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晨光初透,寒露未晞。
李适洗漱更衣完毕后,奉膳局的太监早己捧着朱漆描金云龙纹食盒跪在殿外。窦文场一声『进来吧』,那太监食盒次第展开。
第一层是燕窝秋梨粥,用长白山贡梨与南洋雪燕炖了整夜,凝着层琥珀色的膏;第二层排着五只掐丝珐琅碟,盛着火腿鲜笋馅的玲珑包子、鸭油酥烧饼、鹅油松瓤卷,另配着酱菜;第三层的甜白釉盖碗里,浮着新熬的牛乳茶,面上用玫瑰卤子点出五蝠捧寿的纹样。
李适每样吃上一些,还未吃完,就听窦文场在旁说道。
『陛下,勇武军大将军浑瑊说有要事,要见陛下。』
李适正好想找浑瑊商议事情,于是宣浑瑊进殿。
浑瑊刚施礼罢。李适就吩咐窦文场给浑瑊安排桌椅,说道。
『浑将军还未用过早饭吧,坐下同朕一起吃点儿。』
说罢,又让窦文场把桌上早餐分出一些给浑瑊。浑瑊不敢违抗,只得坐下吃了些。
李适咬了一口包子,随即问道。
『浑将军今日来见,所为何事?』
浑瑊忙起身答道。
『微臣听闻陛下派遣朱泚前往凤翔宣慰,不知可有此事?』
李适本来吃的津津有味,听后便突然愣住,心想这消息走漏得还挺快,是该好好管管了。
李适屏退众人,只留窦文场一人在旁伺候,又示意浑瑊坐下,说道。
『不瞒将军,朕确实是让朱泚去了凤翔。』
浑瑊急切劝道。
『万万不可,朱泚自被削去官职,幽禁在家〈因为其弟弟朱滔叛乱而被连累〉后,对陛下多有怨言,此次若派他去凤翔,多半是放虎归山呐。』
李适吃完包子,又喝了口牛乳茶,也不顾浑瑊急切的神情,故意顿了一会儿,方才说道。
『如果是朕故意为之呢?』
浑瑊听后,心中满是惊愕,试探着问道。
『陛下您刚才说是故意而为?』
李适笑了笑,说道。
『没错,朕是故意让朱泚去凤翔的。』
浑瑊看着李适神情自若,好似胸有成竹,暗自猜想李适此举是何用意。
李适继续说道。
『把朱泚留在长安城,终究是个隐患,不如就让他去凤翔,看看到底是不是脓包,如果是脓包,就趁早把他挤了算了。如果不是,趁机拿下李楚琳,也是一件好事。』
浑瑊这时算是听明白李适的用意,道。
『陛下原来是这么打算的!只不过,如果朱泚真的反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长安城现在守军才有五千,凤翔兵马足足有三万之多。』
李适闭目思索了一阵后,说道。
『只有死守长安城,等待李晟带领神策军回援。』
浑瑊建议道。
『陛下此举,是否太过于冒险了?不如就让李楚琳放这个节度使算了。』
李适神情坚定,道。
『朕意己决,浑将军不必再说。浑将军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朕操练好士卒,准备上阵杀敌。另外,在凤翔安排几个密探,把那边盯紧了,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前来汇报。』
浑瑊大声应道。
『陛下放心,末将这就安排人手。』
说罢,退出紫宸殿。
李适这时也吃完早餐,让人清理后,又问窦文场道。
『文场,现在工部是谁在管啊?』
窦文场回答道。
『回禀陛下,工部侍郎蒋镇。』
李适听后笑了笑,蒋镇不就是泾原兵变时,打算逃出长安却伤了脚,后又被朱泚抓回做了伪官的蒋镇吗?
『叫他赶紧过来,真有事要问他。』
窦文场随即安排人,去前面办公区传唤蒋镇。
不一盏茶的功夫,蒋镇就来到紫宸殿。
李适看去,见蒋镇生的也是一表人才,史书上也有清约简朴之名,只可惜投降了朱泚,晚节不保。
『蒋镇,知道朕叫你过来为了什么事吗?』
蒋镇淡然答道。
『微臣身为工部侍郎,陛下叫微臣前来,想必是工程之事。』
李适笑了笑,你这小子反应还挺快,说道。
『没错,长安城屡次遭难,城墙多有缺损,你去安排人,把整个长安城的城墙及大门,都给朕加固一遍。越快越好,要是有点纰漏,这个工部侍郎你也别当了。』
『微臣遵旨,微臣这就去办。』
『还有,修建烈士陵园及奉养院的事,卢杞可曾给你安排?』
『都己安排,微臣正在调集人手。』
『很好,抓紧开工建设。再没其他事了,你去忙吧。』
『微臣告辞!』
遣走蒋镇,李适又问窦文场道。
『文场,甲胄兵器的铸造,现在是哪个部门在管啊?』
窦文场略感惊讶,失声喊了一声『啊』。
李适暗骂,啊什么啊,我要知道还用问你。随即表情严肃道。
『怎么?你也不清楚?』
窦文场急忙答道。
『不不……回陛下,一切的铸造工作,都是少府监在管。其中右尚署负责铸造甲胄兵器,军用器械的工作;掌冶署则主要负责熔炼工作。』
李适点了点头,又问道。
『少府监是谁负责?』
窦文场答道。
『少府监空缺,由少府少监卢岳掌管日常事务。』
李适心想。
『按唐朝当时的科技水平,现代的军事武器根本不用想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军事武器,估计也是够呛,不能有太高的期望。明朝时期的武器,我看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至于硝石硫磺,这个时期应该是有的,我记得之前还曾看到在哪里出土过,而且这个时期的鞭炮是很普遍的了。只要这两样东西有,弄出几件武器来,应该是不成问题吧。哈哈哈……』
想到这里,李适竟自顾自的笑了出来。
窦文场见李适无缘无故在那傻笑,随即投去了异样的目光,却又不敢说什么。
李适急忙收起笑容,道。
『让少府少监卢岳即刻来见朕。还有,让卢岳挑选能工巧匠二十人,带到这里来,朕有话要问他们。』
掉落的杏叶飞舞,在空中悠扬且婉转;
褪色的宫墙斑驳,在吞没远处的钟声;
迁徙的雁阵鸣叫,在缝补天空的裂帛。
一阵暖风吹进紫宸殿来,御案上的奏折哗哗作响。
正如清代诗人徐骏写那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微臣少府少监卢岳,参见陛下。』
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站在紫宸殿内,向李适施礼道。
『陛下今日叫微臣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李适看了看卢岳,笑了笑,心想真是难得有个年轻人啊。李适走到卢岳身前,问道。
『朕最近会有军事行动,甲胄武器这些需求量会很大,所以需要爱卿费费神,加加班,安排人手加足马力的干,越多越好,还有弓弩,也是越多越好。』
『人手不够,就多招募点人,材料不足,那就赶快去采购,如果钱不够了,你首接去户部支钱,就说是朕的意思,如果户部没钱,你就到朕这里来领。但是这账,你要给朕做清楚了,每一文钱都要登记清楚。』
卢岳点了点头,道。
『微臣明白。陛下还有其他事情吩咐吗?』
『朕让你带的人都带来了吗?』
『回陛下,都己带来,正在殿外等候。』
『这些人的技艺可都是最好的?』
『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是几代人在从事这份工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这一行业里,可以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
『那就让他们都进来,朕有话要问他们。』
窦文场在殿门口一声传唤,那二十人陆陆续续走进殿来,齐齐向李适行了礼。
李适道。
『诸位都是我大唐的高级人才,将士们穿的甲胄,用的武器,全是出自你们之手。朕今天也想让诸位给朕也打造一样东西。』
说着,李适把早己画好的图纸递给众人去看。
众人看后,个个都在摇头,一头雾水,两两之间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卢岳这时接过来看,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道。
『陛下,这是何物?微臣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李适得意的笑了笑,说道。
『此乃鸟铳,是一种高科技武器。』
李适所画的正是明朝时期的鸟铳。
茅元仪的《武备志》,李适曾经看过,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武器,鸟铳也是其中一种。
卢岳又问道。
『鸟铳?鸟铳是何物?从未听过。』
『打鸟用的。』
『……』
这时,从二十人中间站出一年轻人,说道。
『陛下,卑职看这图上所画,有支架,有管筒,有手托,有扳手,但根据卑职多年经验,单单凭这些,恐怕不足以打鸟的。』
李适哭笑不得,心里暗想。
『这当然不能打鸟,最起码也得来个子弹吧。不过这人比起其他人,己经算是聪明的了,其他人估计连这一点也没想到。』