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阳光炙烤着晋西北的黄土地,赵刚蹲在玉米地里,手指捻着一撮泛红的泥土。远处传来隐约的引擎轰鸣——日军侦察机又开始了例行巡逻。
"政委,这己经是今天第三趟了。"魏和尚压低声音,钢盔上缠着的藤蔓随着他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
赵刚眯起眼睛望向天空:"他们在拍照,准备绘制精确的轰炸地图。"他转向身后的通讯员,"通知各营,今晚开始执行'移花接木'计划。"
夜幕降临后,整个根据地突然"活"了过来。战士们扛着用树枝和破布扎成的假人,在预定区域来回走动;炊事班把空锅敲得叮当作响;通讯排甚至架起天线,故意频繁发报。
"老赵,你这招能行吗?"李云龙叼着草根,看着战士们把稻草人塞进空营房。
赵刚正用炭笔在帆布上绘制假炮阵地:"现代战争...呃,我是说日军现在很依赖航空侦察。只要让他们拍到想看的'证据'..."
远处突然传来几声闷响,张大彪带着工兵连正在爆破废弃窑洞——这是模拟弹药库爆炸的效果。
---
三天后,日军指挥部。
"诸君请看航空照片。"参谋官得意地指着航拍图,"八路主力仍盘踞在杨村一带,这些新建的防御工事就是证明。"
联队长藤田眯起眼睛:"奇怪,他们的迫击炮阵地为何布置在开阔地?"
"愚蠢的支那人不懂伪装。"参谋大笑,"正好让我们的轰炸机一网打尽!"
同一时刻,真正的独立团主力己悄然转移至三十里外的青龙沟。这里山势陡峭,天然洞穴星罗棋布。
"每个洞口都要伪装成岩石。"赵刚亲自示范如何用铁丝网和泥浆制作假山壁,"内部支撑用圆木,间距不能超过两米。"
李云龙则带着突击队在外围布置"礼物":把缴获的日军钢盔挂在树梢,里面放着拉开弦的手榴弹;在必经之路埋设用马尾拴着的诡雷;甚至把几具日军尸体摆成跪姿,胸前挂着"小心地雷"的木牌。
"团长,这也太损了。"张大彪憋着笑布置最后一个陷阱——在泉眼旁放了罐下了泻药的清酒。
---
日军的大扫荡比预计来得更快。清晨的薄雾中,十二架轰炸机率先扑向假阵地,将杨村一带炸成火海。紧接着,三个步兵联队呈钳形攻势压来。
"报告!先头部队遭遇雷区!"
"报告!左翼发现疑似八路军指挥部!"
"报告!辎重队饮用的泉水...呃...全体腹泻!"
藤田联队长举着望远镜的手在发抖——明明轰炸得很彻底,为何抵抗越来越强?更诡异的是,那些被炮火掀翻的"工事"下面,露出的全是稻草和木头!
"八嘎!中计了!"当他终于醒悟时,通讯兵慌慌张张跑来:"青龙沟方向发现八路军主力!他们正在攻打平安县城!"
---
平安县城下,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赵刚设计的"跳蛙战术"正在完美上演:一营佯攻东门吸引守军,二营趁机炸开西门地下水道,李云龙亲率突击队从排水渠突入。
"注意钟楼机枪点!"赵刚在临时指挥所盯着怀表,"三、二、一——"
话音刚落,钟楼突然被一团火球吞噬——潜伏多时的狙击手精准击中了堆放在那里的弹药箱。
巷战比预想的更惨烈。日军依托钢筋混凝土工事顽抗,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血的代价。魏和尚带领的敢死队用浸湿的棉被挡子弹,硬是冲进了警察所;张大彪则带人把辣椒粉灌进通风管,把躲在碉堡里的日军呛了出来。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粮仓。当李云龙踹开大门时,眼前景象让他目眦欲裂——成堆的粮食袋上,都印着"美援"字样!
"狗日的!用美国人的粮食养鬼子兵!"他一脚踢翻粮袋,金黄的麦粒洒了一地。
赵刚捡起掉落的货运单,眼神骤然锐利:"看这个印章...这批粮食本该运往河南灾区。"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心中成形。但此刻,城外突然响起密集枪声——日军回援部队到了!
"按计划撤退!"赵刚果断下令,"带上这些单据!"
---
夕阳西下,独立团带着缴获的物资和文件顺利撤回山区。日军夺回的是一座空城,和满地精心布置的"礼物"——会爆炸的留声机、延时起爆的茅厕、甚至藏在被褥里的毒蛇。
指挥所里,赵刚正仔细研究那些货运单:"果然如此...这批美援粮食被军统截留,转手卖给了日军。"
李云龙一拳砸在桌上:"老子这就带兵端了那个黑心军统站!"
"不急。"赵刚露出罕见的冷笑,"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他铺开一张信纸,开始用日文书写。李云龙凑过来看,只见抬头写着"尊敬的藤田联队长阁下"。
"你这是...?"
"告密信。"赵刚吹干墨迹,"告诉鬼子,那批粮食里被军统下了慢性毒药。"
魏和尚瞪大眼睛:"可明明是咱们缴获的..."
"所以鬼子会发现自己吃的粮食确实少了。"赵刚把信和部分货运单装进信封,"等他们找军统算账时,我们再'不小心'让军统发现是日军故意栽赃..."
李云龙愣了两秒,突然爆发出震天大笑:"高!实在是高!让狗咬狗!"
月光下,通讯员带着这封"机密文件"悄然出发。更远处,被炸毁的假阵地仍在冒烟,而真正的根据地灯火通明——战士们正在清点战利品,炊事班熬起了香浓的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