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大帝
文道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文道大帝 > 第163章 俗海问原,礼崩之地

第163章 俗海问原,礼崩之地

加入书架
书名:
文道大帝
作者:
土豆不吃包子
本章字数:
352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163章:俗海问原,礼崩之地

帝阙高台,九天星图缓缓转动,王也以笔落下第五策行星域之名:

“俗海问原。”

这是一处比“命衍星门”更为难解的乱界——非因敌强,不因险重,而是因:

人心难测,世俗无章。

据《百史混卷》记载,此界原为“万俗合汇”之地,曾是诸族礼仪、传统、信仰与风俗的交汇之界,星海之中最为多元、最为复杂的一处文明群岛。

但最终,该界因礼崩乐坏、信争俗裂而分崩离析。

——此地,因“理”而乱,因“文”而崩。

……

【系统提示】

策统系统·第五界开启:俗海问原

推荐策系:问俗、问心、问言

策行目标:

探索“千俗乱域”,确认三大主俗遗址

于其中设立“共议文坊”,尝试以文统归俗

若成功调和三俗主源,则可重立“世理一契”,纳入九章俗律之卷

风险等级:★★★☆

特殊说明:此界无外敌,但“每一俗皆可为敌”,众人皆是道毁之源

……

王也缓缓开口:

“此界不可战、不可压。”

“唯可‘共’,唯可‘理’。”

“九策之中,唯‘问俗’,最接近真正的‘书众生’。”

“我将择三人,以文入俗,以俗见道。”

……

三枚星简飞出,落于策问台中,映出三名应命者:

第一行者:问俗系·柳蔚

第二行者:问心系·玄徒

第三行者:问言系·简休

【人物简述】

——柳蔚,民俗学宫出身,出身寒门,行走诸地数十年,采录万族礼仪,有《百俗笔录》《异礼三鉴》传世,信念:“俗无高低,理能通心。”

——玄徒,身份成谜,自称“前道废子”,其道统毁于一场民祭礼争,曾言“我之所学,皆毁于众口”,但其心志极坚,是王也亲评为“众议不乱者”。

——简休,旧儒残门弟子,曾为礼学正宗,却在一次书堂辩礼中将“九礼全弃”,自立“平衡之言”,倡“礼不可压俗,俗不可违心”,一度被逐,现归于帝统门下。

三人同声应命:

“愿入俗海,问理归心。”

王也笔下一划,星图中部裂开一片五色浮海,无数漂浮岛屿、碎片礼典、残卷歌辞、碑铭口传汇成一片混沌之海。

此地,便是:

俗海问原。

……

【界内·俗海初识】

三人立于一座漂浮岛屿之上,刚踏足,便听见西方人语嘈杂,有人歌礼成婚,有人祭兽求雨,有人以斩手明誓,有人以焚书示忠……

每一个声音,皆是一种“俗”。

而这些俗,不容彼此。

柳蔚闭目,沉声道:

“这里不是战场,却比战场更凶。”

“这是‘信念之冲突’。”

简休冷笑一声:

“这便是九州旧俗之影。”

“当年礼崩,便因各执一礼、不容异说。”

玄徒却淡然:

“怕什么,我们不需压他们——只需让他们看见彼此。”

……

三人开始以“走访之笔”采录俗源。

柳蔚主笔记,玄徒主调和,简休主反辩。

他们游历三处“主俗遗址”:

断鼓村:以“血礼”为本,崇斩祭,强信誓,认为“话不如血”“义不如痛”。

问纸城:典籍传承极盛,一切行止皆需查书引例,否则视为“异端”,不准婚、不准死、不准命名。

白矛群岛:部族众多,礼俗极混,今日拜神、明日封风,完全随情起俗,极端不稳定。

三人分别留下笔问:

柳蔚问断鼓村:“不言能成理否?若有痛而无思,你可守得一世?”

简休问问纸城:“一字之变,你为何禁一人?旧书之命,岂不杀人?”

玄徒问白矛岛:“你随俗如浪,可有一刻知你是谁?”

三问落地,三俗皆震。

但随之而来,是更猛烈的反弹!

——断鼓村长老怒而欲斩祭三人;

——问纸城主祭欲以“焚卷”为刑;

——白矛岛长者则大呼“乱吾心者当沉海”。

……

俗海失控!

三人险遭围困!

王也遥观此景,却并未出手,而是缓缓翻开下一卷:

《策统卷·其六·百俗归一》

“诸俗不容,非因俗不可理,实因心不愿理。”

“愿我诸策之徒,能笔写俗源,不为俗杀所扰。”

……

而此刻,三人于海心汇合。

柳蔚大喝:

“此地无文堂,我等就地设台——立【共议坊】!”

三人以“笔记·共理篇”开阵,以三俗为题,以百俗为镜。

共议坊横空出世,海风初止,言语可听,理念可传!

星图震动,俗海净化值首次跃升——**

【12.1%】!

……

王也于帝阙落笔:

“下一图——兵狱古域。”

“有礼者不必兵,有兵者未必理。”

“既然策己行俗、命、言、器……”

“那便该有人问——文能定兵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