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重生带着空间囤粮
寒夜重生带着空间囤粮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夜重生带着空间囤粮 > 第 103章 规模扩大遇瓶颈

第 103章 规模扩大遇瓶颈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夜重生带着空间囤粮
作者:
小雪绒
本章字数:
3370
更新时间:
2025-06-16

柳砚秋站在茶坊前,望着忙碌的工人和满载而归的货车,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少爷。”刘管事走来,低声说道,“那位京城来的官员,己经回信,说礼部愿意出资入股,条件是我们必须优先供给他们。”

柳砚秋嘴角微扬,眼中却透出一抹冷意。

“告诉他,我们欢迎合作,但绝不接受控制。”

三日后,柳家茶园正式迎来了扩张后的第一道坎。

随着多方合作的深入,茶园的规模迅速扩大。原本只集中在村西头的几片老茶园,如今己扩展到周边数个村落,连带着茶叶产量也翻了几番。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短缺,导致部分区域的茶叶采摘不及时,品质参差不齐。

“少爷,东南角那片新茶园,茶树长得慢,叶子颜色也偏黄。”负责巡查的村民老李皱着眉说道,“是不是土质不行?”

柳砚秋点点头,将手中的记录册合上:“安排人去取土样,我要亲自看看。”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向最近的一块边缘茶园。这片地是上个月刚从邻村农户手中租来的,说是土质不错,可眼下看去,茶树明显比中心区的矮了一截,叶片也少了些光泽。

“得抓紧时间评估每一块地的实际产出能力。”他对身后的刘管事说道,“不能光看面积,还得看质量。”

当天下午,柳砚秋召集了几个经验丰富的茶工,分组前往各个区域,详细记录现有土地面积、茶树数量和生长状况。同时,他还组织人力统计当前劳动力的数量、工作效率和分布情况。

夜深时,他坐在书房里,对照不同区域的数据,分析其中差异。纸张铺满桌面,墨迹未干,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中心区平均亩产三十斤,边缘区只有二十五斤不到。”他低声念着,“差距不小。”

刘管事在一旁叹气:“村里能开垦的土地几乎都用上了,再想扩大,就得往外找。”

“我知道。”柳砚秋点头,“不过,先稳住现有的。”

第二天一早,柳砚秋便召集了村中几位年长者,向他们打听村里土地的历史使用情况。

“要说荒地嘛……”老张沉吟片刻,“村外西南方向倒有一片废弃多年的坡地,听说以前有人种过茶,后来不知怎么就荒了。”

“为什么?”柳砚秋追问。

“传言那地方有邪气。”老张压低声音,“晚上常听见奇怪的声音,还有人看见影子晃动。”

柳砚秋没有立刻回应,只是记下了这个信息。

随后几天,他安排人手对那片荒地进行了初步勘察。果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个适合种茶的好地方。至于那些“邪气”的说法,多半是村民口耳相传的讹传罢了。

与此同时,劳动力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虽然招募了不少新人,但这些人的技术远不如本地茶工熟练,效率低下,导致一些关键工序跟不上节奏。

“得培训。”柳砚秋果断下令,“把老茶工分成小组,带新人上山实操,边学边做。”

他还在各处设立临时登记点,记录每位工人的工作进度与成果,以便后续优化分配。

“产量不是唯一的标准。”他在一次调度会上强调,“质量才是根本。谁负责的区域出了问题,责任要落实到人。”

尽管做了诸多努力,仍有一些茶商对茶叶的品质提出质疑。尤其是京城那边,己经开始询问供货是否稳定。

“让他们派人来看。”柳砚秋淡淡道,“眼见为实。”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他还动用了系统功能,对土壤进行养分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地块确实缺乏一种特殊的矿物质,这可能是影响茶树生长的关键因素。

“调配肥料。”他立刻做出决定,“针对不同区域的缺素情况,精准施肥。”

这项措施很快见效,茶树的长势有了明显改善。但柳砚秋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我们得想办法找到更稳定的土地资源。”他对刘管事说,“不能再依赖单一来源。”

就在他思考对策之际,一位来自邻县的农户再次提出一个想法:“柳少爷,我听说隔壁镇上有片官荒地,还没开发,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试着申请。”

柳砚秋目光一亮:“多大?”

“至少三百亩。”

他沉思片刻,随即点头:“好,派人去打听清楚,如果属实,我们就着手准备。”

一场新的变革正在酝酿,而柳砚秋,己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少爷。”刘管事突然走进来,神色凝重,“东南区那边,又有两户茶农提出解约。”

柳砚秋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为什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