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砚秋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捏着那封来自京都的急报,眉头微蹙。晨光透过纸窗洒进来,在他清秀的小脸上投下一层淡淡的金边。阿牛站在一旁,神情凝重。
“断魂草……”柳砚秋低声念着,“能用这等毒物之人,绝非寻常茶商。”
阿牛沉声道:“三少爷,李万山那边己经派人盯上了,可至今没有动静。”
柳砚秋轻叹一声,目光落在远处的茶园上。阳光照在新绿的茶叶上,仿佛镀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然而他知道,这平静之下,早己暗流涌动。
“谣言还在传。”他语气冷静,“若不尽快澄清,沈掌柜那边恐怕也会动摇。”
阿牛点头:“要不我们再办一次试饮?”
“不行。”柳砚秋摇头,“这次不同以往,仅靠试饮己不足以服众。他们这次是冲着毁掉我们的根基来的,必须让他们亲眼看见、亲手摸到、亲耳听见——整个过程,无懈可击。”
阿牛一时没听懂:“您的意思是?”
“我要邀请沈掌柜亲自来茶园考察。”柳砚秋缓缓道,“从采摘到炒制,从储存到包装,全程公开透明。不仅让他看,还要让村里的老人、里正、甚至赵德厚都来作证。”
阿牛愣了片刻,随即皱眉:“可时间紧迫,若安排不当,反而会露出破绽。”
“所以我们要快。”柳砚秋转身走向书案,取出一张白纸,一边写一边说,“你立刻去通知所有管事,今日召集全部工人,开始大扫除。仓库、炒房、晾晒区,每一处都要检查到位。另外,从灵田调一批最好的茶叶作为样品。”
阿牛应声而去。
不多时,整个茶园便忙碌起来。工人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有的清理杂草,有的检修炒锅,还有的整理仓库。柳砚秋亲自带着系统扫描设备,逐一检测各个环节,确保没有任何隐患。
到了傍晚,第一批客人便抵达了村口。沈鸿昌带着两名随从骑马而来,身后还有几位外地茶商,显然是听说了风声,特意赶来观察。
柳砚秋亲自迎接,笑容温和而自信。
“沈掌柜辛苦了。”他说,“今日请您来,是为了让大家亲眼看看,我柳家的茶叶,是如何采、如何制、如何存的。”
沈鸿昌看着眼前的景象,点了点头:“你倒是用心。”
“事实胜于传言。”柳砚秋淡淡一笑,“请。”
一行人沿着山路走进茶园,沿途可见工人们正在采摘春芽。柳砚秋介绍道:“我们采用古法手工采摘,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晨露水未干时摘下的嫩芽,保证鲜度与口感。”
沈鸿昌细细打量西周环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接着,众人又来到炒房。几名经验丰富的老茶工正在翻炒茶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清香。
“这是今年的第一批明前茶。”柳砚秋拿起一把刚炒好的茶叶递给沈鸿昌,“您尝尝。”
沈鸿昌接过,放在鼻尖轻轻一嗅,面色微动:“香气纯正,回甘绵长,确实比市面上的好不少。”
旁边的茶商也纷纷品尝,不少人露出惊讶之色。
接下来,柳砚秋又带他们参观了储藏室和包装坊,并请了几位年长村民作证,讲述他们在柳家做工的经历。
一位老者感慨道:“我在这干了三年,从未见过哪家茶庄像柳家这般讲究。连仓库都要每日通风三次,茶叶按等级分装,绝不混放。”
围观的村民们听得连连点头,议论声渐渐少了些怀疑,多了几分信任。
然而就在众人即将离开之际,人群中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就算你们做得再好,也不能否认之前有人中毒的事吧?”
说话的是李万山,脸色阴沉,眼神闪烁。
沈鸿昌闻言皱眉:“此事我也有所耳闻,不知柳小公子如何解释?”
柳砚秋神色不变,缓缓开口:“关于此事,我己经查明真相。那些所谓‘中毒’的茶叶中,确实发现了异物。”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异物?”沈鸿昌追问。
“是一种名为‘断魂草’的毒药。”柳砚秋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展示给大家看,“这种草药极为罕见,不是普通人能轻易获得的。”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你是说……有人故意下毒?”李万山脸色微微一变。
“正是。”柳砚秋目光锐利地扫过人群,“我己命人调查,初步怀疑,此事背后另有主谋。若哪位愿意提供线索,我柳家必有重谢。”
赵德厚站在不远处,冷眼旁观,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当天晚上,柳砚秋召集了核心团队开会。
“今天这一关算是过了。”阿牛松了口气,“但赵德厚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没错。”柳砚秋点头,“他们既然敢下毒,就说明己经不惜一切代价要毁掉我们。接下来,我们必须更加谨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明天开始,设立品质监督组,由专人负责每一批茶叶的检测与记录,并对外公布数据。同时,启动养生茶的研发计划,以灵泉浸泡过的茶叶为基础,加入适量草药,提升口感的同时也增强保健功能。”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对了。”阿牛突然想起什么,“今天在仓库,有个老茶工说最近有人深夜出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柳砚秋眼神一凝:“查清楚是谁。”
阿牛应声而去。
夜深人静,柳砚秋独自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月色沉思。他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屋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飘落在门前石阶上。
他轻轻合上手中的账本,站起身来,走至窗前,低声道:
“该换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