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终于驱散了残冬的寒意,却驱不散太极殿内的凝重气氛。
李世民将西域加急战报摔在龙案上,震得案头的青铜龟鹤香炉都晃了几晃:"吐蕃虽签盟约,可西突厥又在边境蠢蠢欲动!粮草供应......"话未说完,他的目光就落在阶下的李承乾身上——这个儿子自出使归来,身上狂傲之气更甚,此刻正把玩着西域进贡的鎏金匕首,刀刃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李承乾突然起身,玄色大氅扫过满地奏折:"儿臣请命,主持全国农田开垦!"他将一卷泛黄舆图展开,指腹重重按在地图上大片空白处,"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甚至漠南草原,都有可垦荒地!只要粮草充足,何惧突厥铁骑?"
"放肆!"李世民猛地拍案,"农事乃国之根本,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染指的?去年江南水患,你推行的排水渠工程就惹出不少非议......"
"非议?"李承乾突然大笑,抓起案头谏官弹劾他"劳民伤财"的奏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撕成碎片,"那些躺在安乐窝里的蛀虫懂什么?百姓饿肚子时,他们的谏言能当饭吃?"他扫视一圈殿内,“儿臣今日敢说,若没有足够的粮食,大唐的将士只能饿着肚子打仗,那些百姓......"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只能像蝼蚁一样,被外敌践踏!"
朝堂上一片死寂。长孙无忌轻咳一声打破僵局:"陛下,太子虽行事激进,但心系百姓。老臣听说,太子在东宫早己召集农学家,研究出不少新的耕种法子......"
李承乾趁热打铁,从袖中掏出一本《农桑改良策》,大步上前呈给李世民:"儿臣与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宰相商议过,准备推行'垦荒令'。凡开垦荒地者,三年免税;若能引进西域高产作物,更有重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魏征等谏臣,"当然,也需诸位大人监督,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魏征捻着胡须出列:"太子殿下一片赤诚可嘉,但开垦荒地谈何容易?水利、耕牛、种子......每一样都需大量人力物力。若操之过急,恐生民怨。"
"魏大人所言极是。"李承乾突然躬身行礼,这一举动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谁都知道,这位太子向来天不怕地不怕,何曾如此谦逊?
李承乾首起身,眼中却依然闪着锋芒:"所以儿臣恳请陛下,调拨工部工匠修缮水利,让太仆寺提供耕牛,再从国库预支种子......"他微微一笑,"至于费用,儿臣出使时,与西域诸国谈妥了几笔生意,赚的钱足够支撑前期开销。"
李世民盯着儿子,目光复杂。良久,他终于开口:"准了。但若是出了乱子......"
"儿臣愿以太子之位作保!"李承乾斩钉截铁地说道。
三日后,长安东市的告示墙前挤满了百姓。新贴的皇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垦荒令"三个朱砂大字如火焰般灼目。
李承乾骑着汗血宝马亲临现场,身后跟着一队玄甲军,每人手中都捧着沉甸甸的粮种布袋。
"乡亲们看好了!"李承乾抓起一把金黄的粟种,高高抛向空中,"这是从西域带回的'金穗粟',耐旱高产!只要你们敢开垦荒地,种子、耕牛,甚至农具,东宫都给你们备着!三年之内,不用交一粒粮食!"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颤巍巍地问道:"太子殿下,真有这等好事?莫不是哄我们去吃苦?"
李承乾翻身下马,大步走到老农面前,蹲下身握住对方布满老茧的手:"老人家,您看看我这双手。"他摊开手掌,掌心的疤痕交错纵横,"这些疤,都是为了守护大唐的百姓。您信我一次,跟着我干,保准让大家吃饱饭!"
这番话显然触动了众人。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声。李承乾趁热打铁,当场宣布设立"劝农使",从国子监选拔能干的学子,前往各地协助垦荒。
只不过,推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关中,世家大族暗中阻挠,他们担心垦荒会动摇自己对土地的垄断。李承乾得知后,连夜带着一队人马闯入郑氏庄园。
"郑大人好雅兴啊。"李承乾一脚踢开雕花木门,看着正在饮酒作乐的郑家老爷,"外面百姓饿肚子,您却在这儿醉生梦死。听说您不愿意交出荒地?"
郑老爷强作镇定:"太子殿下,这些土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
"祖传?"李承乾突然抽出陌刀,寒光一闪,将桌上的象牙箸斩成两段,"我看是巧取豪夺!来人,把郑家隐匿的荒地全部丈量登记,充公开垦!"
消息传开,其他世家大族再也不敢阻拦。与此同时,李承乾还亲自前往陇右,解决当地水源不足的问题。他带着工匠勘察地形,决定在山谷间修建水坝,引河水灌溉荒地。
"太子殿下,这工程太大,怕是......"负责的工匠面露难色。
"怕什么?"李承乾卷起袖子,亲自扛起一袋石料,"本太子陪你们一起干!"在他的带动下,百姓们热情高涨,原本需要数月的工程,竟在短短半月内就完成了。
当第一片荒地开垦成功,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时,李承乾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忙碌的百姓,眼中泛起泪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荒地等待开垦,更多的百姓需要温饱。
回到长安后,李承乾立刻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商议下一步计划。"粮食产量上去了,可分配、运输、储存都需要规范。"他敲着案头堆积如山的账本,"而且,随着垦荒令的推行,各种纠纷也会增多,现有的律法......"
房玄龄抚须点头:"太子殿下所言极是,修订律法己是刻不容缓。"
李承乾目光坚定:"好!明日早朝,本太子就向父皇请命,主持律法修订!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钻了律法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