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逆袭和校草相恋
重生之我逆袭和校草相恋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重生之我逆袭和校草相恋 > 第六十一章 高考后看海

第六十一章 高考后看海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逆袭和校草相恋
作者:
白莀
本章字数:
5322
更新时间:
2025-06-22

距离高考仅有200天,沈瓷指尖划过《中国近代史纲要》里“五西运动”的段落,书脊处的磨损又深了一层,露出泛黄的纸芯。

“阿瓷,你看这道题!”林艺突然把地理试卷推过来,洋流分布图上画满了凌乱的箭头,

“秘鲁渔场的成因我总算记住了,但A大新闻系的招生要求里有‘社会实践经历’,我连校报都没进过,怎么办?”

她咬着笔杆,校服领口别着的“校园记者团”徽章歪向一边,那是她上周熬夜写了三篇通讯稿才争取到的资格。

沈瓷放下手中的《普通心理学》,书页间夹着江辰帮她画的“大脑边缘系统示意图”,旁边用铅笔写着:

“情绪调节就像电路稳压,要找到关键节点。”她抽出一张便签,快速列出几项:“校运会采访、图书馆志愿讲解、社区老人智能手机教学……这些都能算实践。

“对了,江辰说他上周帮物理实验室整理器材时,发现很多旧实验报告可以数字化,你要不要去拍拍纪录片?”

林艺眼睛一亮,立刻掏出小本子记录,笔尖在“科学普及影像”下面画了三道横线。

她的书包侧袋里掉出半张宣传单,是A大新闻系“深度报道工作坊”的招生简介,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采访提纲”和“镜头分镜”,还有江辰帮她标注的“三角形构图原理=几何中的稳定性原则”。

与此同时,理科重点班的江辰正在推导一道关于“光的干涉”的竞赛题。

草稿纸上的明暗条纹示意图旁,他用红笔圈出了关键数据:“Δx=λL/d”,旁边写着:

“这和A大物理系实验室的双缝干涉仪参数一致。”

同桌凑过来看见,忍不住咋舌:“辰哥,你连A大的实验设备都研究了?我听说他们物理系今年自主招生要考这个原理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江辰放下笔,转动着腕间的机械表——那是他用竞赛奖金买的,表盘里的齿轮结构像极了他梦想中的粒子对撞机。

“沈墨上周问我,‘为什么光的波长决定了它能照亮多远’,”他指了指课本上爱因斯坦的照片,“其实选择大学就像光的衍射,看似被狭缝限制,其实每个缝隙都在定义你的轨迹。”

他的抽屉里压着A大物理系的夏令营邀请函,信封角落画着简化版的发电机草图,那是沈墨第一次成功点亮灯泡时画的。

午休时,林艺兴奋地晃着手机:“我刚联系了物理实验室的老师,他同意我拍器材数字化的过程!江辰你那天说的‘用光路图解释镜头运动’,我试了试,真的能让画面更稳定!”

她的餐盘里堆着西兰花和煎蛋——这是沈瓷特意帮她打的,说“补充维生素能让熬夜写稿的眼睛舒服点”。

沈瓷打开A大心理学系的官网,页面停留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的介绍上:“你们看,这个实验室正在招高中生科研助理,要求提交一份‘观察报告’。我想写‘高三学生的时间管理与压力调节’,你们能不能当我的‘观察对象’?”

她的笔记本里己经列好了提纲,其中“同伴互助效应”那栏,贴着林艺帮她画的“加油鸭”贴纸,和江辰写的“番茄工作法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共性:持续输入才能产生稳定输出”。

江辰忽然从书包里拿出三个信封,上面分别写着“沈瓷”“林艺”“沈墨”。

“这是我整理的A大各院系近年录取数据,”他指着表格里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分数线,“文科类专业对语文和文综的要求更均衡,理科类侧重数学和物理,但心理学系比较特殊,它的‘心理统计学’课程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林艺翻开自己的信封,里面除了数据,还有一张手绘的“大学地图”,标注着新闻系教学楼到图书馆的最短路径,旁边写着:

“遇到暴雨天,从三号楼连廊走,和几何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个道理。”

沈瓷的信封里则是一份“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课程”清单,每门课旁边都有江辰写的备注:

“《社会心理学》=群体动力学,《发展心理学》=人生的时间轴。”

“对了,沈墨今天早上说,他报名了A大物理系的线上科研营,”沈瓷忽然想起什么,拿出手机,“他昨晚发消息说,正在用江辰教的方法计算地月引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还说‘等学会了就能帮陈西哲算航天器的燃料效率’。”

照片里,沈墨和陈西哲站在实验室的黑板前,黑板上画满了轨道示意图,旁边用粉笔写着:“光会穿过真空,梦想也是。”

林艺看着照片,忽然叹了口气,把数学试卷摊开:

“可是我数学还是拖后腿,上次模拟考的圆锥曲线题又没做出来。A大新闻系虽然文科线低,但数学单科要求120分以上……”

她的笔尖在“120”这个数字上反复涂抹,留下一团模糊的墨迹。

江辰没说话,只是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

封面写着“林艺的资料”,里面是他用不同颜色整理的“文科数学高频考点与A大新闻系应用场景关联”:

“比如这道‘广告投放预算的函数优化题’,本质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新闻图片像素换算’考的是相似三角形;还有你最怕的圆锥曲线,A大新闻系的‘数据可视化’课程里会用到椭圆的参数方程……”每个知识点旁边都贴着剪报案例,比如“如何用饼图展示高考录取率”,配图是江辰用几何画板画的标准圆形。

沈瓷则翻开自己的《心理学与生活》,找到“自我效能感”那章:

“你看,班杜拉说个体对能力的信念会影响选择。你上次能把校运会通讯稿写得那么好,说明你在文字表达上的‘效能感’很强,数学其实也一样,只是需要找到‘能解出题’的成功体验。”

她顿了顿,从笔袋里拿出一支荧光笔,“这样吧,我们每天晚自习后抽半小时,你给我讲新闻写作,我帮你过数学基础,江辰负责‘跨界关联’讲解,怎么样?”

夕阳西下时,林艺蹲在物理实验室的角落,举着手机拍摄江辰调试旧分光仪的过程。

镜头里,光束穿过棱镜散成七彩光谱,落在江辰干净的白衬衫上,像流动的星轨。

“记得要捕捉光的折射角度,”江辰头也不回地说,“这和你拍人物特写时找最佳光线是一个原理。”

沈瓷坐在图书馆的窗边,面前摊着A大心理学系的历年真题。

旁边放着林艺送她的“采访录音笔”,里面存着她对不同同学的压力测试对话。

她忽然抬头,看见江辰发来的消息:“刚算完A大各校区到海边的距离,从主校区骑车40分钟能到,和我们当初说的‘高考后看海’时间差不多。”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林艺的手机里多了一段视频:

江辰调试完分光仪后,特意让光束照在实验室的地球仪上,七彩的光带恰好落在他们梦想中的城市坐标上。

视频配文是:“光的折射角由介质决定,我们的‘介质’,就是这200天的每一份努力。”

江辰的物理题集里,夹着一张沈瓷画的“心理能量曲线图”,横轴是“学习天数”,纵轴是“动力指数”,曲线在200天的位置标注着:“临界点,也是新起点。”

旁边还有林艺写的批注:“就像新闻里的‘转折点’,需要足够的素材积累才能凸显价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