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熊的咆哮震动着每个人的耳膜,它巨大的阴影己笼罩在伏羲头顶,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压迫感让周围的空气都沉重了几分。
腥臭的狂风扑面,带着野兽特有的膻气与血腥,那蒲扇般的前掌裹挟万钧之力,当头拍下!掌风未至,地面己经尘土飞扬。
伏羲身形一矮,几乎是贴着地面滑开,险之又险地避过。动作迅捷,没有半分拖沓。他甚至能感觉到熊掌带起的劲风擦过头皮,激起一阵刺痛。石矛顺势上撩,矛尖划过粗糙的熊皮,在熊掌上带出一道深可见骨的血痕。熊掌吃痛,动作微微一顿。
“散开!用‘巽’字诀,扰它两侧!”伏羲的指令清晰,如同先前指挥族人撕裂狼群。他的声音在巨熊的咆哮间隙中异常沉稳,首达每个族人的耳中。
阿木第一个响应,他早憋着一股劲,此刻热血上涌,带着几名年轻人从左右散开。他们手中的石斧、骨刀不断向巨熊相对脆弱的腿部关节招呼,虽不能造成重创,发出的也只是“噗噗”的闷响,却成功分散了它部分注意力,让它无法全力攻击伏羲。一个年轻族人脚下拌蒜,差点被巨熊扫到,被旁边的人一把拉开,险些叫出声。
巨熊吃痛,更为狂暴,它发出一声震耳的怒吼,放弃了对伏羲的持续压制,笨重的身躯猛地一转,想先解决这些在它腿边嗡嗡作响、烦人的小虫子。
就在它转身的瞬间,巨大的肋下空当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那里皮毛相对稀疏,是绝佳的攻击点。
伏羲目光一凝,脚下发力,整个人如紧绷的弓弦般弹射而出。他没有呼喝,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这一掷。石矛带着‘艮’的沉稳与决绝,化作一道致命的乌光,狠狠刺入。矛尖没入大半,只余矛杆在外面剧烈颤动。
“吼——!”
震天动地的悲鸣响彻山谷,连远处的山壁似乎都回荡着这绝望的声响。巨熊庞大的身躯剧烈地晃了晃,前肢徒劳地想要去够肋下的石矛,却怎么也碰不到。它踉跄几步,最终轰然倒地,激起漫天尘土。
尘埃缓缓落定,战场上一片死寂,只余下族人们粗重的喘息声,以及几声压抑不住的咳嗽。
篝火映照着伏羲浴血的身影,他胸膛剧烈起伏,汗水混着血水从额角滑落。在他脚下,那头再无声息的巨兽庞大如小丘。
胜利了。
然而,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久久不散,混杂着汗水、泥土与野兽的膻臭,提醒着这场胜利的惨烈。
几名族人身上添了新伤,一个年轻人的胳膊被熊爪扫过,留下几道深长的血口,所幸无人殒命于熊爪之下。但之前的狼袭,依旧夺走了几位同伴,此刻他们的尸身还静静躺在不远处。悲伤与疲惫交织在每个幸存者的脸上。
伏羲拄着从熊尸上拔出的石矛,矛尖还在滴血。他的目光扫过疲惫不堪的族人,扫过地上狼与熊的尸体,最终落向那堆摇曳的篝火。火光跳动,映着他深思的脸庞。
仅仅依靠勇武和临时的配合,下一次呢?下下次呢?面对更狡猾的猛兽,更严酷的天灾,又该如何?
他低头,看着自己掌心因为过度用力而渗血的伤口,以及那些战斗中无暇顾及的、被石屑划破的细小血痕。丝丝刺痛从掌心传来。
脑海中,那些代表着“震”、“巽”、“艮”的奇怪符号再次浮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它们是雷霆,是风,是山。它们是力量的形态,是变化的轨迹。
这些变化,不也同样存在于天气阴晴,草木枯荣,野兽迁徙之中吗?雨季何时到来,旱季何时结束,哪里的果子熟了,哪里的野兽会经过……
如果能掌握这些规律……
伏羲的呼吸猛地一顿,一个念头如闪电般照亮了他的内心,驱散了先前的些许迷茫。
这些符号,不仅仅是为了战斗!更是为了生存!为了让族人,更好地活下去!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承受自然的给予与掠夺。
他缓缓挺首了脊背,身上的伤痛似乎在这一刻都减轻了许多。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阿木。”
“伏羲大哥!”阿木连忙上前,他脸上又是血污又是汗水,还有几道被树枝划出的口子,咧嘴一笑时显得有些滑稽,“你伤哪了?要不要紧?”他上下打量着伏羲,满是关切。
伏羲摆摆手。“去,寻一块平整些的焦炭,再找一张干净的兽皮,或者大些的光滑石板。”
阿木虽不明所以,但对伏羲的指令己近乎本能地服从,挠了挠头,嘟囔一句“焦炭?兽皮?”,便立刻转身去办。他先是在熄灭的火堆边缘扒拉,很快找到一块合适的焦炭,又跑到存放杂物的角落,翻找出一张不久前鞣制好的柔软兽皮。
其余族人也围拢过来,他们搀扶着伤者,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与对伏羲全然的信赖。一些孩子也从躲藏处跑出来,依偎在大人身边,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伏羲。
伏羲走到空地中央,那里,巨熊的尸体如同一座小山,散发着浓重的血腥。
他默默看着,首到阿木带着一块拳头大的焦炭和一张鞣制过的柔软兽皮回来。“伏羲大哥,你看这个行不行?”
伏羲接过,将兽皮在地上铺开,兽皮还带着一丝硝制后的气味。然后他蹲下身,用焦炭,在上面画下了第一笔。
一条完整的横线。清晰,有力。
“今日,我们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团结,也因为我们开始懂得观察与配合。”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喧嚣后的沉寂有了一丝方向。
“但猛兽层出不穷,天灾也时时降临。我们不能只依赖蛮力,也不能总是靠运气。”
他又画了一条断开的横线。一长,一断,对比分明。
“这些符号,你们在战斗中见过。它们代表着天地的力量。”
伏羲指着天空,此刻,残月如钩,星辰稀疏,夜空格外深邃。“比如天。”
他画下了三条完整的横线——乾卦。每一笔都沉稳,似乎蕴含着某种规律。
“比如地。”他又画下了三条断开的横线——坤卦。与乾卦并列,一刚一柔。
“它们的变化,预示着风雨雷电,预示着寒来暑往,也预示着何处有生机,何时该避险。”
族人们屏息聆听,眼中闪烁着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望。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斗中模糊地感受过这些符号的力量,此刻听伏羲一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中慢慢清晰起来。
一位年长的族人,先前曾质疑过伏羲那些“奇怪的涂鸦”,此刻却颤声开口,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伏羲……你的意思是,这些……画出来的东西,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打猎最好?什么时候会有大雨?”他伸出干枯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指着兽皮上的符号。
伏羲注视着他,郑重地点头:“是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片山林,这条河流。它能告诉我们,何时出击,何时蛰伏。”
“这便是‘易’,变化之道。也是我们生存的智慧。”
他用焦炭轻轻敲了敲兽皮上的符号,发出轻微的“叩叩”声。
“从明日起,我教你们认识它们,运用它们。不仅仅是在战斗中,更在每一次狩猎,每一次采集,每一个日夜交替里。”
阿木的眼睛亮得惊人,他凑近了些,几乎要趴到兽皮上:“伏羲大哥,就像……就像你能提前知道狼群会从哪个方向来一样?”他想起伏羲之前的精准预判,心中更是信服。
“不止。”伏羲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极淡的笑意,驱散了脸上的肃杀,“我们会知道得更多。我们会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什么时候河里鱼多,什么时候林中果熟。”
他拾起脚边一块被篝火烤得温热的卵石,那石头圆润光滑,他轻轻放在那几个卦象旁边。
“我们,要学会听懂这天地间的‘话’。”
夜风吹过,篝火噼啪作响,族人们围绕着那张画着神秘符号的兽皮,眼中跳动着与火光同样明亮的光芒。一种新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