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 第12章 流亡蜀地,寄人篱下

第12章 流亡蜀地,寄人篱下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2720
更新时间:
2025-06-03

乾符五年深秋,铅云低垂的长安城头,十二岁便登基的李儇,指甲深深掐进腰间玉带,掌心沁出的血珠顺着雕龙纹路缓缓滑落。朱雀大街上冲天的火光染红半边天,黄巢叛军 “黄王起兵,本为百姓” 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与坊间流传数月的童谣遥相呼应。这个自小被宦官田令孜当作傀儡操控的少年天子,此刻望着大明宫金顶在烈焰中扭曲变形,才惊觉往日龙椅上发号施令的荣光恍如隔世。当宫门外传来叛军的马蹄声时,他被田令孜粗暴拽上马车,带着十几名亲随,在漫天烟尘中灰溜溜逃出宫门,踏上流亡蜀地的绝望之路。

暮色西合时,队伍踉跄行至骆谷关。关楼残破的匾额在风中摇晃,寒鸦在枯树上发出凄厉的啼叫,仿佛在为大唐国运悲鸣。李儇单薄的衣袍被山风掀起,内里绣着金线的中衣在暮色中忽隐忽现,锦缎边缘早己磨得毛糙。曾经被百官朝拜的帝王,此刻蜷缩在漏风的马车里,车轱辘碾过泥泞道路发出的 “吱呀” 声,像是在嘲笑他的落魄。他透过车窗,望着逐渐散去的残阳将天际染成血色,眼眶泛起酸涩。随行的侍卫们,铠甲东倒西歪,不少人偷偷把甲片撬下典当换钱;那些往日衣冠楚楚的官员,此刻正蹲在路边,啃着冷硬如石的干粮,脸上写满了绝望与不甘。更有甚者,趁夜色偷偷溜走,消失在茫茫山野间。

进入蜀地后,山路愈发险峻。某日暴雨倾盆,马车突然陷入泥潭,车轮在泥浆里疯狂打转却无法前行。李儇踩着齐踝深的泥浆下车,冰凉的雨水混着泥浆浸透鞋袜,刺骨的寒意顺着小腿往上爬。他望着西周荒芜的山林,想起大明宫御花园里娇艳欲滴的牡丹,想起往日在龙榻上盖着金丝锦被的温暖,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与雨水交织滑落。而此时,田令孜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马鞭,在雨中大声呵斥士兵继续赶路,脸上的得意之色毫不掩饰。他甚至故意将溅起的泥点甩在李儇身上,全然不顾天子尊严。

抵达成都时,李儇的龙袍沾满泥渍,头发凌乱如草,眼神空洞,与街边的乞丐并无二致。西川节度使陈敬瑄 —— 田令孜的兄长,带着一众官员在城门口恭敬迎接圣驾,可李儇分明从他们眼中看到算计的光芒。他被安置在节度使府偏僻的小院,看似衣食无忧,实则一举一动都在田氏兄弟的监视之下。田令孜以护驾有功自居,在蜀地横行无忌。他强征赋税,百姓们被逼着交出最后一粒粮食;垄断盐铁买卖,导致物价飞涨,市井间到处都是百姓的哭骂声。甚至有百姓在街头张贴匿名诗:“天子蒙尘蜀道难,阉党肆虐万民残”,控诉这荒唐世道。

一日,李儇登上成都城头,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长安的繁华盛景在脑海中不断闪现:朱雀大街的车水马龙、大明宫的金碧辉煌、曲江池的波光粼粼…… 而眼前只有蜀地阴沉的天空和城下百姓哀怨的眼神,像一根根钢针,刺痛着他的心。他也曾试图反抗田令孜的专权,暗中联络忠臣,可每次刚有动作,消息便不胫而走,计划胎死腹中。有一次,他刚写好密信准备送出,便被田令孜的党羽搜出,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转眼就成了菜市口的亡魂。深夜,他独坐书房,望着案头堆积如山却无人理会的奏章,泪水滴落在奏章上,晕开一片片深色的痕迹。烛火摇曳中,他恍惚看见先祖太宗皇帝的身影,可眨眼间又化作田令孜阴森的笑脸。他多么渴望有一支神兵天降,助他夺回大权,重返长安,重振大唐雄风。然而,现实却如冰冷的铁幕,将他的希望一点点碾碎。在这陌生的蜀地,他只能在无尽的等待与期盼中,默默祈祷着命运的转机,而窗外的秋雨,仍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