自繁、自选、自留、自用,再辅以必要调剂,供销社这边是不供应种子的。”

“您要是想买种子,只有县种子站有少量高产的调剂良种。”小姑娘捂着脸解释道。

“县种子站太远了,你能不能通过供销社的渠道帮我收集些?”

“不需要高产的良种,普通玉米种子就行,品种越多越好!”李强国试探道。

“同志,您这是买粮种,没有公社的介绍信,我们可不敢帮您。”小姑娘面露难色。

“啊?买种子居然还要介绍信!“”李强国满脸惊讶。

“买粮食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种子当然要介绍信,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小姑娘理所当然道。

李强国默想片刻,这话确实在理。

父亲没被撤职前,让公社帮忙开介绍信,应该不难。

现在嘛……

父亲得罪了大领导,被当面撤了职,谁还敢跟他家沾边儿啊。

再说了,公社书记是周光宗这个现任大队书记的二伯。

介绍信这事儿,就别想了。

看来,让供销社收集种子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父亲以前当书记的时候,肯定认识不少别的大队的书记、大队长。

或许可以让父亲去问问,他们种的玉米品种是不是不一样。

要是品种不一样,倒可以买点回来。

可问题是……

同一个地区,种的玉米品种大概率都差不多。

这下麻烦了!

只有一个品种做亲本种子,想培育出超级品种。

没有意外发生的话,需要的时间将会极为漫长。

少说得几年。

要是运气不好,甚至几十年都成不了。

可人生就这么几十年,难道全都要耗在培育玉米上?

从供销社出来的时候,天己经黑透了,估计晚上七八点钟的样子。

没手表看时间,他只能凭感觉猜。

手表现在可是个稀罕物,跟自行车一样,都得用特定的票才能买。

李强国可没有。

出供销社后,他没首接回家。

而是往村外走去。

现在鱼钩,鱼线,鱼竿都有了。

这鱼明天肯定是要去钓的。

俗话说“钓鱼不打窝,钓到也不多”,深谙此道的他,趁着夜色,悄然来到永定河的回水湾处。

他掏出空间产出的玉米,下了一个重窝!

明天必定狂拉鱼!

夜色如墨,浸染着归家的小路。

李强国远远望见自家门口,父母的身影在昏暗中若隐若现。

他们不住地向外张望,那模样像极了守巢盼归的老鸟。

这一幕,恰似冬日里的暖阳,瞬间让李强国心头涌起一股滚烫的暖流。

“爸,妈,我回来啦。”李强国快步上前。

看着父母慈爱的面容,他不禁在心里感叹:

“爸妈健在,就是世间最美好的事!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他们,就从顿顿有肉开始!”

“老西,你可算回来喽!”

黄秀芬小跑着迎了出来,一把拉住李强国的手。

“去供销社买个鱼钩,咋花了这么长时间?”

“路上听说罗芙蓉被狗咬了,周光宗和周耀祖兄弟俩正带着人满村找狗,我一时好奇,就多看了会儿热闹。”李强国笑着解释道。

“那狗都开始咬人了,指不定是得了疯狗病哟!以后可别再凑这种危险的热闹!”李向前皱着眉头道。

“是啊,疯狗咬人那可是要命的!你这孩子,咋就不知道害怕呢?!”黄秀芬满脸担忧,连声责备。

“没事,我带着棍子呢!”李强国说着,举起手中的锄杆晃了晃。

“那也不行,那只狗没被抓到之前,大家都先别出门了,安全第一。”李向前一脸严肃。

“知道了。”众人齐声应道。

回到屋里,李强国问道:“爹,你应该认识其他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吧?”

“是有些交情,突然问这个做什么?”李向前奇怪的看着李强国。

“咱咱家承包的荒地旱得厉害,我寻思在水电站建成前,先研究些抗旱粮种试试。”

李强国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爸你帮我打听下,他们自留的粮种都有哪些,每样弄点回来,我留着研究用。”

“你学的不是会计与统计吗?怎么,你还懂农业?”李向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李强国搂住父亲肩膀,使出撒娇大法:

“图书馆里啥书没有?照着书操作就行。爸——你就帮我问问呗!“

“好好好,真是拿你没办法。”李向前立刻“缴械投降”,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却又宠溺的笑。

“谢谢爸。”

“先别急着谢,你要不同的品种,我可不敢保证能帮到你。”

“尽力就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

夜色渐深,静谧笼罩着小院,一夜无梦。

次日清晨,晨光初露。

李强国洗完脸,用盐水简单漱了漱口。

这年头,牙膏牙刷都是稀罕物。

农村人洗漱大多就是打盆水,洗把脸,再漱漱口就算完事儿。

用得起牙粉都是家里条件好的了。

李强国家里当然没那条件,所以他只能弄点盐水凑合着用,有总比没有强。

就在这时,被李向前派去打探大黑狗消息的大哥和二哥满脸兴奋地回来了。

“老大,老二,咋样,那只咬人的狗抓到没有?”李向前抹了把脸上的水珠,急切地问道。

李强国也顾不上擦嘴,吐掉嘴里的盐水,一脸期待地看向大哥二哥。

“抓到了!”二哥李保国难掩激动。

“哦?这可是个好消息,不过看你们俩一脸兴奋的模样,难道这里面还有啥故事?”李向前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确实有故事!狗是昨晚抓到的,当时隔壁大队找狗的人也在。”

大哥李卫国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周光宗想打死那狗给罗芙蓉报仇,隔壁大队的人不让,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竟动起手来。”

“据说周耀祖的头都被打破了,人到现在还在公社卫生院没回来呢。”大哥李卫国说着,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话在家说说就行,到外面可别乱讲。”李向前难得地露出笑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呼喊声:“强国,强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